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1《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目标:一、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做归纳,如“朝”、“修”、“旦”、“孰”等。二、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三、理解文章巧妙设解说理的特点,明白虚心接受意见的好处。四、熟读,背诵;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情感目标:1.体会古代志士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思想,理解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大度胸怀;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理解邹忌讽谏的思路和技巧。教学课时5课时。教学步骤课前准备:1.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2.搜集资料,了解邹忌及齐王其人。第一课时一、导入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的大臣是不成的。战国时期诸侯林立,尔虞我诈,一批谋臣策士周旋其间,因势据时为国君出奇策异计。齐威王就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二、解题1.思考:文题有几层意思?讲解“讽谏”。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点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讽:讽谏,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伍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然而,邹忌却敢于劝说齐威王要从谏如流,他凭借的正是一个“讽”字,一种聪明巧妙的劝2谏办法。2.本文涉及的两个人物你了解多少?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借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谋士淳于髡kūn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三、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本文语言不算艰深,篇幅也不长,要反复朗读,达到熟悉课文内容的目的。1.初读课文: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读音、语气、句读。易读错的字有:昳()丽朝()服衣冠()窥()镜期()年朝()于齐间()进2.再读课文:教师从读音、语气、句读三个角度进行指导,让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理解字义、词义、句意。明确:第一段记叙十分生动,读时应注意表现人物的情态。第二段是邹忌讽谏齐威王的话,颇能表现邹忌的个性特色,读时应注意以略带诙谐的方式说出严肃的内容。第三段记叙纳谏的举措及结果,要读得层次分明。重读“面刺寡人之过”“上书”“谤讥于市朝”“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无可进者”“皆朝于齐”等词语。第二课时一、运用课件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1、学生自译课文,把不会译的字词做好记号。2、小组讨论,翻译不会翻译的字词、句子。3、教师强调重点字词。二、师生一起归纳重点字词。1、词类活用邹忌修八尺有余修:形作名身高3朝服衣冠朝:名作状在早晨服:名作动穿戴私我也私:形作动偏爱王之蔽甚矣蔽:动词作被动用法受蒙蔽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吾妻之美我者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作状当面2、古今异议词古今明日:第二天今天的下一天窥:照偷偷地看寝:躺着睡觉的地方地方:土地方圆地点、处所左右:国君近旁的近臣方位词谤讥:指责,劝谏(中性词)诽谤,讥讽(贬义词)3、通假字:孰视之“孰”通“熟”仔细4、一词多义:朝:朝服衣冠在早晨孰:我孰与城北徐公谁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孰视之通“熟”仔细皆朝于齐朝拜朝见方: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方圆、纵横私: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偏爱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地方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私下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正当、正在于: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对美:吾妻之美我者以为......美皆以美于俆公比皆以美于俆公漂亮皆朝于齐到战胜于朝廷在第62课时一、解题讽:是讽谏的意思,即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纳:接受、采纳4谏:是臣子向国君提建议。全题意思是:邹忌委婉地规劝齐王采纳臣民的意见。直谏:直接陈述自己的意见(包括批评意见)希望君主采纳。二、理清课文思路(一)、(1)写邹忌从妻、妾、客谬赞邹忌比徐公还美这件事中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进谏的缘起。(二)、(2)邹忌以自己受蒙蔽的事为例讽谏齐王。——进谏的内容(正面写邹忌讽齐王纳谏)(三)、(3——4)写齐王虚心纳谏及取得的巨大效果——进谏的结果(第三段:正面写纳谏效果;第四段:侧面写纳谏效果)三、分析课文1、文章开始没有直接写邹忌讽劝齐王,而写了一件家庭琐事,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邹忌向她的妻妾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2、由于邹忌的妻妾客各自的身份与心理不同,所以回答问题时语气感情色彩有明显差异。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说明其感情色彩。(1)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先从正面肯定了邹忌之美,再与徐公比较,热情地赞扬(偏爱)(2)其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地位低微,拘谨,害怕,表现出一种逢迎邹忌欢心的畏怯心情(畏怯)(3)客曰:“徐公不如君之美。”——逢迎应酬(敷衍逢迎)三问三答,语境相同,但句式不同,文字略有变化,表达了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和不同心理——不同的原因是由人与人之间不同关系决定。从而表现了邹忌明智精细的性格特点。3、邹忌面对妻妾与客的赞美,邹忌态度如何,得出什么结论?