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什么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早已是炙手可热的词汇。近年来,各种被动节能、低碳、零碳建筑鳞次栉比,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也层出不穷。无论如何,在讨论继续之前,我们得弄清楚到底什么是绿色建筑。(意大利建筑师RenzoPiano设计的加州科学馆)获取绿色建筑的定义,最容易的方法,到wikipedia获取:GreenBuilding,alsoknownasgreenconstructionorsustainablebuilding,isthepracticeofcreatingstructuresandusingprocessesthatareenvironmentallyresponsibleandresource-efficientthroughoutabuilding’slife-cycle:fromsitingtodesign,construction,operation,maintenance,renovation,anddeconstruction.Thispracticeexpandsandcomplementstheclassicalbuildingdesignconcernsofeconomy,utility,durability,andcomfort.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是一回事。绿色建筑强调的是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在建造和使用流程上对环境负责(保护)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建筑的生命周期是指:选址、场地改造、建筑设计、建造、运行、维护、翻新和拆除。可见,绿色冠于建筑,意在把绿色生命赋予建筑,使建筑和生态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你希望了解更详细的关于绿色建筑的详细组成和评价标准,LEED作为目前世界上具有最广泛认可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成为绿色建筑师的必修课,有机会Leo将在今后的博文中做单独的介绍。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业界对绿色建筑的探索,只是刚刚开始,虽然LEED中针对各评分点提供一些明确的措施标准,但是针对具体项目、地域特征等因素,仍需要有非常多的创新方法来达到更好的可持续效果。绿色建筑等于节能建筑吗?这是初识者最常见的问题,也是不少人争论不休的问题。然而,Leo个人的理解是,从绿色建筑的概念,两者最大的区别应该在两点:绿色建筑强调的是对整个建筑生命周期的控制,而节能建筑仅仅着眼于运行阶段的能源消耗。除了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之外,绿色建筑还关注建筑对环境的全面影响。因此可见,从概念上说,绿色建筑相比节能建筑,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更大的外延,也意味着,对建筑从设计到使用的全部阶段,有着更高的要求。绿色建筑与BIMBIM的最重要意义,在于它重新整合了建筑设计的流程,其所涉及的建筑生命周期管理(BLM),又恰好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关注和影响对象。绿色建筑遇到同样如火如荼的BIM,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与传统的流程相比,BIM为绿色设计带来了哪些便利:真实的BIM数据和丰富的构件信息给各种绿色建筑分析软件以强大的数据支持,确保了结果的准确性。目前包括Revit在内的绝大多数BIM相关软件都具备将其模型数据导出为各种分析软件专用的GBXML格式。BIM的某些特性(如参数化、构件库等)使建筑设计及后续流程针对上述分析的结果,有非常及时和高效的反馈。绿色建筑设计是一个跨学科,跨阶段的综合性设计过程,而BIM模型则正好顺应此需求,实现了单一数据平台上各个工种的协调设计和数据集中。同时结合Navisworks等软件加入4D信息,使跨阶段的管理和设计完全参与到信息模型中来。BIM的实施,能将建筑各项物理信息分析从设计后期显著提前,有助于建筑师在方案、甚至概念设计阶段进行绿色建筑相关的决策。