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锦绣纪》海外版文稿2016年12月,江苏苏州镇湖镇的绣娘们,正迎接一幅大型苏绣作品巡展归来。苏绣《西出长安》,讲述的是2000多年前中国人从当时的国都长安出发,一路向西开辟丝绸之路的故事。以刺绣为生的绣娘们,对丝绸和那条以丝绸命名的商贸之路,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为绣制这幅作品,37位绣娘,用了整整三年时间。236套色系,3776种丝线,使久远的历史变得清晰生动。中国被誉为丝的国度,养蚕缫丝的历史其实一直可上溯至7000多年前。岁月流转,古今交替,盛产丝绸的国度有太多与丝绸有关的故事。【出片名锦绣纪】天还没亮,也蒙村的耿老木就起床照看家中已经开始吐丝的蚕,她让蚕直接把丝吐在一个木板上,揭下来便是一块丝绸。然后,耿老木带领晚辈,在这样的丝绸上刺绣,做成苗族的节日盛装,她们称之为“百鸟衣”。【同期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也蒙村村民耿老木】这是蝴蝶,这是鸟。衣服上美丽的蝴蝶和鸟,是他们的图腾,还有一些条纹,象征着他们作为蚩尤的后代,在迁徙中所走过的黄河、长江。丝绸,记录着这个民族的历史,包括他们养蚕而不缫丝的习惯。和大山深处的苗族不同,早在4700年前,浙江钱山漾的先民,就用缫过的丝织出了最早的平纹织物——绢。魏耀林以织绢为生,他的丝绸厂为意大利的奢侈品牌提供白绢。生产之余,他将积累的资金用于保留传统的织绢技艺。2000多年前,魏耀林所在的山东昌邑被叫做齐鲁之地,“齐纨鲁缟”是当时极负盛名的丝绢品种。昌邑的绢质量好,相邻的潍坊人便用来做风筝。张克杰是做风筝的高手,尤其以蝴蝶见长,儿子张建民时常向父亲请教做蝴蝶风筝的要领。【同期声张克杰与儿子】大蝴蝶风筝怎么制作,飞得就好?用绢,它吃风要好,不易刮坏。怎么画出来就好看?画吧,它得考虑它装饰问题。花蝴蝶、花蝴蝶,我这样考虑哈,没有花,怎么叫花蝴蝶呢?前几年,张克杰曾经组织了老年风筝队,打算做个“百鸟朝凤”,和几个老伙伴一起放。他平均每个月都要扎一只,三年下来,各种各样的小鸟,做了几十只。但老伙伴们相继离世,他也就渐渐灰心了。【同期声潍坊市风筝艺人张克杰】但是只是想想,这个年纪了怕是完不成了。张克杰的几十只风筝全部用丝绢扎制。现在,方圆上百里,只有魏耀林那里能够用手工织造这种绢。手工织造绢,要经过络丝、牵经等八道准备工序。其中刷机最为关键。先将丝线浸入豆浆,然后用特制的刷子将豆浆再一次刷上经线,力道的均匀、干湿的程度决定着织造的顺利和绢的质量。现在只有一位79岁的老师傅,还掌握这项技术了。筘,控制着丝绢的宽度和密度。一般幅宽为56公分的绢布,经线要穿过1170个筘齿,成语“丝丝入扣”就来自这里。综是织机上最为重要的部分。综框上牵拉着综线,每根综线上有个称为综眼的套,经线从综眼中穿过。最简单的织物,单数穿一片综,双数穿另一片,综使一千多根经线编组工作。织布人脚踩踏板,拉动综片上下,使经线形成开口,梭子带着纬线穿过。织一匹长30米,宽不及1米的布,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所以,在古代绢属贵重物品,一般人穿不起。轻轻薄薄的绢,凭借风筝拉近了人与天空的距离。父亲张克杰已经90岁高龄,张建民打算做一只绢质蝴蝶风筝,给父亲庆生。但要做一只大型的蝴蝶风筝,就需要上好的绢布。【同期声潍坊市风筝协会会员张建民】人工做的绢布厚一点,结实,强度好,好制作,好绘画,保留时间很长。魏耀林决定送给朋友一块手工制绢,帮张建民完成心愿。【同期声山东省非遗柳疃丝绸代表性传承人魏耀林与织布人】浆刷得好不好呢?浆刷得挺好的。织的时候没有什么断头什么的?毛刺没有吧?没有什么断头。刷子也非常关键。这个刷子是用一种马兰草的根做的,别的东西做的不能用,吃浆不匀,这个浆刷不匀的时候,因为这个地方上下摩擦,就容易产生起毛,起毛以后就断头儿,断头儿以后织出来的绢质量就不好。虽然已经没有人会做这神奇的刷子了,但魏耀林每年都要将几株马兰草移植到公司的院子里。他期待着,有一天能找到会做刷子的能工巧匠。张建民拿到了魏耀林做的绢布,画起来也得心应手。他继承了父亲的家传,也画得一手好工笔画。手工丝绢风筝终于做好了,大家一起帮张克杰完成“百鸟朝凤”的心愿。【同期声张克杰与儿子】绢的,要是不是绢的话就刮坏了。绢的有这点好处,大风小风都行。放放试试。放放试试。好嘞,放放!我没有想到,我九十了,我还来放风筝,风筝陪我几十年了。