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两大流派和乐演唱词的结构词牌点拨婉约派豪放派婉约派:我国古代词人,大致可分为“婉约词派”“豪放词派”两大派。因明人张延有“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之说而得名。婉约派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形成“词人之词”之正宗。风格委婉、绮丽。此派对词坛影响很大,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婉约派: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清新、含蓄,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代表人物:李清照、温庭筠。豪放派:内容上多以抒发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语言畅达流利,直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奇阔大。由北宋词人苏轼开创,经南宋词人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豪放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答陈季常书》),他还开始写作打破传统词风的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颇引人注意。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6沉醉不知归路。6兴尽晚回舟,5误入藕花深处。6争渡,争渡,4惊起一滩鸥鹭。6共6句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范仲淹范仲淹,字希文,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庆历三年七月,授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改革,因守旧派阻挠未果。次年罢政,自请外任,历知州、邓州、杭州、青州。卒谥文正。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词则能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写边塞生活,苍凉悲壮,慷慨生哀;写羁旅生活,缠绵深致,脍炙人口.风格明健,对苏轼、辛弃疾豪放诗派的形成有很大影响。有《范文正公集》,词仅存五首。:作者简介渔家傲: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背景:宋仁宗康定元年,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战争。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对边地生活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治军也颇有成效。当地民谣说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首词就作于此时。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角连声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笛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范仲淹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喝一杯陈酒怀念远隔万里的家乡,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定的功绩,归家之日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将军和战士不能入寐,每日哀伤落泪,直等到头发花白也难以回归。参考译文:•1、自读欣赏,体会词中韵味,及词人的思想感情。•2、小组赏析讨论,理解词中意境•悲凉、壮阔•3、讨论:词的上阕下阕各写什么?•边塞风光图(景)、征人思乡情(情)赏析诗歌: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地点,“秋来”点明了时间,“异”统领全词景物特点。衡阳雁去无留意这是用拟人手法写人的感受,突出边塞的异常苦寒:雁尚且无留恋之情,将士又何以忍受?你联想到其他写边塞条件艰苦的诗句吗?四面边声连角起,描写边塞黄昏的苍凉景色:西风呼啸,战马嘶鸣,兵士吟唱,草木萧萧,衬上悲凉的军中号角声.使得边塞的秋天更显萧杀,空间更显辽阔。表明战事吃紧。你听到了怎样的情境?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边塞黄昏的苍凉景色:峰峦连绵,暮霭四起,落日低垂,边塞的孤城在黄昏中闭上城门。描写了一幅苍茫空远、辽阔孤寂的塞外落日孤城图.“孤城闭”显示出孤城伶仃而立,城门紧闭的景象。“闭”字写出戒备森严,透出战事紧张的气氛,战士们在傍晚就提高警惕,守卫孤城,防止来犯。暗示敌强我弱。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联想到哪句诗?相同意境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的《使至塞上》)浊酒一杯家万里“浊酒”表明边塞生活艰苦,借酒消愁,“家万里”表现思乡之切。“一杯”与“家万里”形成对比,浊酒一杯,又怎能消去浓重的万里之愁结合词句赏析表达的情感.燕然未勒归无计运用典故(东汉大将窦宪在燕然刻石记功而还。)表明自己戍边报国的一腔热情。慨叹功业未建,边患未除,归乡无期。北宋当时积贫积弱,也表达自己苦闷与悲愤。羌管悠悠霜满地夜寒霜浓、悠悠羌音,更使征人惆怅难眠。联想到哪句诗?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互文。“不寐”的是将军也是征夫,流下的是思念家乡的泪,更是功业无成、壮志未酬的英雄泪!悲怆的情调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渔家傲范仲淹上阕写景衡阳雁去边声连起千嶂孤城长烟落日渲染荒凉萧瑟气氛下阕抒情异家万里-归无计羌管悠-霜满地燕然未勒抒发思乡报国之情泪借景抒情苍凉悲壮,沉郁雄浑这首词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和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感慨情怀,同时也写出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小结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拳拳爱国之心,浓浓思乡之愁,表现了守边将士的悲壮情怀,慷慨而又惆怅的情绪。整首词不失为一篇抵御外辱,报国立功的爱国诗篇。1.点明秋天边塞风景大变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由此可以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的什么诗句?3.揭示词作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作将大雁南归“无留意”与戍边将士们不得不留下来进行对比,润笔深厚,为下文写将士们戍边凄苦埋下了伏笔,大雁都知道回家,人何尝不想回家呢?课堂练习异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描绘出了边塞荒凉而又壮阔的景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词作暗含对比,请举例说明。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王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王维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昌龄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本文标题:渔家傲优秀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078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