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教学大纲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学科性质(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一门研究学前儿童数学学习的认知特点及其教育规律,又是一门偏重于教学法的,以培养高师学前专业学生的教育能力的学科。它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运用性。二、本大纲编写的特点(一)理论性。本大纲吸收现代发展心理学和认知心理最新研究成果,并借鉴国内外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实践的理论。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二)注重从高师教育的角度确立体系,将幼儿数概念形成与认知规律与学前数学教育任务、内容、方法紧密结合,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三)突出强调学前数学教育在发展幼儿思维和初步数学能力训练的作用。(四)针对性。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该大纲力求运用认知发展理论组织选择幼儿数学教育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选用大量的教学案例、形象和构图等,力求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有所突破。以适应学前教育发展对未来教师的要求。三、教学目的和要求1、必须使学生明确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懂得并掌握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内容、途径和方法等基本教育原理。2、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掌握学前儿童数学概念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年龄特点,从而使学生具备较好地理论素养。3、创造条件学习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好的组织和实施数学教育活动的能力,自觉地把知识、理论转化为能力。四、教学重点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任务、途径和基本方法。2、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发展规律及年龄特点。3、学前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能力培养。五、教学方法建议1、根据该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可采用研究,讲授,训练三结合教学模式,在重视理论知识教学,保证大专教育水平的同时,加强教育能力训练。二者在教学时间分配上约为5:3。2、为提高能力训练效果,宜组织见习,模拟教学,微格教学等手段,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设计和组织数学活动[实践能力。3、考核形式:教育能力考核、知识理论考试结合。4、在知识点上,要贯彻新“幼儿园教育纲要”精神,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六、主要参考书目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北师大版林嘉绥、李丹玲著;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论》华东师大版金浩主编;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国家教委;4、《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导丛书》南京师大版。七、教学时间:56课时。总学时56课时章次课题名称课时量第一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用任务3第二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2第三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及方法4第四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记录、记录3第五章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发展与教育5第六章学前儿童10以内初步数概念的发展与教育5第七章学前儿童10以内加减运算能力的发展与教育5第八章学前儿童量的认识的发展及教育5第九章学前儿童对几何形体认识的发展及教育5第十章学前儿童对空间方位认识的发展及教育3第十一章学前儿童对时间认识的发展及教育3组织数学活动能力集中训练8复习、机动5第一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及任务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懂得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学前儿童的生活中以及在入学准备教育的重要意义。2、明确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第一节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一、数学是儿童应具备的科学文化素养之一。二、向学前儿童进行数学启蒙教育是幼儿生活和认识客观事物的需要。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他们后继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四、数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工具。第二节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幼儿数学教育的目的是对幼儿进行数学的启蒙教育,在学习初浅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中发展幼儿的思维,为入学学习数学创造有利条件。一、让学前儿童获得一些简单数学初步知识和技能(一)幼儿学习的简单数学初步知识内容包括:感知集合及元素;认识10以内数和初步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学到10以内加减法;初浅的一些简单的几何形体;初步认识常见的量,以及空间方位和时间方面的一些简单知识。(二)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初步技能主要有:对应、计数、简单的加减、自然测量等。(三)幼儿学习的数学初步知识和技能与小学数学有很大区别。(四)幼儿接受简单的数学知识的可能性。二、发展学前儿童思维能力(一)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充分依靠幼儿的形象思维,促进幼儿思维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三)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三、培养学前儿童对数学兴趣和发现数学天赋,为此:(一)选择适合幼儿水平的学习内容。(二)有能引起幼儿积极思维活动的活动形式和数学方法。(三)提供丰富多样的直观材料,玩具和数学形式的新颖性。(四)面向全体幼儿进行数学启蒙教育,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五)创设数学教育的环境和物质条件。(以上几方面的任务、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和渗透,而且在同一教育活动过程中实现。)思考与练习(略)第二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初步学会选择组织有目的性和科学性的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2、全面掌握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体系,分析并把握各年龄班教育内容相互间逻辑联系。3、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中的关于数量关系的知识。第一节选择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的依据(幼儿数学教育内容是实现我幼儿数学教育任务的媒介和重要保证,也是教师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依据。)一、符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任务的要求二、遵循数学知识本身的科学性、系统性三、符合学前儿童数学要领认知发民遥规律和特点四、符合学前儿童日常生活为为入学作准备的需要第二节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的项目及范围(一)感知集合(二)10以内的数(三)10以内的加减法(四)简单的几休整形体知识(五)量的初步知识(六)自然测量(七)时间的初步知识二、各年龄班数学教育内容(一)小班:(感知集合、10以内的数、量的知识、几何图形、空间方法、时间。)