最简单的丝织物,最古老的技艺,带着祖先的温度,穿越时空。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薇,正在用丝绸完成一幅水墨画,这是她的清、静、远系列之一。画作把世间万物提炼得如烟似梦、飘逸旷达,这是中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意境。李薇在寻找一种比绢更轻更薄更透的织物。【同期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薇】丝绸有绫罗绸缎,那么还有一些绡纱等等,那么这些不同的丝绸,它的视觉感观也不同。我的这种水纱包括绡,那么它的材料特点就是特别轻、薄、透,那这种透的话就像你把无数无数个透纱,给它重叠之后,它就会呈现出这种山的这种层次关系,看上去轻薄,但是它有它的内张力。纱的薄取决于丝的细。一般春茧茧丝长900到1500米,缫丝时,七八根茧丝合在一起,成为一根纺织用线。那么一根茧丝到底有多粗呢?测纤度的仪器告诉我们,它只有0.02毫米。几千年来,茧丝以轻搏重,令我们的历史和文化独具特色。【同期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薇】然后里边的那个胸衣要不穿。错了,这个有图案的是第二层,要穿在外面,好不好!2016年李薇受邀参加大连春季时装周,她用服装表达中国的水墨精神,阴与阳,黑与白,实与虚,对立又融合地呈现在她称为水纱的面料上。李薇将这组设计命名为“夜与昼”,灵感来源于古代的一座墓葬。【同期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薇】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了一件素纱襌衣。那个时候就有这么美妙的材料,它的那种轻柔的感觉我就觉得压根就没见过,但是这种材料就是我心里头感受到的中国传统文化最精彩的那个材料。在长沙马王堆1号墓边箱中,有件轻薄的素纱襌衣,用料约2.6平方米,重量仅有49克。离开古墓,素纱襌衣开始发黄变脆,所以必须复制。1985年,南京云锦研究所接受了复制的任务,但要达到原品的重量对现代人来说是一个挑战。【同期声讲解员】这件素纱襌衣呢,一共是有三个特点,分别叫做轻、薄、透。整件衣服团在手里,大约就只有鸡蛋般大小,反复折叠十层以后,把它平铺在报纸上方,在最上方您还能够很清晰地看见报纸上的每一个文字。第一次试织的襌衣,重量竟然达到120克,原因是丝太粗了。丝的细度单位用旦尼尔来表示,一般纺织用丝,是20个旦尼尔,而素纱襌衣的用丝,是10个旦尼尔。获得细一倍的丝,成了当务之急。历史上,为追求蚕茧的产量,经过长期人工淘选,蚕从三眠进化为四眠,从而躯体增大,吐的丝也更粗。1985年,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的专家在筛选防治蚕病的药物时有了意外的发现。【同期声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研究员沈中元】这个药物,原来是第二军医大学合成的,用于人体的防治真菌病的。我们当时就是把那个药物拿过来以后,防治我们家蚕的真菌病。结果偶然之间发现呢,这个药物它有诱导这个家蚕从四眠蚕变成三眠蚕这样一个效果。吃了喷洒药物的桑叶,蚕三眠后便抽丝了。研究所用这种细而长的茧丝缫出了10个旦尼尔的丝线。【同期声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研究员沈中元】在1988年的时候取得了这个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有关的媒体就报道了这个事情。南京的云锦研究所就看到这个报道以后呢,就找到我们所里来了。后来我们所里就把这个生丝的原料提供给他们了。有了细旦蚕丝,耗时十三年,复制而成的素纱襌衣,勉强达到49.5克。为了减轻重量,缝制时连边都没有折。带着一丝遗憾,它在云锦博物馆展出了。由于细的蚕丝难得,李薇用一般丝线降低织造密度来求得透薄的效果。时装秀上一袭薄纱惊艳全场,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丝绸的轻柔之美。在距离浙江杭州不远的桐乡,清明时节,人们会举行祭蚕仪式。这里出产的蚕丝,是制作杭罗的最好材料。表演者在竹竿上模拟蚕吐丝做茧的动作。