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山东省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2008年5月15日定稿)
山东省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2006—2020年)山东省环境保护局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9月目录前言..................................................................................................................................1一、建设基础和必要性......................................................................................................2(一)山东省生态功能区际地位突出.......................................................................2(二)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优势与问题并存...........................................................3(三)建设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具有时代必要性...................................................6二、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及目标......................................................................................7(一)规划时限、范围和依据...................................................................................7(二)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8(三)规划目标.........................................................................................................10三、空间布局....................................................................................................................11四、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规划................................................................................15(一)水源涵养生态功能保护区.............................................................................15(二)水土保持生态功能保护区.............................................................................32(三)防风固沙生态功能保护区.............................................................................33(四)洪水调蓄生态功能保护区.............................................................................34(六)海洋生态功能保护区.....................................................................................57(七)滨海和平原区地下水生态功能保护区.........................................................601前言重要生态功能区是指在保持流域和区域生态平衡,防止和减轻自然灾害,确保国家和地区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防风固沙区、重要渔业水域以及其他具有重要生态保护功能的区域。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生态功能保护区,对于保护和提升区域和流域生态功能、维持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保障生态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国家和各地区,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和宏伟工程。为此,党中央和国务院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一直十分重视,近年来相继颁发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规划建设提出了纲领性的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曾培炎副总理都明确提出,加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国家环保总局也一直非常重视生态功能区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并于2005年编制完成了《全国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山东作为全国的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深刻。建设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对于维系山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委、省政府也非常重视流域和区域的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在2008年1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湿地建设,大力开展国土绿化,加强近海污染源综合治理和资源修复,搞好水土保持和饮用水源地保护”。2003年编制的《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按照区域生态特点及主导生态功能将全省划分为不同的生态功能区,采取保护、恢复和治理等措施,维持和恢复各生态功能区的生态服务功能。山东省“十一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示范区和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维护和发展生物多样性,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对生态系统的侵害。”鉴于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划建设对保障山东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规划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的要求,山东省环境保护局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山东省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2006-2020年)》。规划明确提出了山东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并在山东省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和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确定了全省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空间布局,对不同种类2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存在问题、建设任务进行了战略性规划。同时,为保证规划的贯彻执行,从监管和实施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举措。本规划作为山东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实现山东从经济强省到生态强省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全省各重点生态功能区都应以本规划为依据,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编制具体的实施规划,并注意与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与协调。一、建设基础和必要性(一)山东生态功能区际地位突出1.重要而特殊的生态区位。山东地处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北接京津冀经济区,南与长江三角洲毗邻,在沿海经济发达区域的南北经济链条中,在沿黄流域的东西生态链条中都具有重要作用。作为黄河入海口,对黄河流域的整体环境变化具有关口和指示作用;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枢纽节点,其生态环境直接关系这一全国重点工程的建设和运营;作为拥有3121公里海岸线的经济大省,在生态问题国际化的今天,山东的生态功能区建设不仅事关自身环境,同时成为关系国际关系的重要问题。2.全国生态功能保护区的重要组分。尽管山东省陆地面积只有15.7万平方公里,但由于重要的区位和自然条件,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位于入海口的黄河三角洲具有世界上独特的河口湿地景观,已被列入全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山东拥有15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海岸类型多样,海洋资源丰富,在全国重点海洋生态功能保护区中占有重要地位。3.生态功能区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丰富性。山东地处山东半岛,天赋山地、盆地、平原、丘陵等多种地貌类型,且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区系植物达3100多种,陆生脊椎动物500余种,在地域单元上具有相对完整和独立性。由于濒临海洋,处于南北交错地区,兼具温带与亚热带生物区系特点,拥有森林、草地、湿地、湖泊、海洋等多样生态系统类型,具有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洪水调蓄、物种资源、水土保持、物种资源等各类生态功能保护区。4.生态功能区建设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山东作为自然地理单元较为完整,作为经济地理区域较为集中,作为社会人文历史作为接近。经过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山东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化水平快速推进,具备了建设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的3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生态环境整治也已进入关键时期。而且,山东省内区域差异与全国类似,生态环境状况在沿海省份具有代表性。山东省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的规划建设,不仅能够为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提供实证经验,而且对沿海发达省市也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二)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优势与问题并存1.基础优势(1)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有序推进。山东省十分重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进。近年来,积极配合国家有关政策举措,发挥主动精神和创新能力,生态省、生态示范区、生态市(县、区)、环境优美乡镇逐级推进,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保护区等有机结合,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生态功能保护体系。全省已建成黄河三角洲、长岛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74处,总面积108.3万公顷;建成生态功能保护区15个,面积68.1万公顷,二者合计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11.2%。建立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2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7个,9个城市被国家授予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与建设等工作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2)生态区功能逐步恢复。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循环经济的实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初步遏制。在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有较大幅度下降。与2000年相比,2005年化学需氧量、氨氮、工业粉尘、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分别下降了22.9%、26.2%、49.9%、90.0%;各类生态功能区环境恶化趋势初步得到缓解。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2005年达到24%;沙化面积初步得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状况明显好转,占土地面积的比重由1986年的40.5%下降为22.9%;大气、水环境逐步稳定,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05年全省15个城市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比2004年上升了11.2个百分点。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推进,河流总体水质呈好转趋势,在“十五”期间,省控50条河流116个断面中,Ⅰ~Ⅳ类断面上升了24.4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下降了26个百分点。(3)生态功能区调控能力明显增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在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各个层面,保障生态功能区的健康发展。坚持高水平规划,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和单位,先后编制实施了《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山东省自然保护区发展规4划》、《山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和《山东省碧海行动计划》等,17地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全部通过专家论证,为生态功能区高起点发展提供了依据;坚持高标准建设,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提高项目建设预期效益,全面开放建设市场,公开、公平、公正招标重点建设项目;坚持高效能管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方式规划管理生态功能区。相继制定实施了《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山东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多项地方性法律法规,逐渐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仅在“十五”期间,就修订出台6件地方性法规、2件政府规章,发布了9项地方性污染物排放标准。(4)生态保育投入逐年增加。全省将生态功能区作为环境保护的切入点,政府投资和市场融资相结合,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十五”期间累计环境保护投资1177.83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了2倍,占同期GDP的比例由“九五”期间的1.1%增加到1.77%。在高强度投资
本文标题:山东省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2008年5月15日定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215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