(二)中班:(感知集合、10以内的数、量的知识、几何图形、空间方位、时间。)(三)大班(感知集合、10以内的数、10以内的加减、量的知识、几何形体、空间方位、时间。)第三节数量关系与幼儿思维发展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中包含的主要数量关系(一)小班1和许多关系对应关系大小、多少关系。(二)中班10以内数中的相邻两数的关系等量关系守恒关系可逆关系。(三)大班等量关系守恒关系可逆关系等差关系和相对关系互补关系互换关系传递关系包含关系函数关系。二、数量关系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有力因素数量关系反映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第四节国外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简介一、前苏联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简析二、美国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简析第三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了解幼儿数学教育有哪些途径及各自特点?2、理解幼儿数学教育基本方法的涵义及掌握的要求,重在掌握如何运用这些基本的要求3、组织一次见习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幼儿数学教育活动途径、方法。课程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幼儿数学教育的途径是实施数学教育所采用的活动形式。一、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它是由教师组织或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幼儿参加的数学活动。它有两大型:(一)教师预定的数学活动:(二)儿童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二、游戏中的数学教育运用游戏形式,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活动过程。三、其他教育活动中的数学教育。四、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第二节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方法教育方法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为实现教育目标和教育任何所采用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教师教的方法,幼儿学的方法的有机统一。一、操作法(一)操作法的涵义及分类1、涵义:操作法是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教具,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发现,从而获得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法。2、操作法的分类:3、操作法的依据及其价值(二)运用操作法应注意:二、游戏法(一)游戏法的涵义游戏法是根据幼儿喜爱游戏的天性和思维的特性组织数学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游戏法是以幼儿学习初步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主要任务,以游戏为主要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方法。(二)数学游戏的类型(三)开展数学教育游戏应注意的问题三、比较法(一)比较法的含义比较法是通过对两个(组)或两个(两组)以上物体的比较,让幼儿找出它们在数、量、形等方面的相同和不同的一种教学方法。(二)比较法的种类(三)在运用比较法进行数学教育时,应注意以下问题四、启发探索法(一)启发探索法的含义启发探索法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依靠幼儿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启发他们去探索并获得新的知识。(二)运用启发式探索法应注意的问题:五、讲解演示法(一)讲解演示法的含义讲解演示法是教师向幼儿展示直观教具并配合以口头讲解,把抽象的数、量、形等知识、技能或规则,具体地呈现出来的教育方法。即边讲解边演示。(二)运用讲解演示法时,应注意以下问题:六、归纳法和演绎法(一)归纳法和演绎法的含义1、幼儿数学归纳法是指在幼儿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一些简单的本质特征或规律,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2、幼儿数学演绎法是指幼儿运用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进行推理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二)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时应注意:七、运用以上数学教育方法的指导思想是:(一)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二)教师起主导作用。第四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计划和记录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掌握制订数学教育学期计划的步骤和内容,并实践制订学期计划。2、懂得设计具体数学活动计划的结构、内容,运用练习形式让学生自选内容设计一次数学活动计划。3、明确数学教育记录的意义和要求。第一节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计划一、学期计划(一)什么是学期计划(二)学期计划的内容及步骤(三)制定周进度计划的步骤二、数学活动计划(一)名称(二)目的(三)准备(四)过程三、其他数学活动计划四、说课(一)说课的意义(二)说课的内容(三)说课应注意的问题第二节幼儿数学教育的记录一、数学教育的记录的意义(一)什么是数学教育的记录(二)做数学教育记录的意义二、数学教育的记录类型(一)日常记录(二)总结思考与练习(略)第三节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计划举例例1、各年龄班数学活动学期计划(北师大版《学前儿童数学教学》P333例2、各年龄班数学活动周计划〈同例1〉例3、活动名称大象过生日〈大班〉《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论》P119例4、活动名称《寄“信”》〈大班〉同例1例5、《小白兔拔锣卜》(小班)北师大教材P107例6、认识数学2(小班)同例3例7、认识球体园柱体的活动设计(大班)《启蒙》天津97.1第五章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发展与教育教育目的和任务1、使学生懂得幼儿感知集合教育的含义,其对幼儿学习数要领的重要性;2、能理解学前儿童感知集合发展的年龄特点。3、教会学生能表述分类的内涵和知道幼儿有哪些种分类,掌握分类教学的要求和方法。4、教会学生初步学会组织和实施“1”和“许多的数学活动的能力。5、组织学生设计一次“比较两组物体相等和不相等的教育活动,通过模拟教学体验设计实施教育活动过程。第一节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意义一、幼儿感知集合教育的含义幼儿感知集合教育是指在不教给集合述语的前提下,让幼儿感知集合及元素,学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集合中元素的数量,并将有关集合、子集及其关系的一些思想渗透到整个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及方法中去。二、学前儿童感知集合教育的重要意义(一)儿童数概念的发生起始于集合的笼统感知(二)感知集合是幼儿从集合的笼统感知到形成最初数概念的中间环节和必要的感性基础。(三)渗透集合思想,使幼儿理解集合的包含关系,有利于幼儿从包含关系上来理解数目,进而为幼儿理解和掌握初步数学知识奠定基础。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发展一、2岁—3岁左右儿童产生了对集合的笼统知觉,但这种知觉是泛化的。二、3岁—4岁儿童已经迈步感知到集合中的元素能不超出集合的界线,而且,所摆的元素逐步达到精确的一一对应。三、4岁—5岁儿童已经能准确地感知集合元素,并能初步理解和子集的包含关系。四、5岁—6岁儿童对集合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和护展。第三节物体分类的教学分类是把相同的或具有某一相同特征(属性)的东西归并在一起。一、分类的意义(一)分类能帮助幼儿感知集合(二)
本文标题: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195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