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巴黎贝西公园勒·诺特尔式园林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空间结构:一是轴线上开合有序、跌宕起伏的序列化的开敞空间;二是中轴空间与丛林园空间的大小、开合、明暗、动静的强烈对比。园林有一个宏伟的中轴,有大运河,花坛、花园、林园依次排布,总体感觉规模宏大、庄严典雅、清新明快而又雄伟壮丽。轴线一端通向城市,另一端通向森林和原野,中间是宫殿和花园。这种巨大的结构使园林与城市、自然之间有了紧密的联系,形成从城市到公园的自然过渡。规则式的园林构图源于欧几里得几何学和文艺复兴透视法推导出来的严谨结构,追求比例的协调和关系的明晰,形式简洁、装饰适度;所有的要素均服从于整体的几何关系和秩序,而植物常被修剪成规整的几何形,用于塑造几何的空间在极度统一的前提下又富有变化。这种简洁的几何造型和园林布局,对于现代城市园林中以理性、几何性为指导原则的设计风格有非常积极的借鉴意义,对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等领域也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贝西公园,在充分利用场地条件的基础上,延续法国传统景观的营造手法和方式,形成独色的园林景观,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营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背景贝西公园所在的贝西地区位于塞纳河右岸的巴黎12区西侧,其历史始于12世纪,当时是封建领主们的土地,虽然修建了许多庄园,但该地区一直保持着法国特有的乡村景色的特点。在路易十四时期(1643-1715)这里修建了第一座葡萄酒仓库,随后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19世纪曾一度发展成为欧洲最大的葡萄酒和烈酒的交易和集散中心之一。到20世纪由于税收和铁路发展等原因,葡萄酒贸易逐渐停止,旧的葡萄酒仓库也慢慢废弃。直至20世纪70年代,巴黎市政府和市政规划当局意识到当时巴黎的发展呈现出“西强东弱”的不平衡趋势,因此在1973年的巴黎城市东南部地区的开发规划,和1977年城市总体规划中,均提出了对贝西地区进行改造,以恢复这一区域城市活力的计划。这些改造措施包括改善交通条件、引进重要的公共建筑、建设公园等开放空间和发展居住及商业功能等。贝西公园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建设的。贝西公园地处塞纳河右岸的12号地区,是在巴黎葡萄酒厂遗址上建立的。旧厂房在外观上非常具有乡村气息,巨大而古老的悬铃木、低层的棚屋在巴黎城中心散发出一种特别的神秘乡村气息。公园由一块大草坪、以法国历史风格展现的主题“花坛”以及一座浪漫的花园3个部分组成。设计概念主要受到丢勒里花园的启发,通过浓密的树木建立一种梯田形式,借此可俯瞰塞纳河,还可保护花园免受沿河的蓬皮杜高速公路的噪音干扰,同时也为卫生空间、园丁工作区、通往下层公园的电梯和附近的溜冰地等提供较为分散而隐蔽的空间。贝西公园规划用地是一块紧邻赛纳河并与之平行的矩形区域,长710米,宽190米,面积13.5公顷。约瑟夫·克赛尔大街横穿过该区域将用地分为8.5公顷的西北区和5公顷的西南区。用地四边分别由巴黎贝西公园体育馆、美国中心和六组贝西公园住宅、贝西购物村及贝西码头界定。贝西公园体育馆毗邻贝西林荫道,林荫道的对面是法国财政部大楼,而法国国家图书馆则与公园用地隔河相望,贝西公园是联系这些重要建筑的大型开放式的公共空间。从空间布局上贝西公园主要分为四大区:由贝西公园体育场、大草坪、鹅掌楸树林组成的动区,由主题花园构成的过渡区,由浪漫花园构成的静区,以及大台地林荫道等四个区域。贝西公园的空间布局、植物种植等无不体现着勒·诺特尔式的园林风格,浪漫的花园可看作是传统园林的宫殿,树木梯田模仿传统园林中的水壕沟,主题“花坛”是融法国历史于一体的综合花坛的展示,大草坪又是“绿毯”的再现。公园东侧借繁茂的植物构成丰富的空间,为游客提供了一种安静的享受环境,同西侧的大草坪形成对比;各种大小空间的对比和并置,以及用现代设计元素的应用表达了设计师们对传统园林的新诠释。全园设计分为三个主题景区:第一部分。同归自然的城市公园。以多功能体育馆前的水景为起始,将大草坪和自由散落的高大乔木相结合,适当布置凉亭、喷泉等小品,着重大区域的自然意境的创造;第二部分,赏心悦目的园圃。利用网格道路划分出九个园圃,如菜园、葡萄园、玫瑰园、香豌豆园等,整齐有序地强调法式花园的观赏性;第三部分,浪漫的水景园。这一段在帝戎街的另一侧,以跨街人行天桥和前嘎部分相联系,核心景观是圆形水面环绕中的湖心别墅。周围以象征性的山丘、峡谷、露天剧场等景点相呼应,共同创造出活泼浪漫的气氛。从设计手法上设计师采用了保留的手法,将场地中具有历史价值的道路、建筑、构筑物、铺地和植物等以各种方式把留下下来,通过设计对其解读,突出场地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将公园基地外的城市路网延伸进场地,形成公园布局结构的基本骨架,而纵横的古老小径则作为附着在骨架上自成体系的装饰性路网,这样场地中历史的肌理在新的设计中得以重现;在保留路网的同时道路两旁原有的200多株大树也被成功地保留下来,原有运输葡萄酒的轨道则作为地面特殊的铺装;另外,一部分原有的储酒仓库成为了展示和商业用途的空间。甚至保留自12世纪的一段残墙,这样的保留将贝西地区特有的历史和地方特色彰显无遗。贝西公园被约瑟夫·克赛尔大街分成了两个部分,对于一个完整的公园来说这是非常不利的,而设计师利用了一虚一实两种联系手法,将这种不利因素对公园的影响降到最低。首先,设计师利用两座造型轻巧的步行桥,将场地内长轴方向的两条主要步道贯通。在步道两旁树木茂密葱茏,人们在经过一段缓坡后,不知不觉地走过步行桥,到达公园的另一部分,约瑟夫·克赛尔大街对公园的影响几乎不被察觉,这是所谓的“实”的连接;而“虚”的连接则是水渠的运用,水渠在这两个地区间形成了一种象征性的联系,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了公园整体性的联想。同样的联系手法还存在于贝西公园与塞纳河对岸的法国国家图书馆之间,西蒙娜·德·波伏瓦步行桥横跨塞纳河,立体的桥头交通将贝西公园、高速路和塞纳河岸边三个不同标高的场地联系起来,并与对岸的法国国家图书馆的公共空间连为一体,这样的联系扩大了贝西公园的服务半径和辐射力。总结贝西公园中,可以找到勒·诺特尔式园林的宫殿、水壕沟、大花坛、绿毯及丛林园的影子,但它们又不是对传统的一味仿制,而是对勒·诺特尔式园林新的诠释。它改造和利用城市废弃工业用地,针对各个场地不同的复杂条件,以现代的手法和设计元素,再现了传统园林中的轴线、水池、花坛、植物景观、空间对比等,创造了新时代的“法国式”园林。贝西公园在勒·诺特尔式园林基础之上,形成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式样公园风格。作为法国现代园林中具有影响力的作品,贝西公园汲取了勒·诺特尔式园林中优秀的造园理念、手法和技术,为巴黎现代城市公园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在巴黎城市发展中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
本文标题:巴黎贝西公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116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