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活动存在的问题
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的调查报告通过本人的长期观察,发现我们低年级数学课堂上在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有的学生漫无目的的操作,秩序混乱,教师疲于应付;有的学生操作才刚刚开始却又草草收场,体验不够充分;有的学生按部就班的操作着学具,但动手与动脑脱节,为活动而活动……学生操作了,“动”了起来,看似热闹的课堂,学生收效却甚微,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使教学呈现低效或者无效的状态。在与同年级教师、学生的交流中寻找根源所在,发现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动手操作活动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操作准备不够充分。1.学生的操作材料准备不充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操作活动材料准备准备得不足直接导致活动不能顺利、有效的开展甚至无法开展,材料准备得要充分。2.学生的操作材料准备得不够标准,从而影响整体的活动的开展。比如:在《认识时、分》一课中,有些学生没有带钟表,部分学生带的钟表没有小刻度或数字不全,在教学中影响了观察的效果。同时有些学生带来的是卡通闹钟,学生容易被精美的钟面所吸引,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甚至有个别学生把闹钟当成玩具。在《观察物体》中,学生分组带来了玩具,但每组带来的玩具都不一样,在从前、后、左、右四个位置观察汇报时,学生感觉其他组同学看到的玩具样子和自己组不同,不易抓住其共性,从而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果。二、操作内容、时机把握不当。低年级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比较强,所以很多一线教师都注意在教学中安排一些动手操作活动。但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适合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例如:在学习《7的乘法口诀》中,一位教师在导入部分先用三角形摆出了一只小船,问学生:“你们也能用三角形摆出这样的一只小船吗?”在学生动手用三角形摆出小船后,才问:“摆1只小船用了几个三角形?”“如果把2只小船、3只小船、4只小船……7只小船,你能算出各需要多少个三角形吗?”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长从小船中学习编7的乘法口诀,从教师的拼摆中,学生就很容易编出7的乘法口诀,完全没有必要安排学生再摆一次,而且学生这样的摆三角形只是简单的模仿,这样没有学生思维参与的活动,即使安排再多也是机械地,没有意义的。而且同样的操作活动由于安排的时机不同,活动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例题是34+16。教材的编写预设是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或用计数器拨一拨,再用竖式计算。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学生在自主探索算法时,提出了口算或直接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并不提及用小棒摆或用计数器拨的方法。此时,我们做教师的就不妨“杀个回马枪”,追问一句:“孩子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满10要向前一位进1吗?”当学生眉头紧缩,一脸困惑的时候,我们可以再做进一步的提示:“你们能不能借助你们手里的学具,摆一摆,拨一拨,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从我教学的情况来看,孩子们往往是思考片刻后,自主的进行操作交流,主动探索“满十进一”的理由。这样组织教学,比起以往“小心翼翼”“按部就班”的引导,显然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因为它不仅尊重了学生的学习实际,唤起了学生的成功体验,而且自然而然使学生经历的“知识的再创造”,在这个“由果溯因”的过程中,三维目标得到了有效的落实。三、操作水平缺乏训练。1.学生的纪律性差,极易受与学习无关因素的干扰,导致操作的低效甚至无效。如: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每组学生都带来玩具。在分组观察时,有些学生就摆弄着玩具,根本没有心思去听讲、观察、思考。学生在交换位置观察物体时,学生异常兴奋,围着桌子转着、笑着、跑着、叫嚷着……教室里乱成一片,整体已经呈现出失控状态。2.学生没有掌握操作方法,操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中,教师安排学生分组摸球并记录结果,不少组学生不会记录结果,也不知分工合作:有些学生既拿口袋又记录结果,有些学生就闲着无事;有些学生在摸球时没有搅一搅,还有些组的口袋敞开,摸球的学生看着摸,致使摸出的球全是同一个球……不少学生的动作慢,整个摸球活动耗时较多,致使没有完成教学任务。3.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很多简单的事情都不会做。如二年级的学生不会系鞋带,不会用剪刀……学生从小很多动手的机会被包办代替了,也导致其动手能力的减弱。四、操作过程缺少思考。虽然很多教师能认识到动手操作对学生学习的作用,能比较注意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活动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以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但教师又往往把把操作简单地理解为动手,在操作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仅仅按部就班地按老师讲解的操作步骤去操作,成为简单的操作工,而缺乏自己的思维,这样提高的仅仅是动手能力而非操作能力。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以下改进措施:一、操作前按要求充分、规范地准备好操作材料。二、把握好操作的内容、时机。三、注意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1.抓好课堂纪律,为教学顺利进行保驾护航。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3.教给学生操作的方法。四、注意培养学生在操作时养成边操作边思考的习惯。
本文标题: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活动存在的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240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