面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结论: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表明邹忌有自知之明4、揣摩“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说说这段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活动,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课后练习二)人物活动分为三个层次:(1)邹忌对徐公“孰视之”,表明他的认真,也表明了徐公的美。(2)“窥镜而自视”是为了作比较,显示出邹忌虽不自信但也不轻信。(3)“暮寝而思之”则表明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55、分析邹忌“入朝见威王”是如何“讽”齐王的?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齐王进谏,而是将比美这件生活中的小事讲给齐王听,谈自己的体会,然后同国家大事进行类比,将妻妾客与齐王的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类比推理,委婉地进谏,得出了结论:“蔽甚”。6、讽谏结果如何?最后齐王纳谏。发布政令,行“三赏”,朝廷内外出现了“三变”,使得“四国朝齐”。7、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因为齐王身边的人阿谀奉承(私王,畏王,有求于王),不可能听到真实的情况。8、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渐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门庭若市”:一方面描写进谏人多的场面,另一方面说明在此之前,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时时而渐进”:一方面说明进谏者越来越少,另一方面说明最初的进谏已经取得预期的效果,齐威王已根据人们的意见,改革了弊政。“虽欲言,无可进者”:说明齐威王已经完全纠正了缺点和错误,齐国政治清明。总之: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或齐王纳谏后,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9、“王曰:‘善’”。请结合文意品析“善”字的表达作用。一个“善”字,既表达了齐王的赞同和诚意,又恰如其分地显示他的慎重和尊贵。10、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邹忌是怎样一个人?——精细,聪明(1)善于思考,实事求是。(2)深谋远虑,真知灼见。(3)善于进谏,娴于辞令,深谙君王心理。(4)精明能干,治国之才。11、邹忌讽谏齐王为什么获得成功?从进谏者邹忌及纳谏者齐威王两个方面去思考。邹忌(进谏者):邹忌用邹忌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讲道理,现身说法,明白具体,说理深刻,委婉动听,使人易于接受。齐威王(纳谏者):开明,有作为的君主,从谏如流,胸怀宽广,知错就改,有富国强兵的愿望。四、中心思想本文通过邹忌自己家庭亲友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讽劝齐王纳谏除蔽,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开言路,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蔽,才可以兴国。五、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6道理: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作为领导,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人们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第三课时一、拓展延伸1、想一想魏征和邹忌进谏的特点有何不同,哪一个让人容易接受?魏征毫不顾忌皇上的面子,直接陈述自己的意见(直谏),使皇上龙颜大怒。邹忌进谏时比较委婉动听(讽谏),使齐王很容易就接受。2、通过邹忌比美,设喻讽谏,使齐国走向强盛的故事,我们能够从中吸取哪些教益呢?(试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普通人这三个角度分析)(1)被领导者: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语言、语气,抓住恰当的时机,便于别人采纳,提高建议效果。(2)普通人:一个人,即使是普通公民,也应当积极向有关部门或上级领导提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3)领导者:谏难,纳谏尤难。要得到成果,需要双方合力,有敢直谏或讽谏的良臣,还要有能纳谏的明君。邹忌的譬喻再妙,辞令再巧,没有齐威王善听的耳朵,也是白费唇舌。枉费心机。3、从这篇课文中,你收到哪些启示?(1)齐王纳谏除弊:广开言路才能富国安民。(2)邹忌自知不如:人贵有自知之明。(3)妻妾皆美邹忌:对讨好恭维话要警惕。(4)邹忌规劝齐王:谈话要讲究方法技巧。4、邹忌成功地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他的劝说方式,即委婉劝说,他的优点就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乐于接受。今天的人际交往仍值得借鉴这种做法。5、读本文后,你对“忠言逆耳”这个成语又有怎样的理解?忠言不必逆耳。忠言只要讲究方式方法,诚恳劝告,更易使人接受,劝说效果会更好。6、我国历史上有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正面例子:(1)唐朝的魏征敢于直谏,他多次上书劝谏唐太宗,特别是贞观十一年,他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谏太宗十思疏》。(2)《左传》所载,鲁庄公听从曹刿的正确意见,取得了齐鲁长勺之战的胜利。7反面例子:(1)商朝的大臣比干,他力谏商纣王不要虐待人民,被纣王剖心而死。(2)西周厉王,暴虐无道,激起人民的不满,大臣召公劝谏他说,为政必须注意老百姓的意见“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周厉王不听劝告,终于激起民愤,被人民流放到边远地区。7、举几个讽谏的例子:(1)刘向《说苑.正谏》有关螳螂捕蝉的故事。(2)《战国策》中南辕北辙的故事。(3)《吕氏春秋》中刻舟求剑的故事。(4)《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的故事。二、写作特色1、采用“三叠法”结构式,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层层推进。三问:妻、妾、客三答三比:妻私我——官妇左右私王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客有求——四境之内有求于王三赏:上赏、中赏、下赏三时: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态:邹忌以现身说法齐威王广泛征求意见各国“皆朝于齐”2、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结构完整。3、人物形象刻画生动。4、叙事简洁,裁剪巧妙。5、语言精练,繁简适度。三、作业课后练习
本文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168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