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词苑奇葩李清照诗人臧克家为李清照纪念堂题写的对联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只(枝)女儿花。李清照生平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李清照的词作,以其鲜明的个性风格和神韵,被当世及后世以“体”名之,称为“易安体”名门闺秀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她的父亲李格非,是一个饱读诗书,精通儒家经典的一个才学之士,进士出身。曾做过山东郓周教授,太学录、太学正,还做过太学博士。后来因为他的诗文创作和他的学术成就得到了苏轼的赏识,所以成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母亲王氏也是当时能诗能文的才女,王氏的祖父王拱辰是宋仁宗朝的时候的科举状元。“妻王氏,拱辰孙女,亦善文”。人生如梦梦如戏李清照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官宦门第及政治活动的濡染,使她视界开阔,气质高贵。而这时她还是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令人惊奇的是,作为女人,她没有循规蹈矩而是饱览了父亲的所有藏书,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得不但外美如花,而且内秀如竹。少女时期的李清照,生活幸福,在赏花醉酒之余,也对自己即将逝去的年华感到惋惜,字里行间中也间接反映出她那种及其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调。如梦令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花香、酒气,使词人暂时摆脱了封建社会名门闺秀的重重枷锁,显现出她开朗、活泼,好奇、争强要胜的少女的天性。于是有争渡之举。当轻舟穿行于荷花之中,看着栖息在花汀渔浦的鸥鹭惊飞,她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生命的活力。这种活力就从词短促的节奏和响亮的韵脚中洋溢而出。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和张文潜浯溪中兴颂二首】(节选)门当户对的婚姻生活“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琅嬛记》赵明诚,字德甫(或德父),密州诸城(今山东诸城龙都街道)人,宋徽宗崇宁年间宰相赵挺之第三子。一生致力于金石之学,可谓幼而好之,终生不渝。他曾自谓:余自少小喜从当世学士大夫访问前代金石刻词。(《金石录》序)。与李清照结婚后,赵明诚对金石学志趣更是有增无减,日趋痴迷,有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金石录后序》)。赵挺之,山东人,跟李清照还有他的父亲李格非是同乡。当朝吏部侍郎,从三品,变法派,苏轼苏东坡就非常反感这个赵挺之,他给赵挺之有一个评语,说他“聚敛小人,学行无取,岂堪此选。”李格非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苏轼对于李格非的才华是很欣赏的,而李格非跟苏门的其他的弟子之间关系也非常密切。李清照的爱情憧憬浣溪沙秀面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互相倾慕,两情相悦就能走到一起吗??李格非赵挺之分属不同政治集团,这个问题如何化解呢?幸福的初婚生活李赵结为百年之好,时年李清照18岁,赵明诚21岁。婚后的生活幸福美满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这首词作于建中靖国年间,其时词人与夫君赵明诚新婚燕尔,心中充满对爱情的热情挚着。全篇截取了作者新婚生活的一个侧面,显示她放纵恣肆的独特个性。全篇通过买花、赏花、戴花、比花,生动地表现了年轻词人天真、爱美情和好胜的脾性。可谓达到了“乐而不淫”的艺术境界,全词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一首独特的闺情词。陡生波折元祐党事件李格非被牵连蔡京当政,赵挺之倒台赵李返回老家青州第二讲青州十年的神仙眷侣生涯蔡京下台,赵明诚重返仕途李赵二人情感发生变化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阳关:语出《阳关三叠》,是唐宋时的送别曲。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怀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据此诗谱成《阳关三叠》,为送别之曲。此处泛指离歌。武陵人远:引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离开后再去便找不到路径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云武陵(今湖南常德)渔人入桃花源,后路径迷失,无人寻见。此处借指爱人去的远方。韩琦《点绛唇》词:“武陵凝睇,人远波空翠。”烟锁秦楼:总谓独居妆楼。秦楼,即凤台,相传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箫史乘风飞升之前的住所。冯延巳《南乡子》词“烟锁秦楼无限事。”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蔡京倒台后,赵明诚再一次出仕离开青州,辗转多地,李清照独自留在青州。这一时期,其作品中流露出寂寞冷清空虚的情感,夫妻感情跌至谷底。除了分隔两地,还有什么影响了他们的夫妻情感呢?感怀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38岁的李清照,追随丈夫来到莱州,终于结束了夫妻两地的生活,然而我们从他的这首《感怀》中并没有看到丝毫的幸福,而依旧是浓浓的怨气,这是为什么呢?