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铸造工序质量控制(好文章)
节选自《特殊工序质量控制导则》6几种典型特殊工序质量控制的要点本章结合几种典型特殊工序,提出了一些控制要点。企业在进行特殊工序的质量控制时,应根据第5章的要求,给予补充完善,对人、机、料、法、环(4M1E)的控制做出全面安排。6.3铸造工序质量控制6.3.1全过程控制应建立自材料供应、模型工装制造和修整、砂处理、制芯、造型、烘干、和箱、熔炼、浇注、清整、热处理、打光涂漆、缺陷修补和铸件质量检验等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系统。6.3.2控制点从通用的铸件质量特性分析着手,在整个工艺流程中找出影响铸件质量的关键环节,设立工序控制点。同时,对关键件,也应加强工序检查,细化工艺,对操作者进行工艺交底,实施重点控制。对控制点应明确控制项目、要求和方法,配备有经验的人员和提供有效的检测仪器。例如,为了控制铁水质量,可在冲天炉加料、电炉精炼等关键环节设立工序控制点。6.3.3造型加强对型(芯)砂、涂料等原材料及其混合料配制的控制及性能测定;严格进行铸型、型芯及配模等中间工序的检验;控制并测定自型砂的配比,及型、芯烘干温度和时间,对主要件还应测定残余水分;合理安置冷铁、铸顶、压铁等。对制芯、造型与合箱过程中各环节均应加强控制,并强化设备工装管理,以保证造型质量。6.3.4炉料配方对外购材料除加强进厂复检及预处理外,应对不同产地、不同牌号、不同元素含量的生铁、铁合金及焦炭,研究不同的配方,以最佳配比来控制铁水的化学成分在规定的范围之内。6.3.5熔炼和浇注6.3.5.1加强对底焦高度、炉料称量、加料次序和时间、风量风压、铁水快速分析、炉前测湿、烧注温度和速度、铸件保温时间等熔化、浇注过程中主要因素的控制,使铸铁件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及机械性能等符合规范要求。6.3.5.2熔清碳控制平炉、电炉为完成去硫、磷、气体、夹杂和合金化等任务,必须按不同钢种标准控制合理的熔清碳含量。6.3.5.3加强对铸钢的平炉矿沸脱碳速度、纯沸脱碳速度和时间,电炉的氧化去炭量、还原方法和时间,熔清碳含量、熔清温度、拉渣温度、炉渣成分、出钢温度,大件多包浇注时各包钢水出炉温度、钢包过跨、浇注温度、钢件保温时间等熔化、浇注过程中主要因素的控制,使铸钢件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及机械性能等符合规范要求。6.3.6清整及热处理控制冒口的切割温度,清砂质量,铸件焊补时的铸件温度,铸件回火(退火)时的炉温、时间和装炉位置等,以提高铸件的表面质量和改善内部组织。6.3.7环境条件研究气候、湿度、气温等环境条件对铸造质量的影响,掌握其规律,在工艺方案及任务安排中采取相应的措施。6.3.8其他加强环境治理,搞好文明生产,积极采用先进的检测和铸造设备,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以提高自控能力。
本文标题:铸造工序质量控制(好文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245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