(这一点将在后面的博文中详细展开)可以说,当我们拥有一个信息含量足够丰富的建筑信息模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利于它作任何我们需要的分析。一个信息完整的BIM模型中就包含了绝大部分建筑性能分析所需的数据。从流程上来说,简而言之就是:用BIM软件将需要进行绿色建筑相关分析的数据导出为gbXML文件,然后使用专业的模拟、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最后再导入BIM软件进行数据整合或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必要的设计决策。总之,结合BIM进行绿色设计已经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的系统性方案,也让绿色建筑事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首先:我们使用revit的目的是什么?1、用revit建模生成的平立剖完全对得起来,不像用cad画的平立剖,图面质量受人的因素影响很大,对建筑和CAD绘图理解不深的设计师画的平立剖可能有很多地方不交圈。当然这建立在精确建模的基础上。2、用revit可以导出各建筑部件的三维尺寸,和体积数据。为概预算提供资料。资料的准确程度同建模的精确成正比。第二、某设计院的实践成果考察:我在看了那个revit模型后,并同设计师进行了电话沟通,我发现revit建的模型十分简略。没有栏杆、屋面等细节构造。甚至无法生成方案深度的平立剖。(该设计项目栏杆等节点设计十分精细复杂。)我问其设计师是怎莫向其他专业提条件的。他说是导到cad里面又画了一个月左右的CAD才提的条件。并且在导入到cad后便放弃了revit的使用。结论:从目前他们设计院revit的试用深度和广度情况来看,远远无法达到我们使用revit的两个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我无法做出revit能使用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的结论。但是有几点我们可以看出来1、做为一个普通的设计师要熟练掌握revit目前十分困难,主要是国内没有很好的技术支持,没有大量的设计师使用,无法相互交流。画到细部以后便感觉到无法下手。2、学习revit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为年轻建筑师还有很多专业上的知识需要学习,一般没有年轻建筑师愿意把精力放在学习一个困难而复杂的新软件上。3、我们的目的二因需要建筑师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精确建出每一个建筑构件才能实现。在降低概预算专业工作量的同时成倍的增加了建筑师的工作。而一套施工图只需表达平立剖和通用节点大样及可。这是在中国目前的建筑行业现状不相符的,因为我们经常需要一个月出一套施工图。建筑师可能根本无法接受。4、因为revit其它专业的版本AUTOdesk公司还处在开发阶段。因此在施工图阶段REVIT图同其它专业的配合将变得十分不方便和原始,即导出CAD图并进行整理后再提条件。这一环节在施工图的各专业配合中是致命的,将使revit的理论优势损失殆尽。而当前在cad里利用诸如外部引用等协同作业的手段已使各专业的配合变得十分密切和方便,受到各专业设计师的支持和使用。5、有人认为revit应该可以用在方案推敲上。但revit的设计的设计初衷是针对施工图深度和工程量计算的。这一要求将导致在revit每画一个构件都将需要把细节画的的十分清楚在能成功,让人感觉方案做起来像画施工图。而一个有经验的设计师用cad画平立剖方案时自然会将考虑细部,而无需都画出来。这样用revit做方案将变成一个十分累人的事,在cad里画一两根线的事在revit里面将变成一个复杂的三维建模过程。这也不符合我们从整体到细部的设计习惯。这在方案设计阶段会造成大量的无用工作量。这在做方案招标的过程中工作量将变得更无法想象。我问了几个方案室的同事。他们到很乐意用一个叫三skechup的三维方案设计软件来推敲方案。6、但revit的思路和理论却十分先进,代表着设计软件的发展方向。从autocadde发展历程来看.revit有望在5到10年内成为成熟的设计软件,并逐渐成为设计软件的主流。建议继续对revit保持关注。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建筑永远都是设计师设计出来的,而不是功能强大的软件设计出来的。如果revit的易操作性、和各专业revit的配套性没有解决好。revit在设计软件的地位将不会有很大的突破。非常赞成上述观点!!!AUTODESK公司的REVIT发展策略似乎是:自己只搭一个框架,希望其他人帮忙完善细化!不得不承认REVIT的设计思想是非常超前的!