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调研报告彭凯201108139014郑潇201108139005目录contents1.调研目的2.历史沿革3.文化要素4.规划背景5.区位分析6.用地现状7.历史建筑8.竖向高度9.道路交通10.调研总结一.调研目的昙华林,各流派建筑于此,中西文化交汇,风雨不变百年古街,令人叹为观止。本次调研以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为主体,以实地踏勘和查阅大量相关资料文献等方式,主要对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内建设控制地带区域27.74公顷用地展开现状调查,对瑞典教区、徐源泉公馆等昙华林核心保护区6公顷进行详细调研。了解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建筑情况、地势关系、道路交通、整体风貌等,从而指导接下来的武昌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的概念性规划设计以及民俗博物馆建筑设计。二.历史沿革昙华林得名于清代,昙华林地区的历史却可以追溯至三国时期。传说东吴大孝子孟宗的故里就在昙华林附近的凤凰山。明清时期,这一代曾是郡王府邸、军队营地、官府衙门、贡院书塾的所在地。大约在清中叶,此地出现一座名为“昙华林”的佛寺,昙华林并成为这一带的地名。昙华林文化繁华,儒学文脉绵传,佛道教派并存。西风东渐后,基督教扎根与此,教堂、医院、学校星罗棋布,中国的书局、新式学校并举共生。随之在这块中西文化浸润的沃土上,点燃了反清革命的星星火苗,培育离开共产主义在武汉的胚芽,吹响了文化抗战的号角。时光如流,史迹点点,众多名人故居散落于昙华林,串起了几个世纪的历史记忆。三.文化要素1.古城文化武昌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要塞。三国时孙权在武昌筑城(夏口城),近代史上的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也在此发生,花园山聚会、日知会等革命团体及陈独秀、周恩来、董必武、贺龙、郭沫若等都曾在此活动或居住。这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给昙华林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赋予了昙华林深刻的革命意义和较高的纪念价值。2.宗教文化古代的昙华林就是因为佛教兴盛而得名。鸦片战争前后,外国宗教渗入武汉,开始文化殖民,其中最主要的是天主教和基督教。这些教会以昙华林为传教基地,修建了众多具有明显“中西交融”特征的建筑。这些建筑对昙华林街区格局和文化氛围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历史见证。3.教育文化昙华林是湖北近代教育的集中之所,也是近代中国社会“教育兴国”的缩影。在昙华林街区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早期的学堂、教会学校在此择地而建,先后出现在昙华林街区的各类教育机构就有二十多所。4.街巷文化昙华林街区有着四通八达的街巷,这些街巷呈南南北走向,与昙华林街垂直相交,构成了结构清晰的街巷网络。巷道组织结构将昙华林街区内的公建、学校、住宅等单元有机地组织、联系在一起,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街巷空间。5.建筑文化昙华林街区内的建筑按修建时间可分为古代建筑、近代建筑和现代新修建筑,其中保存最多、最完好的还是近代建筑;按类型主要分为教育、宗教、住宅、医疗和其它建筑;昙华林街区按宗教势力范围则可划分为美国教区、意大利教区、瑞典教区和英国教区。四.规划背景昙华林是《武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所确定的五片“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地处武昌旧城东北部。街区内聚集了数十处百年的历史建筑,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与丰富的人文资源,是武汉近代文化的一个缩影。昙华林位于蛇山生态轴与首义人文轴武汉市历史文化轴上,毗邻黄鹤楼、长江是未来武汉市城市规划的重要节点之一。2014年,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开展了昙华林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优化和报批工作,武昌区人民政府正积极推动昙华林核心区——瑞典教区的综合改造,并于6月-10月举办“昙华林艺术节”,组织系列文化艺术活动,为昙华林街区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武汉城市历史风貌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武汉城市整体规划》《武汉城市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体系规划》《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使用、修缮管理暂行规定》规划依据五.