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影像科危急值报告制度一、医学影像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1、中枢神经系统:①严重的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②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③脑疝、急性脑积水;④颅脑CT扫描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⑤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CT,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与近期片对比超过15%以上。2、脊柱、脊髓疾病:X线检查诊断为脊柱骨折,脊柱长轴成角畸形、锥体粉碎性骨折压迫硬膜囊。3、呼吸系统:①气管、支气管异物;②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③肺栓塞、肺梗死4、循环系统:①心包填塞、纵隔摆动;②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5、消化系统:①食道异物;②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③急性胆道梗阻;④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⑤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6、颌面五官急症:①眼眶内异物;②眼眶及内容物破裂、骨折;③颌面部、颅底骨折。二、危急值报告程序和登记制度(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门、急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如疑有可能存在危急值时,应详细记录患者的联系方式;在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前,应结合临床情况,并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报告,必要时与有关人员一起确认检查环节是否正常,以确定是否要重新复检。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检查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及时通知门、急诊医生,由门、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医务科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必要时门诊部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1、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者首先要确认检查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临床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将检查结果发出,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同时报告本科室负责人或相关人员,并做好危急值详细登记。2、临床医生和护士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时,应重新进行复查。如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应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重新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临床科室应立即派人取回报告,并及时将报告交管床医生或值班医生。管床医生或值班医生接报告后,应立即报告上级医生或科主任,并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3、管床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接收人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三、登记制度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四、质控与考核(一)临床、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确保制度落实到位。(二)文件下发之日起,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将纳入科室一级质量考核内容。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将对各临床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来自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等危重病人集中科室的危急值报告进行检查,提出危急值报告制度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本文标题: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244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