人老珠黄的忧虑赵明诚蓄养歌妓侍妾无子的悲哀无子的悲哀无子能保其遗余,每为之叹息也”——翟耆年《籀史》。赵君无嗣”——《隶释》南宋洪适在这些内外因的作用下,他们的婚姻还会继续顺利下去吗?淄州任内,秉烛共赏《楞严经》真正能走到赵明诚内心世界的,永远只是李清照。只要李清照手里握着对方的爱情的信物,肯定就能够破镜重圆。这个爱情信物就是它们共同所致力的,共同所喜爱终生的文物的收藏、文物的品鉴。国难当头——“靖康之变”宋王朝经过167年的和平繁荣之后,而此时的北宋王朝正面临着灭顶之灾。位于宋朝北部的金国长驱直入,金人抢夺了都城汴京(开封)的琼楼玉苑,还掠走了徽、钦二帝,赵宋王朝于公元1127年匆匆南逃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李清照一家人开始过漂泊无定的生活。失家之后,李清照开始了她后半生的三大磨难。情感裂痕弥合,国家遭逢巨变山东受到战火侵袭,转运金石文物成为迫在眉睫的要务。“闻金人犯京师,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金石录后序》赵明诚江宁奔丧,迁移文物十五车;李清照留守青州,料理余物等待开春。“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金石录后序》“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金石录后序》“青州故第,尚锁书册什物,用屋十馀间,期明年春再具舟载之。”——《金石录后序》青州遭逢兵变,所余文物悉数被毁“凡所谓十馀屋者,已皆为煨烬矣。”——《金石录后序》赵明诚在蔡襄《赵氏神妙帖》跋当中说,这本《神妙帖》字帖是当初自己在东京的时候花了二十万买的,那么兵变发生之后,青州家中所有的物品包括文物全都荡然无存,只有我的老妻独自携带着这幅字画逃了出来,她刚刚逃出来乘船南下过镇江的时候,又遇到强盗抢掠,她依然怀抱着这幅字帖,躲过了强盗的抢掠。历经劫难,夫妻江宁重聚禀性难移,明城醉心收藏赵明诚霸占《萧翼赚兰亭图》李清照陷入极度痛苦“顷见易安族人言:明诚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得句,必邀其夫赓和,明诚每苦之也。——周辉《清波杂志》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无心情。在这首《临江仙》的词里边,她表达了一种不平的鸣声,她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这很独特。这个声音,和以前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那个李清照有多么大的差别,而这个差别正是由于国家和社会的变故而造成的。李清照是婉约派的杰出的代表人物,但她之所以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上能够写下重重的一笔,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她不但有婉约之情,而且有雄壮之气。她不但有雄壮之气,而且有非凡的历史的洞察力。她很有名的一首诗《夏日绝句》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李清照用她金刚怒目的不平之鸣,展现了一代女词人卓然不群的政治见识。可是,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她奋笔疾书、在她猛烈抨击当朝懦弱逃窜的时候,在她的身边,却出现了一个贪生怕死的典型。“建炎戊申秋九月,侯起复,知建康府,己酉春三月罢。”----《金石录后序》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第三讲晚年寂寞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李清照《孤雁儿》这首词明为咏梅,实为悼亡,寄托了词人对于朝廷南迁后不久不幸病故的爱侣赵明诚的深挚感情和凄楚哀思。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面临的困境孤身一人,无人依靠如何保护大笔文化遗产李清照的转运文物之旅两万多卷图书古籍、两千多卷金石碑刻拓本转运洪州,毁于战火。追随高宗,逃避战乱,进献仅存文物李清照为什么想方设法进献文物呢?赵明诚进献金国玉壶之谜“大惶怖,不敢言,亦不敢遂已。”——《金石录后序》文物寄至剡州,大都不知所踪“所谓岿然独存者,无虑十去五六矣。”——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清平乐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这是一首典型的赏梅词作,借不同时期的赏梅感受写出了词人个人的心路历程:词人截取早年、中年、晚年三个不同时期赏梅的典型画面,深刻地表现了自己早年的欢乐,中年的悲戚,晚年的沦落,对自己一生的哀乐作了形象的概括与总结。词中都约略可见。词意含蓄蕴藉,感情悲切哀婉,以赏梅寄寓自己的今苦之感和永国之忧,感慨深沉。李清照改嫁风波改嫁张汝舟原因有三:第一,李清照身心俱疲,迫切需要一个依靠,一个帮他处理文物的人;第二是精神脆弱,张汝舟适时出现给予她一些精神上的慰籍甚至呵护,第三,张汝舟巧舌如簧,迷惑了李清照。李清照与张汝舟婚姻注定失败原因:第一张汝舟学识修养水平有限,道德败坏第二李清照所存文物数量让张汝舟大失所望第三张汝舟家庭暴力婚后的苦闷视听才分,实难共处,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李清照《投内翰綦公崇礼书》身既怀臭之可嫌,惟求脱去,彼素抱壁之将往,决欲杀之。——李清照《投内翰綦公崇礼书》世人评价易安再适张汝舟,未几反目,有启事与綦处厚云: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中传者无不
本文标题:李清照的一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054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