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高中语文复习《高考现代文阅读》ppt课件
高考现代文阅读zxxkw学科网学.科.网概括能力的两个层次:一、概括出某一个具体事物的特点。二、概括一类事物中具有的共同的本质属性。概括下面这段文字写委羽洞,读后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出它的4个特点(2004年浙江题)因为好奇,走向山洞,洞口挂满藤萝,千年以上;一地绿苔,野性十足。它们是装饰洞口,还是装饰神秘?我不知道。好奇是少年的天性,无畏先作了他们的向导。借着洞口微弱的亮光勇往直前地向前走去。然后,黑咕隆咚地在洞中摸索着,穿越时间的黑夜,黑夜没有尽头,路也没有尽头。冷不防头上滴下几滴冷冰的水珠,一阵慌乱。然后又听得“丁冬——丁冬的滴水声,荡漾于无限无尽的寂静之中;再往前走,有浅水,越走越深,心却越来越虚,拔脚出洞,不知洞深几许。答案:野性、神秘、幽黑、深邃、寂静概括信息常见的错误:1、以偏概全(信息缺漏)2、停留在一般的描述层面,没能揭示事物的本质。(2004年高考语文重庆卷)19、根据本文第三段内容,概括“这些年轻的女性”的身世这些年轻的女性,这些在乳母的童谣里和庄园的玫瑰花丛中长大的女性,这些曾在宫廷的盛大舞会上流光溢彩的女性,这些从降生之日起,就被血缘免除了饥馑、忧患和苦难的女性。歌剧院中不曾演过,恶梦中也不曾见过,那些属于旷古和别一世界的悲剧,突然集中在一个流血的日子里,利刃一样直刺人体内。生活因此断裂。狂泻的泪水,突然就把她们冲到春季的彼岸了。答案:出身高贵,童年幸福,生活优裕,突然间遭受厄运与苦难。学科网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被历史称之为贵族革命。那是一个极其黑暗极其龌龊的时代,除了匍匐于王权靴下的草芥,任何生命都不能生长。然而,恰恰是窒息生命的统治,使自由成为一种焦灼的渴望;恰恰是腐质土的堆积,迫使一种名叫崇高的生物直立起来,以流血的方式,不顾一切地生长。一群心怀使命感的贵族青年站到了起义队伍的前列,并且沿着这条因自由的火把而延伸的道路,走到了绞刑架下或者西伯利亚矿坑的底层。要理解这种崇高的生命必须有同样崇高的心灵。一位政客说:欧洲有个鞋匠想当贵族,他起来造反这理所当然,而我们的贵族闹革命,难道是想当鞋匠?这样一种无耻的“幽默”,除了表明其躯壳能增长腐质土的堆积,其灵魂卑贱地受着王权专制的役使之外,难道可以给予崇高的生命些许蚀损么?百余名十二月党人带着镣铐到西伯利亚去了,并将在苦役和囚禁之下终其一生。他们的罪证是对祖国的忧虑和挚爱,对奴隶的关注与同情。在那条被他们的歌声和镣铐敲击过的驿道上,那条漫长的,永无终了的,直插入蛮荒和苦难的驿道上,远远地追踪而来的,是他们年轻的妻子。18.十二月党人要“起义”,要“闹革命”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2004年重庆题)反对专制渴望自由热爱祖国关注奴隶zxxkw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从文中看,身上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①父母亲族的爱②家乡的山水草木③悲欢离合的家史④邻里乡情“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作者在这一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家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①不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去闯世界。②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为维持最低的生活被打发出家门。解题原则:①题目的答案是来源于文章的,我们应该尽量从文章中发掘答案;②不能用自己的观点来替代文章中作者的观点,否则会违背第一条原则,而对文章引申理解往往导致回答的错误。解题思路和过程:首先,通读全文,归纳各段的大致内容和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然后,仔细阅读题干,明确要求回答的内容和寻找答案的区间;最后,精读答题区间,根据题干要求或抄原文或自己组织语言进行回答。要注意的问题:①文章的题目具有两个作用:一是表明文章描写的主要对象或文章的线索,一是暗示或表明文章的主旨或作者的感情;因此阅读文章时应注意题目对大家的提示作用,而且,关于题目的问题都应该从这两个作用入手去考虑回答。②关于“作用”的回答:作用的回答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结构上的作用,主要是照应、反衬、承上启下、铺垫下文、总结上文等;一是内容上的作用,主要是说明了什么,表明了什么?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或感情,在回答内容上的作用时,请大家的回答详细点,不能只写“升华了中心”等简略语言。③关于“目的”的回答:实际上就是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他是为了说明或表明什么。④关于“好处”的回答:“好处”如果是和“作用”连在一起要求回答,那么“好处”等于“作用”,单独问“好处”,则是回答文章的艺术表达技巧。⑤关于“含义”的回答:含义分为深层含义和表层含义,表层含义是句子的表面意思,深层含义是句子反映的文章的主旨或作者的感情;问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是要求回答句子的深层含义;问比喻句的含义则是要求大家将比喻的本体写出来,去掉修辞方法,用正常表达方式进行表达。zxxkw⑥关于概念的对应关系:现代文大阅读中往往涉及到概念的解释,这就涉及到对应关系了。对应关系分为正对应和反对应。正对应,㈠要求回答的概念词在文中没有解释,但是在这个词出现的上下文中有一个概念和这个概念的意思一致,而那一个概念有明确的解释,㈡使用代词提出解释;常常用“这”、“那”等代词,而代词后就是表示解释的话;㈢通过句子之间的语意关系,尤其是因果关系来提出解释。以《山峦》为例,18题问革命的原因,而在第二段中有一个词“罪证”,其意义和“原因”就是一致的。反对应,是在上下文提出概念的反面,那么,我们只需要将反面再反面就是答案了。⑦回答问题时要注意:问题中要求我们回答的是名词性词组还是其他性的词组,在组织语言的时候要注意主语的确定,确定这个问题的分值是多少,一般2分为1点,确定自己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有没有漏掉回答的点。