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EngineeringInformationCommunication工工程程信信息息交交流流(原化工信息交流)22000088..33(总第142期)武汉市节能减排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之策2008年中央财政共计将安排418亿元资金支持推动节能减排科技部安排70亿元支持节能减排湖北省财政设“节能专项资金”倾力支持节能减排节能减排带强“绿色工业”节能减排专题资料绿色化工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会在我校召开我校在湖北省高校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上获佳绩我校三个省级教学研究项目进行成果鉴定我馆外文全文文献的获取途径主办单位:武汉工程大学图书馆协办单位:武汉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处主办工程信息交流(原化工信息交流)EngineeringInformationCommunication(双月刊)(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连续性)1988年创办2008年第3期(总第142期)2008年6月30日出版主办单位武汉工程大学图书馆协办单位武汉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处主编黄克文编辑陈湘玲王卫红吴长江社址武汉工程大学图书馆参考咨询部邮编430073电话(027)87194771传真(027)87194627网址@yeah.net内部交流注意保存目次专论与综述武汉市节能减排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之策……1热点追踪2008年中央财政共计将安排418亿元资金支持推动节能减排…………8科技部安排70亿元支持节能减排…………9湖北省财政设“节能专项资金”倾力支持节能减排……………………………………………9节能减排带强“绿色工业”…………………9新成果新技术低压电机节能技术·整体节电约两成开关磁阻电机引发节能革命·手机节电新技术·生物柴油新技术·高效节能型生物质气化灶·沈阳生产出新型材料节能65%以上可抵抗8级地震·节能无污染纸浆生产线投产·太阳能自动节水灌溉器·PTA残渣资源化处理技术高效节能·开发水热反应技术让二氧化碳变资源·锅炉电子除垢仪·节能65%烧结页岩空心砖面世·高效流态化滤泡法烟气脱硫脱硝装置·新型电机节电型变频器·新技术破解PVC生产废水处理难题·高效电磁节能灯·海洋潮汐能发电装置·新型蒸发式冷凝器·组合式连续螺旋多壳程换热器·合成氨生产节能减排新艺·毛细管网换热器…………………………10—23专题资料节能减排专题资料…………………………23科技与产业绿色化工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会在我校召开………………………………26我校在湖北省高校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上获佳绩……………………………………27我校三个省级教学研究项目进行成果鉴定……28信息服务园地我馆外文全文文献的获取途径……………29工程信息交流2008年第3期总142期3武汉市节能减排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之策沈金华,曾翔旻,聂佩进(武汉市经济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17)[摘要]节能减排,是在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矛盾日益尖锐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可谓恰逢其时、顺天应人。节能减排对武汉市意义重大,指明了武汉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有利于武汉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构建“和谐武汉”、“创新武汉”。但我们也应看到,武汉市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大量存在、环保科技水平不高等因素严重制约着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武汉市的具体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对武汉市能否取得节能减排的胜利至关重要。[关键词]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对策武汉一、武汉市实施节能减排的战略意义(一)节能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武汉”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这一发展观的核心是协调和可持续,协调就是要协调经济发展与能源短缺的关系,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的关系;可持续就是要做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社会进步的可持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人类繁衍生息的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最终的落脚点是“以人为本”,就是通过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天蓝水绿、国富民强、生活幸福甜美。要实现科学发展观所要达到的目标,必然要求实施节能减排工程,一个能源消耗高、利用率低,生态环境差、污染严重的社会显然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违背。节能减排也是构建“和谐武汉”的内在要求。建设“和谐武汉”,就是最终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与节约能源的和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和谐。要实现“和谐武汉”的美好蓝图,把武汉市建设成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宜居城市,节能减排在所难免,而且必须下大力气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二)节能减排是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实现武汉率先崛起的迫切要求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武汉地处中部的中心,交通环境便利,工业基础良好,经济实力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具备在专论与综述工程信息交流2008年第3期总142期4中部崛起中率先崛起的条件,同时武汉也有责任,有义务率先崛起,为中部其他地区的崛起树立典范,积累发展经验。武汉率先崛起决不是要延续以前的老路子,走“先开发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通过扩大规模、追加投资来追求经济增长的老路,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老路,而是要通过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探索一条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能源节约之路,兼顾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路,兼顾速度与效率、效率与公平之路。武汉要率先崛起,首先要做到科技率先崛起,经济效益率先崛起,人与自然的和谐率先崛起。节能减排是武汉率先崛起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武汉市只有真正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实现“低耗能、优环境”,才能为全面崛起铺好路,搭好桥。(三)节能减排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集约化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中国经济采用的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即通过扩大企业规模,追加投资来实现经济增长,奉行的是“以量取胜”原则。在经济发展早期阶段,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加速推进工业化,扩大经济总量,积累社会财富。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也存在致命的弱点,主要是这种增长模式缺乏可持续性,因为它“高耗能、高污染、低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特征,对能源需求量大,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大,当能源约束、环境约束达到峰值时,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必然不能为继。当前,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能源问题、环境问题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原先粗放型的经济模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必须把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的“集约型增长模式”上来,由追求“数量”转为追求“质量”。