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评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评王老师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听罢了王老师的这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后,闪现在我脑海中的第一个词就是“回归”,整堂语文课没有花哨的噱头,没有刻意的设计。在教法上充分体现了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回归,即体现了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在选课上体现了中国先秦儒家思想和价值观的回归。所以我也想针对这两方面,以一个青年教师的角度。谈一谈我对王老师这堂语文课的理解与感悟。一、绿色课堂,回归文本《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师是指导学生读书看书的,却不应该是给学生讲书的,读书的过程必然是读书者与写作者的对话,与教材文本对话的过程。它应该是阅读教学的起点,也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归宿。王老师的这堂语文课没有把读课文当做一个走形式的教学环节,而是把朗读当作学习这篇文章的方法贯穿始终。那么王老师“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别具匠心之处,又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有目标地读王老师这堂语文课前后设置了八个主要的朗读环节,每个环节都精心预设了朗读目标:第一次指名范读,教师预设的朗读目标是粗略地读,要求学生读准音、断好句;第二次教师范读,教师预设的朗读目标是有气势地读,指导学生把控句子节奏,体会排比语势;第三次学生齐读,教师预设的朗读目标是理解地读,以小组合作、教师点拨的形式基本掌握重点词和句子意思,如“苦”、“劳”、“饿”、“空乏”、“无敌锅外患”的“敌”,从而疏通文意;第四次学生自由朗读,教师预设的朗读目标是思考地读,找到文章论点;第五次男、女生分读,教师预设的朗读目标是深入地读,即概括各段大意、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论证方法;第六次读,教师预设的朗读目标是迁移地读,学生思考通过文章中“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锅外患者”联想到哪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第七次点名范读,教师预设的朗读目标是提纲挈领地读,此时,学生对文章内容、论证思路、论证方法已基本掌握,所以这个男生是胸有成竹地读、掷地有声地读;第八次背诵,教师预设的朗读目标是有感悟地读,即你对孟子之文、孟子之人的感悟体会,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实意义的个人理解。王老师在备课时未雨绸缪,从最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方面精心、巧妙设计每一个朗读环节的目标。2、有层次地读王老师的七次朗读环节“层次清晰,读而有得”。每个目标都是根据学情、教材来设定。对学生来说既有一点挑战,又不是不可企及。所以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如同爬楼梯、攀高峰。老师成了楼梯扶手、爬山手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自主学的甜头。最终攀到峰顶,有所收获,体会到“一览众山小”的成就感,在七次朗读过程中,越来越流畅、整齐、有气势。3、有感悟地读感悟有多深,朗读就有多真。王老师的高明之处在于并不急于展示预示的精彩。在学生朗读过程中的不足、错误,正是很好的教学契机。整个教学过程是水到渠成的。王老师给了学生感悟的扶梯,让孩子们细细读、静静思、慢慢品,充分体现了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与孟子心灵的碰撞。二、人文情怀,回归传统王老师在选课中一直纠结,本是想选一篇故事性较强的小说。学生们学起来有趣,教师讲起来轻松。但最终,王老师却挑了一块硬骨头,即孟子的这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孟子的经典论说文。我们的孩子才刚刚接触议论文,对于本课的学习难度可想而知。但最终,王老师还是迎难而上,所以在我眼里,王老师不但是一位会讲课的语文老师,还是一位有情怀的语文老师。先秦儒家哲学以德化自我、德化他人、德化社会为宗旨,以实现社会的完善作为自己人生意义和价值追求的目标。而这些不正是当今社会所缺失的,不正是被我们的孩子们淡漠的吗?孟子在文章中这样写道“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就是说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必先吃大苦,孟子提出的这一大丈夫理想人格令每个孩子心生向往。我想这种人格之美的浸润,道德之美的熏陶,在这节语文课上的意义与价值更值得我这样一位青年教师去领会与学习。
本文标题:评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127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