完美实现它的思想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单靠一家设计院的一帮设计师无法实现!设计师注重的是一个项目里的特定专业的整体把握,期望设计师把一扇门板上的锁体厚度是几个毫米都把握准确是不可能的,以往常规是设计师找来一家锁厂的产品样本在一款锁图片上画勾即可.而REVIT要求设计师要把锁的三维形状在门板上表达出来.这就引出来一个问题:门锁之类的模型由谁来做?也就是REVIT高度依赖的族由谁来完成?要由设计院的设计师们来做肯定会把他们累死,且不一定做的好,由闲下来的预算师们来做更不可能.其实这是一个信息应用生态的变革问题:增加产品的三维模型来丰富完善“文字+图片“模式在产品信息应用生态里由"文字+图片"变成"文字+图片+三维模型",这时设计师们就不会苦恼了,REVIT之类软件也就大面积普及了!REVIT设计思路的影响意义深远,自从看了"BIM+BLM"之后,我就坚信它必定会引发一场革命!其实在装修设计领域早就不是稀罕事了,象圆方\象中望把家具厂的桌椅板凳做成完整系列的三维模型,设计方案时想用谁点来查入,不合适立马换掉,自动生成的工程量清单不禁有数量,还有价格,还有联系电话!哈哈!作预算的要失业了!这是比较早的看法,现在的Revit9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请看看我给“Revit能做什么”帖子的回复,可以解答您的疑问!有个提示:在Revit里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建模才能完成,而是要:用建模做大部分的框架结构,用二维的线和详图线、详图构件等去做详图等细部设计。以前是纯粹的二维,现在也不能用纯粹的三维,彻底地抛弃二维。而是要把三维、二维的优势结合起来,而不是走极端。诚如您所说:REVIT的二维能力远不如CAD,详图绘制确实效率不高。但我们已经看到在9.0里已经把标准所的所有详图符号加了进来,可以直接用。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完善。从目前来讲REVIT主要适用于方案和初步设计阶段,它的特点在于从方案设计、到初步设计、到效果图漫游日照分析、甚至到施工图是一个整体,只需在一个软件环境里就可以搞定。不需要学习很多软件,降低了学习成本、维护成本、没有数据交换障碍问题、缩短了设计周期!!这是CAD平面图+MAX+天正所做不到的。详细分析如下:1。体量推敲工具问题:现有实心和空心的拉伸、旋转、融合、放样8个工具,不多,但足可以满足建筑设计的要求。即使您觉的不够,我们还可以把cad(2007三维和MAX比毫不逊色)、sketchup等的三维体量导进来用。2。体量创建与编辑方法一:您可以象MAX一样不考虑尺寸随意创建。好处是更接近设计师的习惯,但和MAX一样这个模型在后面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没有任何用处,都要从零画起。特别是当方案修改以后,后面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图纸不会自动更新。这种重复劳动的工作量我不说您应该深有体会!!3。体量创建与编辑方法二:按尺寸精确创建。好处是当我的体量完成后,几个命令就可以把体量面转变成我的墙体、楼板、屋顶、幕墙等构件,这样初步设计的平、立、剖面视图已经自动完成。更重要的是:就象您说的方案阶段的模型反复修改,当我改完模型体量后,只要一个“重做”命令,所有平、立、剖面视图的墙体、楼板、屋顶、幕墙等构件全部自动更新!!这是MAX根本无法做到的。因为MAX的定位是效果图、影视动画设计软件,而RevitBuilding的定位是建筑设计软件,它的研发人员有60%以上都是注册建筑师。4。依赖“族”问题:Revit依赖族并不是为了用族来建一个简单的模型,而是要统计这些构件,比如:门窗统计表、墙体统计表、房间统计表、设备统计表、体量统计表……。我们需要软件自动统计这些构件的所有详细信息,而不是象现在这样没日没夜地去一个一个数我的那个50层高的写字楼到底有多少门窗,每种门窗有几个,在几楼!也许您现在花了一个小时做了一个特殊的带参数的门窗族,也许在MAX里只要拽个角就够了,可它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在今后所有的项目中,仅仅自动统计这块能给您节约几个、几十个……小时,我不说您也能体会吧!而且当您修改一个时,所有同类型的构件在所有视图里全部自动更新,这又能节约多少时间!!5。表现视图:
本文标题:BIM与绿色建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225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