区位分析昙华林,属武昌西部,位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旁边,地处城墙内的花园山北麓与螃蟹岬(亦名城山)南麓之间,随两山并行呈东西走向。历史上的昙华林是指与戈甲营出口相连的以东地段。1946年,武昌地方当局将戈甲营出口以西的正卫街和游家巷并入统称为昙华林后,其街名一直沿袭至今。现昙华林街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全长1200米,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凤凰山花园山螃蟹甲得胜桥昙华林中山路作为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来讲,规划部门概定为: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南抵粮道街,北含东城壕、西城壕包围的地段,再加上凤凰山一隅所构成的菜刀形地域,面积约1.02平方公里。整个街区呈现出“一路两街环绕周边,老街里巷居中贯通”的地域格局。历史文化街区中山路粮道街得胜桥东城壕西城壕昙华林位于蛇山生态轴与首义人文轴武汉市历史文化轴上,毗邻黄鹤楼、长江、红楼、户部巷、沙湖公园等武汉著名的人文自然景观,区域地位明显,旅游开发潜力大。六.用地现状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以居住用地为主,沿街部分大都为店铺,主要有螃蟹甲,凤凰山,花园山等三大片集中绿地。居住用地现状沿街商铺现状除沿街部分居住建筑外,居住区总体环境较差,建筑密度大,道路狭窄,采光通风欠佳,居民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昙华林沿街商铺风貌较好,一般为工艺品,咖啡吧等,与昙华林文艺气息相得益彰,而得胜桥沿街商铺整体面貌较差,与昙华林对比强烈,有待改善。昙华林沿街得胜桥沿街七.历史建筑昙华林历史建筑集中分布,风格多元,隐没着西方传教士在汉设立的最早的文华书院和天文台、仁济医院、石瑛故居、瑞典领事馆等众多近代历史建筑。近代中国传统建筑、西式建筑、中西合璧哥特式建筑、江夏民居等,形成了昙华林的整体建筑风貌,呈现出中西交融的特征,是中西文化交流在建筑上得到充分体现。建设控制地带区域27.74公顷内现有历史建筑分布情况历史建筑现状分析1.部分历史建筑经过改造维修后通过商业,艺术工作室的进驻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如花园山牧师公寓现为咖啡厅,翁守谦故居现为刺绣管等等。2.还有一类建筑经过修复保存较好,多为私宅,未向游客开放,如昙华林32号,汪泽旧宅等。3.瑞典教区里面五处历史建筑由于现在仍然住在大量居民,私搭乱盖严重,给历史建筑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亟待修复。八.竖向高度概念规划范围内建筑高度以低层为主(1-3层,多层(4-6层)与中高层(7-9层)数量相当,部分沿街高层遮挡视线,与整个街区肌理和风貌显得不是很协调。遮挡住人们看螃蟹甲山的视线建筑高度地势关系昙华林大部分名人故居、公馆依山而建,民居错落。见证了各阶层当时的人居环境和生活环境,反映了历史街巷的结构形态和基本骨架,形成昙华林颇具特色的古韵民风街巷建筑文化。九.道路交通内部道路系统分析街区内主要道路只有昙华林、胭脂路、得胜桥、三义村。其中昙华林和胭脂路经过改造后道路状况良好,得胜桥沿街都为商铺,道路狭窄但人流较多,有些拥挤。其余则为一些小街巷串起所有的民房并与主要道路相连,道路富有变化,颇具特色,但有些道路状况较差。周边道路系统分析昙华林周边交通系统发达,有中山路,临江大道等多条城市主干道相邻,主干道与次干道共同构成了城市交通网络,使昙华林片区附近道路畅通方便,比较容易到达其它的地点。周边交通系统分析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周边有23个公交站点,地铁2号线从旁经过,规划中的地铁四号线也在其旁,交通较为便捷。主要的公交车有15路;554路;566路;584路;606路;717路;729路;34路;43路环线;74路;108路;511路;543路;573路;576路;584路;586路;777路;811路等。地铁站有螃蟹岬站,积玉桥站。十.调研总结1.昙华林街道部分经过整修改造使沿街部分道路规整,建筑美观,但远离街道的居民楼大多年久失修,建筑密度大,通风采光不好,居民生活质量不尽如意。沿街建筑远街建筑2.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交通便利,与城市主干道及地铁线路相邻,便于达到市内其它地方。3.片区内缺少停车场所,得胜桥路况较差。4.片区内主要集中绿化为“三山”(螃蟹岬,凤凰山,花园山),其中凤凰山上面民居较多,与昙华林没直接道路相通,可达性差,螃蟹岬山形保持较好,但可达性差。邻山不知山,临山不见山,亟待生态修复与彰显。5.在人口激增、人民物质需求上涨的情况下,昙华林基础设施建设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供电、水、暖系统不完善,有些居民仍然维持几十年前的生活状态。而昙华林建筑密度过高,很难增添新的社会服务设施。6.该片区形成了以历史街区为中心,周边高楼林立的局面,昙华林街区发展所依附的物质环境已经不复存在,历史街区和外围的城市空间衔接生硬,相互独立。Theend
本文标题:昙华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229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