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时空隧道9年25年220年公元前202年王莽建“新”学习目标1.了解西汉到东汉的过渡,掌握“光武中兴”的内容及黄巾起义对东汉王朝的影响。2.了解东汉王朝从建立到“一蹶不振”的历史史实。3.学生尝试用对比的方法,学习东汉的历史。刘秀画像一、光武中兴公元___年,____称帝,定都___,史称____。刘秀就是______。25刘秀洛阳东汉光武帝东汉的建立新朝的建立公元___年,____称帝,史称____。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9王莽新朝祸拏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列传》译文:祸乱相连,战争不息,刑法更加残酷,赋税更加沉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村落成了废墟,田地荒芜。人民无不怨恨在心。东汉初期社会1.东汉初年汉光武帝面临的是什么样的社会局面?2.汉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国力重新兴盛?思考:光武帝的措施帝闻之,大笑曰:“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后汉书·光武帝纪》柔道治理天下(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影响(结果)“光武中兴”合作探究1.统治者都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了统治政策,减轻人民负担。2.统治者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3.恢复、发展生产。启示:维护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政策得当、发展经济等对比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分析两汉时期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文物解读“光武中兴”以其滑稽、喜乐的形象,浓缩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局面下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汉说唱俑(四川成都出土)历史信息?城堡庭院深邃楼台重叠错落外有高墙边有角楼陶制东汉庄园城堡模型住宅和防御设施紧密结合读图学史读图学史: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皇帝即位年龄和帝10岁殇帝1岁安帝13岁顺帝11岁冲帝2岁质帝8岁桓帝15岁灵帝12岁少帝17岁献帝9岁你能发现此表中的问题吗?这个问题会导致什么后果?政治黑暗统治腐朽外戚宦官专权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候。”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这是一首汉末童谣,大意是说,性格如弓弦般正直的人,最后不免沦落天涯,曝尸路旁;而不正直的谄佞奸徒,趋炎附势,阿世盗名,反倒封侯拜相,极尽荣华。反映当时的政治统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材料研读: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影响?1、导致政治腐败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2、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三、黄巾起义东汉末年为什么会爆发黄巾起义?(原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大批贫民流离失所,自然灾害频繁。黄巾起义爆发:时间:领导人:184年创立组织:张角太平道结果:失败。但是给东汉统治带来了沉重打击。黄巾起义黄巾起义的特点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黄巾军预言1。张角利用“太平道”宣传组织群众。2。黄巾军提出预言,明确了斗争目标——“黄天当立”,起义时间——“岁在甲子”。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课堂小结:1.西汉后期社会矛盾尖锐,动荡不安。外戚()于公元9年建立新政权,()灭亡。王莽西汉2.()年,()领导农民起义,建立()定都()刘秀就是(),出现了()治世局面。公元25刘秀东汉洛阳光武帝光武中兴3.东汉中后期,()政治黑暗,矛盾尖锐,最终导致()的爆发,东汉政权瓦解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1.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是通过哪种方式建立汉朝政权的()A.农民起义B.世袭继承C.谋权纂位D.联盟征战2.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A.光武中兴B.文景之治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AA堂清作业3.汉光武帝与汉景帝采取的相同措施有()①三十税一②取消苛捐杂税③整顿吏治④提倡节俭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④4.下列关于东汉中后期政治局面,说法正确的是()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②人民生活贫困③时局动荡不安④农民起义一触即发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AD2.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后汉书.黄埔嵩传》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想一想(1)为什么黄巾起义会得到天下响应?(2)这次起义有何特点?(1)原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大批贫民流离失所,自然灾害频繁。(2)特点:是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起义。
本文标题:第13课《东汉的兴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189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