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放弃了唯GDP论,追求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同步进行,践行的是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解决的是经济发展和能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节能减排是解决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必然成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集约型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四)节能减排是提升武汉科技创新能力,优化经济结构的必由之路节能减排是悬在武汉上方的一把剑,它能有效的督促武汉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能源利用率、废物净化率和经济效益,同时也能促进武汉市经济结构优化。一方面,节能减排的关键是提高企业在能源和废物处理方面的技术,这类技术除了靠引进外,增加科研经费投入,提高企业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是重要选择,这无疑会提升武汉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节能减排能促使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减少对本行业的投资,转投入其他科技含量高、污染少的行业。同武汉市节能减排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之策沈金华,曾翔旻,聂佩进(武汉市经济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17)[摘要]节能减排,是在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矛盾日益尖锐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可谓恰逢其时、顺天应人。节能减排对武汉市意义重大,指明了武汉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有利于武汉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构建“和谐武汉”、“创新武汉”。但我们也应看到,武汉市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大量存在、环保科技水平不高等因素严重制约着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武汉市的具体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对武汉市能否取得节能减排的胜利至关重要。[关键词]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对策武汉一、武汉市实施节能减排的战略意义(一)节能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武汉”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这一发展观的核心是协调和可持续,协调就是要协调经济发展与能源短缺的关系,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的关系;可持续就是要做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社会进步的可持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人类繁衍生息的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最终的落脚点是“以人为本”,就是通过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天蓝水绿、国富民强、生活幸福甜美。要实现科学发展观所要达到的目标,必然要求实施节能减排工程,一个能源消耗高、利用率低,生态环境差、污染严重的社会显然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违背。节能减排也是构建“和谐武汉”的内在要求。建设“和谐武汉”,就是最终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与节约能源的和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和谐。要实现“和谐武汉”的美好蓝图,把武汉市建设成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宜居城市,节能减排在所难免,而且必须下大力气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二)节能减排是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实现武汉率先崛起的迫切要求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武汉地处中部的中心,交通环境便利,工业基础良好,经济实力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具备在中部崛起中率先崛起的条件,同时武汉也有责任,有义务率先崛起,为中部其他地区的崛起树立典范,积累发展经验。武汉率先崛起决不是要延续以前的老路子,走“先开发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通过扩大规模、追加投资来追求经济增长的老路,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老路,而是要通过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探索一条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能源节约之路,兼顾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路,兼顾速度与效率、效率与公平之路。武汉要率先崛起,首先要做到科技率先崛起,经济效益率先崛起,人与自然的和谐率先崛起。节能减排是武汉率先崛起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武汉市只有真正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实现“低耗能、优环境”,才能为全面崛起铺好路,搭好桥。(三)节能减排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集约化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中国经济采用的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即通过扩大企业规模,追加投资来实现经济增长,奉行的是“以量取胜”原则。在经济发展早期阶段,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加速推进工业化,扩大经济总量,工程信息交流2008年第3期总142期5时节能减排还能催生一批新的产业,主要是围绕着节能减排而来的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节能减排对产业调整的贡献,必然会优化武汉市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五)节能减排是发挥武汉中部地区战略支点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武汉地处中部地区的中心,可以辐射中部六省,是中部地区的战略支点,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节能减排是新时期的新任务,与周边地区相比武汉具有技术优势、经济优势、经验优势,完全可以充当节能减排的排头兵。以节能减排为契机,首先可以促进“1+8”城市圈建设,通过科技创新、节能减排、效益提高,使武汉城市圈各城市走向集约型发展道路,共享新经济模式带来的经济增长。再次,武汉可以把节能减排积累的技术资本、管理资本外溢到江西、安徽、湖南等周边省份,带动周边地区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整个中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当前武汉市节能减排面临的挑战及问题(一)武汉市节能减排面临的严峻挑战2006年,“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十一五”末,我国万元GDP能耗降低2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落实到每一年,就要达到万元GDP能耗降低4%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2%。但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情况很不乐观,温家宝2007年3月5日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
本文标题:工程信息交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11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