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教学设计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一(下)第66~67页例1、例2和“想想做做”第1~4题。[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的基础上,学习、认识人民币的。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进行心理教育渗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能力目标:通过对人民币知识的系统整理,能对人民币清晰的识别,并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初步形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在简单的换钱、算钱、付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处理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情感目标:培养爱护钱币,节约用钱的思想意识。[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在取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学具币[教学过程]一、猜谜引入,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猜一猜(课件:一张纸片花纹多,红黄蓝绿画山河。爸妈天天把它赚,吃饭穿衣它来办。)小朋友们,你们猜到是什么了吗?(钱)3、谈话:对了,是钱,哪些地方要用到钱啊?(课件出示图片:买菜、买衣服、便利店、蛋糕房)钱的用处还真是挺大的。不同国家的钱有不同的名称,美国的钱叫美元,英国的钱叫英镑,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人民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来设计的。课一开始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人民币,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二、童话展开,划动思维之浆(一)认识1元、1角1、相互介绍(1)谈话:小朋友们,在你们的学具袋里就有一些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向同桌介绍介绍。(同桌交流、讨论,认识小面值人民币)(2)学生汇报,集体交流(课件出示一元纸币)一般可以通过看数字和汉字来认识人民币。2.重点认识一元纸币。(1)谈话:刚才小老师带着我们认识了一元人民币。我们发现人民币上的这个“壹”是大写的汉字“壹”,这个“圆”是人民币的单位,我们一般写作这个“元”(板书)。我们还发现1元人民币上有国徽,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2)谈话:小朋友桌上有一元吗?举起来!学生可能拿出:旧版的1元纸币、新版的1元纸币、1元的硬币。(3)简单介绍纸币和硬币。3、区分1元与1角的纸币(1)“老师这里还有一个一元?”投影出示1角的人民币。(生:是1角的。)(2)请学生说说辨别一角人民币的方法。师:原来1后面的字是角呀,“角”也是人民币单位。板书:角(3)师小结:虽然1元和1角都有一个“1”,但是单位不同,它们可就差远了。4、出示5角、5分、2分、1分等人民币让学生辨认(1)谈话:小朋友看得真仔细!这儿还有一些人民币,你们认识吗?谁来当小老师介绍给大家听。(2)提问:“大家看最后几枚人民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师板书:分,介绍:“分”也是人民币的单位,不过现在我们已经很少使用了。总结:回忆一下,我们刚才认识了一元及一元以下的人民币,知道了人民币就这三个单位,最大的单位是——元,最小的单位是——分。我们通过哪些好的办法来认识他们的?在辨认人民币的时候,我们一般都是通过人民币上的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来区别各种人民币的面值的。还可以看颜色、图案、大小、认识大写的1、2、5,最主要是看清数字后面的单位。【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有认识人民币的基础,对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辨别能力,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识别方法,但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辨别能力有差异,因此在教学中组织同桌间的互说,通过学生教学生,加强认识人民币面值这方面的知识,并通过老师错认1元和1角,使学生明白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很重要。(二)认识元、角、分的进率师:在咱们认识人民币的同时,森林里贴出了一则告示(课件:森林寻红包活动开始了,寻得的红包归自己所有,快来加入我们吧!)唐老鸭、维尼熊和米老鼠都参加了这次活动,并且每只小动物都找到一个红包,看完红包里的人民币,唐老鸭得意地说:“哈哈,我有好多张呢!我是富翁啦!”维尼熊难过地说:“我才一张,本宝宝不开心了。”咱们帮它看一看,好吗?(课件出示1元)看唐老鸭那得意样,我们也来看看它的红包,先看一张(课件出示1角),是多少?咱们大声地数一数(10角)1、1元和10角怎么样?(板书:1元=10角)学生齐读2、维尼还有点不高兴,谁来安慰安慰它?3、出示米奇的1元红包(信封)师:米奇也得到了1元,里面的纸币是相同的,抽一张认认。(5角)一共有几张呢?为什么?师全部抽出确认。总结:一元等于两个五角。问:如果一元红包内的纸币是10张一样,那每张纸币的面值是多少呢?4、师:同学们知道了元与角的关系,那同学们想一想,角和分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师:老师这里有一角,想换成一分一分的,银行会换给老师几分呢?师:得出一角和十分同样多。师:你能模仿一元等于十角说一说一角和十分的关系吗?——1角=10分。师:你知道几枚5分可以换1枚1角?总结:一角等于两个五分。5、小练习师:同学们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记住了吗?师:老师要检测一下,看看同学们回答的是不是又对又快。问:2元=()角()元=30角2角=()分3元5角=()角。师:同学们回答的真棒,智慧果送给大家了。【设计意图】:借助童话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努力发现人民币间的联系,在猜币具体情景中通过正向、逆向思维的训练,再次让学生强化10角=1元的进率,学生非常容易的就能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推理能力,使课堂充满了浓浓的“数学味”。三、童话延伸,畅游思维之乐小动物们的零花钱是怎么处理的呢?我们一起去瞧一瞧。1、小熊把钱存了起来,第一次存了2张,一共是几角?第二次一共存了几元几角?(课件出示课本P67第2题)2、米老鼠的学习用品用完了,它带着钱来到森林便利店。他带的钱够买什么?买多少?哪两样商品的价格合起来是1元?3、唐老鸭的钱都去买吃的了,咱们跟着它去逛逛森林甜品屋吧!唐老鸭:我带的钱比1元多,刚好够买纸杯蛋糕。3、师:你知道唐老鸭带了多少钱吗?可能有几张?(1)怎么付钱呢?小组合作,在桌子上摆一摆,比一比哪一组摆的方法多.(抽一组上台展示汇报,其余组补充。)(2)师:你们觉得哪种带法最好?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摆出1元2角的不同付法,延伸到数学知识一个数由哪些数字组成的。整个过程由学生自主发现,合作探究,观察思考,构建了自己的认识体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可以同时参与活动,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想法。这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克服了学生参与面的狭窄的弊端,并能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四、童话尾声,荡漾思维之韵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一个月过去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怎么样了呢?我们一起再去看看。唐老鸭大吃大喝把钱花光了;维尼把钱存进储蓄罐留着以后上大学;米奇用买到的文具帮助自己学到了知识!1、今天的故事好听吗?你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2、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只是认识了小面额的人民币,下次课我们再一起来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板书设计:认识一元及一元以下的人民币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1元=10角1角=10分【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说明理由,从中渗透生活中对使用人民币的一些习惯。通过分层练习再次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同等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机会,使学习困难的学生摆脱困境,解决“一无所获”的现象。
本文标题: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232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