在具体回答问题时,还应注意尽量用原文语句作答,注意问什么就答什么,注意回答时的主语应和问的对象一致,不能有病句。现代文阅读中作用题的解答方案综观近几年高考卷出现的题型,大致可以归为三类:1、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即写什么;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作用),作用题的命题表达方式一般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3、审美鉴赏性试题,即在选定的评论角度对作品作出评论,提出看法。zxxkw第二类题型(作用题)的解题思路如2008全国高考卷I第17题:“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第16题:“文章第五段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第17题:“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那么,“这样写”指的是什么,“好处”又如何评定呢?所谓“这样写”是就表达技巧而言的,而“好处”是就技巧所产生或达到的效果而言的。(08年17答案:回应了文章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效果表达技巧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表达技巧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描写手法:动作、心理、肖像、语言,正面、侧面,白描、工笔等)、叙议结合、白描细描。叙述人称的变换和选择;叙事顺序的安排,倒叙插叙手法的运用和作用,描写的特点及作用。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悬念、象征、渲染、烘托、对比、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材料是否典型、生动、真实、新颖;以小见大;选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小事来表现主题。4、行文结构:开头和结尾、承上启下、起承转合、铺垫、照应、衔接、设置悬念。5、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反问、拟人、夸张、反复、对比、设问。(三)设题角度1、在表达方式方面设题2、从选材组材方面设题3、从表现手法方面设题4、从结构安排方面设题5、在语言运用方面设题答题程序一、如果考题在表达方式方面设题,则可能从以下几方面设计问点:1、考叙述人称的选择。如2005年湖北卷第20题,2006年辽宁卷第20题都考察了使用第二人称的好处。①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真实的感受,便于直抒胸臆。缺点是容易受到时空的局限,非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事情就无法写进去。②第二人称:第二人称一般都兼有拟人的意味,因此能使语言生动;而在表情达意方面,运用第二人称往往便于直抒胸臆,或直接对话。便于交流感情,给人以亲切感,便于抒情。但有环境限制,有明确的倾诉对象。③第三人称:它的优点在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便于客观描述,但缺少真切感。2、考叙述顺序的安排(倒序插序手法的运用及作用)。(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3、考描写的特点(白描、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如2006年湖北卷第16题考了细节描写的作用和好处。2006年安徽卷第17题考了景物描写的作用和好处。白描手法:能使文章语言朴实,格调清新,平中见奇,含义深邃,真实感人。“细节描写”的作用在于具有真实性,能够具体生动地反映事物的特征和增强艺术感染力。景物往往构成环境或背景,所以写景的基本作用就是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某种气氛。而景物更重要的作用是以景衬人,它又可细分为两类(1)正衬:即以景物之优美衬托人物心灵之美好,或以景物之凄凉衬托人物命运之悲惨。(2)反衬:即用景物之美好或气氛之欢快来反衬人物悲惨的命运或人物凄凉的境遇。二、如果考题从选材组材方面设题,则主要考材料和中心的关系,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等。1、插入史实或某一事件的作用插入史实:①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②具有例证的作用。插入某一事件:①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一般表示对生命、生活或事业的积极而深入的思考。2、引用古典诗文或格言的作用①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②有丰富文章的内涵,,增加文采等方面的作用。3、以某一物象作标题的作用①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串起主人翁的一生。②象征某种哲理,表现某种情思。例如在《向日葵》一文中,以向日葵为题目,不外乎串起作者不同的人生阶段和人生感悟,同时借向日葵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三、如果考题从表现手法方面设题,则主要从象征、对比、衬托、欲扬先抑、借景抒情等手法的好处,以及用它们塑造形象所起作用等方面设计问点。如2005年全国卷I第15题:“‘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就考了欲扬先抑手法所具有的突出下文内容的作用和好处。1、用典。能丰厚文章的文化底蕴,丰富思想内涵,增添文采和趣味。2、寓庄于谐。能使文章行文活泼,幽默风趣。3、衬托: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什么特点或者烘托出所要表达的某种感情。4、对比:用什么与什么构成鲜明
本文标题:高中语文复习《高考现代文阅读》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027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