以古老的方式,人们诉说着人与蚕与丝的相知相敬。【同期声邵官兴与郑英】郑老师,这里要用水把它擦到,擦到以后呢,就是把这个绸面,把这个幅撑啊,把它撑开,不管住的话,门幅要下来。是的是的。要收幅的。郑英是杭州十四中学的退休教师,因为酷爱杭罗,经常穿城而过到邵官兴的工厂购买衣料,高兴了就会上机织两梭。【同期声杭州十四中学退休教师郑英】你说没电气化的那段日子,完全靠人工,真的是来之不易,来之不易。【同期声国家级非遗杭罗代表性传承人邵官兴】这个机器是我们爷爷手里传下来的,从清代一直保留到现在。【同期声杭州十四中学退休教师郑英】我在报纸上看到过,你爷爷叫邵明财。噢,对对对,噢!杭罗织物上有等距离的纱孔,因而穿着透气凉快。与其它丝织物不同,织造前,用作纬线的蚕丝浸入祖传的秘制水中进行半脱胶,然后带水织造。为了防止织造中纬线干燥缩水,用竹片将门幅撑住,这样织出的杭罗挺括,不易缩水变形。【同期声国家级非遗杭罗代表性传承人邵官兴】1937年,我妈刚结婚。日本人来了,把杭罗、棉布、麻布,埋在地窖里边,到了黄梅天后拿出来晒,棉的都变成灰了,麻的也变脆了,杭罗原封不动。邵官兴是如今唯一掌握杭罗全套织造工艺的人,他尤其熟悉织机上的一个重要机件——枷身线。杭罗靠经线的绞动产生沙孔,综片又控制着经线绞动的方式,怎样形成这样的控制,秘密全在一副绞综里,俗称“枷身线”。没有枷身线,就没有杭罗的经线相绞。【同期声国家级非遗杭罗代表性传承人邵官兴】这副线是很关键,我们这里规定,传媳不传女。从90年代后呢,这副枷身线只有我太太一个人会打。【同期声郑英与朋友】来了来了。你这是穿了杭罗来的。这是真丝的,是我们杭罗。你穿了后年纪都轻了很多。谢谢!谢谢啊!我很高兴,高兴!真的是!我们杭州人走亲访友呢,叫“出客”,因此出客的时候呢,没有一件杭罗好像是很不体面的。因此到夏天以后呢,总是一件杭罗穿穿,下面或者是穿一件杭罗的大头裤,那这是很体面的事情。穿着杭罗出客,是妈妈留给郑老师的遗风。【同期声杭州十四中学退休教师郑英】这是我珍藏的一件七十几年的杭罗,是我母亲穿过的。妈妈呢,是在70年代是没了。我们杭州人到了五七,就是35天以后呢,是烧她的旧物的。那唯独这件衣服,我整理遗物的时候,我把它留了下来。留下来,一个是带着一种记忆,这种记忆是很深厚,是妈妈的遗物;还有呢,这是杭罗,它表达了我浓浓的乡情,是杭州的东西。郑老师家的杭罗短衫充盈着亲情和乡情,她久久地留着,守着,为了纪念母亲,也因为喜爱杭州。邵官兴每年都会将祖辈自制的衣物翻晾,这些清末的马面裙,让他和外孙感受手艺留下的亲情。【同期声国家级非遗杭罗代表性传承人邵官兴】同治年间一车推出去杭罗,拉回来一车粮食啊,油盐酱醋啊,包括腌肉啊,一年好吃的都推得回来。对邵官兴和郑老师来说,杭罗或许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物件,它寄托了一份难以割舍的历史余温和家族情感。【同期声梁子夫妇】刚刚几分钟前摘下来的芒果。这个给你吧。自己种自己洗。作为丝绸设计师和经营者,梁子夫妇对植物充满了热情,他们将自己住房的顶层开辟成植物园。20多年前,他们从中国的西北来到亚热带的南方——广东顺德。【同期声梁子夫妇】看你一次摘三个还是一个。我只能摘三个,而且必须摘三个。哎呀,哎呀!空着下来了。不是,不是,有,只有一个,那两个还挂在另外一枝。吸引着他们的不只是充沛的阳光和丰富的物产。【同期声天意莨绸保护基金会监事黄志华】当然我院子里边还有好多其它的植物,比如说一种野生植物,薯莨。薯莨的藤呢,它攀在这些树的上面呢,它不会长太多的藤,太多的叶,所以它长得很好,被它攀缘的这个植物也长得很好。薯莨的价值在于根块,外表虽然灰黑,从当中剖开却鲜红耀眼。它既可入药又能作染料,特别是与丝绸碰撞还会催生出奇迹——一种有着金属质感的丝绸面料,广东人叫“莨绸”。【同期声天意莨绸保护基金会监事黄志华】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我们有一个经销商,进我们的丝绸时装去做销售。他说实在不好意思,我现在钱实在周转不过来了,我把原来仓库库存的丝绸面料低价地全部给抛。但是他说还有一种面料就抛不掉,你们看看有没有用。我们自以为天下丝绸我们就熟得不能再熟了。结果朋友把那个拿过来一看,我们两个傻眼了。【同期声梁子时装艺术总监梁子】它上面的
本文标题:锦绣纪海外版文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056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