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敕勒歌》说课稿北朝民歌一、教材分析(一)说地位:本单元是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为我们呈现了辽阔的原野,文章风格苍劲雄厚,从不同的视角展示了原野的美。学会欣赏它,我们的心灵世界也将更加宽广。(二)说联系:本课所在的第五单元主要以赞美原野为主题展开,本篇课文让学生在赏析的基础上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为后面的继续学习做准备。(三)说课标:针对这首诗歌,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其次通过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并能够在课堂上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四)说内容:《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这首民歌描绘了我国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2和家乡的热爱。“敕勒川,阴山下”,这句诗交待了牧民居住的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句写天空像圆圆的蒙古包大屋顶,笼罩着大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主要写草地。在蓝蓝的天底下,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来。整首诗场面宏大,意境高远,层次清楚,语言通俗,充分表达了牧人对草原风光的热爱之情,对家乡的赞美之情。二、教材处理说教材处理:本节课从诗歌的内容、情感、手法等角度对诗歌进行鉴赏分析,学生在赏析诗歌的基础上,拓展到欣赏描写自己家乡的诗歌,通过练笔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家乡自豪感。三、教学目标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目标的确立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认知的实际规律,确定以下三个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古诗。(二)过程与方法:解析诗意,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广阔和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3四、重点、难点(一)说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说难点: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二)说重点、难点确定的依据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的确定重难点,即由诵读到理解赏析,其中运用的一些写作手法对八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三)说如何解决这些重点和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采用情景法、诵读法、探究法、读写法来指导学生学习。五、教法、学法(一)说教法本节课采用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让授课在讨论、合作的氛围之下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说学法学生采用“诵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浅入深,共同合作完成学习内容。六、教学手段(一)情境法以草原歌曲为背景的视频,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热情。4(二)诵读法反复诵读,仔细揣摩含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北方人民对草原、对家乡的赞美、热爱之情。(三)探究法赏析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四)读写法注重读写结合,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训练。七、教学程序(一)课堂程序包括导入新课(4分钟);朗读指导(7分钟);合作探究(17分钟);拓展练习(10分钟),布置作业(2分钟)。(二)说教学流程1.说导入新课:利用和草原有关的视频导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作品。2.说朗读指导:由自由读到个别读并互相评价指导,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范读,进一步指导学生诵读,并采用男女生分组读的形式让学生反复读,提高朗读水平,对诗歌进行初步理解。3.说合作探究: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就这首诗歌你想知道些什么?”,让学生在展开自己想象的基础上充分发言,提出问题,教师归纳总结,课堂生成板书,并交由学生分组合作赏析诗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4.说拓展练习:在理解赏析本文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让5学生在赏析描写家乡诗歌的基础上进行家乡美的写作练习,既能联系文本内容,又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家乡自豪感。八、课后反思
本文标题:敕勒歌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014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