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四章文言小说的新高峰蒲松龄《聊斋志异》小说《聊斋志异》,同学们并不陌生,在中学时就或多或少的读过,有的同学还听过山东大学马瑞芳教授在百家讲坛的讲座,今天我们来讲这部小说,是要求大家一面学习一面研究点东西。也就是研究性学习。我们先来听听一段作者的坦言:•《聊斋自志》云:“集腋成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他告诉我们,这是一部孤愤之书,用花妖狐媚的故事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能直说,十分悲哀啊。•请大家研究:试论蒲松龄《聊斋志异》的悲与愤。•通过研究它的悲与愤,来分析作者的寄托所在,也就是小说的创作目的。•研究一个问题,要从几个方面来考虑?如果让你写,你会怎么考虑?•一是作者自身实际,孟子:知人论世;二是作品内容,第二个是重点。•这节课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来研究:一、蒲松龄人生的悲愤:(——文人科举失意,穷愁潦倒)发愤著书•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号柳泉,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1、一生热衷科举。19岁应童子试,县府道三个第一,成为有名的秀才。可是此后一直科举蹭蹬,71岁才援例为贡生。(什么叫贡生?)•2、塾师生涯。33岁至70岁在本县乡绅毕家坐馆,一边教书,一边应试。•3、一生穷愁潦倒,思想比较复杂矛盾。•反映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人生道路的艰难。由此我们想开去,写《儒林外史》的吴敬梓(1710-1754)、《红楼梦》作者曹雪芹(1715?-1763?)又何不如此?这也是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理论的反映。这种“愤”是一种公愤,有社会普遍性,是正直的知识分子的愤怒。也就是韩愈的“不平则鸣”。二、《聊斋志异》思想内容的悲愤•《聊斋志异》是一部短篇小说集,491篇。故事来源:•一是根据现实生活进行艺术概括;身居农村,受过催租吏的逼迫;又长期与科举中人、缙绅名流、地方官员交往,是睁眼看社会的清醒文人。•二是将前代小说、戏曲故事加以改编;读书、教书、著书是其人生内容。•三是将亲朋好友提供的素材加以整理。•邹弢《三借庐笔谈》载,作者作此书时,常设茶烟于道旁,“见行者过,必强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可见,并非只是他个人的悲愤。•小说的思想内容我们把它分为三大部份:•1、被压迫者的怒愤反抗。(——揭露社会政治黑暗)•《席方平》:•席廉,富室羊姓。羊某为富不仁,欺压良善,活着他们有仇隙、羊某死了在阴间还要欺负人。席廉死去,席方平为父申冤。失魂落魄,魂入阴间。•城隍颇不直席;郡司扑席,仍批城隍覆案;遁赴冥府…不容置辞,命笞二2十…命置火床…命以锯解其体…即使投胎为婴儿,也要重回阴间伸冤。•为什么会这样呢——受贿、官官相护;百姓有冤难诉。也说明席的坚强。•灌口二郎神:惩罚了冥王、郡司和城隍,反映了人民意愿。•席方平,人物形象:是一个勇敢、坚强、也不乏聪明的孝子形象。•喜剧结局,难掩盖现实的悲剧。——因为这是一个鬼故事。世间多冤。•《梦狼》:白翁梦中到其长子白甲的衙门,只见“堂上、堂下、坐者、卧者,皆狼也,又视墀中,白骨如山。”白甲“扑地化为虎,牙齿巉巉。”•——衙门里的官吏是吃人的虎狼。“梦”的故事•《红玉》:冯相如、红玉。控诉土豪劣绅的罪恶。——狐女的故事•《促织》:成名。指责了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一人欢乐,万家遭殃,揭示了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的总根源。——人变虫(蟋蟀)的故事。2、读书人科举失意的悲愤——揭露科举制度的腐朽《叶生》:叶生“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困于名场”。抑郁而死,死不瞑目,鬼魂为师,将生前拟就的制艺诗文传授给朋友丁乘鹤之子,中亚魁。叶生说:“是殆有命,借福泽为文章吐气,使天下人知半生沦落,非战之罪也。”文后“异史氏曰:魂从知己,竟忘死耶?闻者疑之,余深信焉。…天下昂藏沦落如叶生者,亦复不少…”——做鬼方实现理想!鬼的故事。怪自己时运不济。《司文郎》:盲僧人能凭嗅觉判别文章的优劣,然而却与科场的取落形成鲜明反差。说:”仆虽盲于目,而不盲于鼻。今帘中人并鼻亦盲矣!”考官无能。蒲松龄对科举制度是抱着又爱又恨的态度,他批判的是:“帘中人”的不识人才,文运颠倒,良莠不分,并不批判科举制度本身的腐朽性。怨恨而不否定。3、青年人爱情的悲愤——批判封建礼教以及恶势力对青年人自由爱情的束缚《连城》:乔生爱史连城,视为知己,家贫而不得。嫁与盐商王家,女病,乔生割膺肉为药引。王家争女,史与乔生千金,弗受。连城卒,乔生往吊,一痛而绝。两人阴间相见,又重回阳世。王贿赂官府,判还王家。乔生愤懑欲死,亦无奈之。连城至王家,“愤不饮食,惟乞速死。王惧,送归史,史复舁归生。”——为了爱情,不惜割却心头肉,以死反抗,又死而复生。爱情道路一波三折。——令人联想到汤显祖《牡丹亭》。《牡丹亭》主要表现女性,《连城》主要写男性的努力争取。他不仅涉及封建礼教,还涉及黑恶势力。请同学们小结:1、蒲松龄“悲愤”的内涵有哪些?(从作者自身、作品思想内容)2、有“寄托”之作!小说表达的“寄托”是什么?(通过花妖狐媚故事,批判社会政治的黑暗、批判科举制度的不公、批判封建礼教以及恶势力对青年人自由爱情的束缚。小说思想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前四字是小说内容,后四字是小说的艺术成就。“笑中也有泪,乐中也有哀;几分庄严,几分诙谐,几分欢笑,几分感慨;此中滋味,谁能解得开!”——《说聊斋》这节课我们讨论的是蒲松龄的悲与愤。小说批判社会的讽刺艺术是什么呢?我们3下节课再讲。试论蒲松龄《聊斋志异》的悲与愤一、蒲松龄人生的悲愤二、《聊斋志异》思想内容的悲愤1、被压迫者的怒愤反抗《席方平》、《梦狼》2、读书人科举失意的悲愤《叶生》、《司文郎》3、青年人爱情的悲愤《连城》三、蒲松龄的寄托之意:批判社会正直黑暗、科举腐朽、封建礼教以及恶势力。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本文标题:聊斋志异》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203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