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叙述式教学设计1《春》教学设计设计者:雷万勋罗源县白塔中学一、概述(一)、教材分析《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4课的课文。本文作者描绘了生气勃勃、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象,歌颂了春天的活力,抒发了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激励人们珍惜春光,奋发努力,去创造人类美好的春天。该文语言生动,文中有诗,诗中有画。全文围绕“春”字,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作者抓住春的特征,依次描绘了五幅画面:“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每幅画面里都有具体可感的形象。文章无处不体现着作者的细致观察,因此才有生动真切的描写。语言又不乏朴实清新,准确细腻。真可谓:文中有诗,诗中有画。(二)、教学重点、难点1、整体感知课文,重点把握课文五幅画面的具体描绘。2、排比、比喻、拟人等语句的表达作用。3、体会文章的情感美、语言美。4、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体会作者的语言美。(三)、课时安排2课时二、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能力:1、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品读精彩句、段。2、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理解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3、引导学生了解写景散文的基本特点。(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读、朗读、品读等方式,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2、过对妙词佳句的品析,培养学生的语感。(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美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2、培养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情感。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抒情散文,但具体的学习全篇都是写景的抒情散文还是第一次。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因此,要引导学生了解写景文章的特点,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还要欣赏作品准确生动的语言。努力通过本课,做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来传达内心的感受。叙述式教学设计2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策略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著名的散文,上好这节课可使学生终身受益。本课件贯穿于课的始终,先用歌曲《春天在哪里》导入课题《春》,欢快的歌曲引导学生进入偷快的学习状态;用课件列示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让学生明确这节课要学什么;“作者简介”让学生掌握文学常识,了解朱自清其人其事,完成目标1;“课文欣赏”用了课件,内容为课文朗读及春天的美景,让学生体会感情,突出重点;“阅读指导”、“段落层次”、“思考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思路、分析用词及语言特点,完成目标2、3、4,并进行学法指导;“比较阅读”使用了录像,用电视散文《雨》与《春雨图》对比阅读,是对课文的拓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突破难点;“布置作业”的内容为写作训练,是学习课文后能力的提高。课件设计《春》课件贯穿于课的始终,所用媒体主要由录像、图片、文本组成。“歌曲导入”、“课文欣赏”、“比较阅读”用了录像,激活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作者简介”用了朱自清先生的照片及“江泽民同志为纪念朱自清逝世四十周年的题词”的图片,在开讲后介绍作者时运用,辅助学生掌握文学常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阅读指导”、“段落层次”等用了文本形式,用于辅助课堂教学。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教师准备:了解作者相关知识,课件制作。学生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描写春的诗句或散文以及图片,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教学媒体:课本、课件。参考书目:《朱自清散文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师用书》六、教学过程(一)、展示作品,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以“早春”为主题的短片)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之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放声歌唱、吟诗作文、挥毫泼墨。叙述式教学设计3请各兴趣小组到讲台前展示。(多媒体投出各小组的展示顺序及要求)(二)、反复诵读,整体感知。1、感谢朗诵组为大家展示了精彩的课文朗读,在教师指导下,请同学们先各自朗读品味,然后每个兴趣小组合作朗读。2、速读文章3—7自然段,思考:文章具体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绘春——花草风雨人(随着问题的解答,打出字幕,并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意点击出景物)3、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第2自然段是对春天的总体描绘。4、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以形成对文章结构的整体把握。(多媒体展示)盼春——绘春——颂春(三)、读赏结合,“美点寻踪”。1、再读文章,找出你喜欢的画面或句子,按照以下句式,说出你喜欢的理由,并通过朗读来表达你的情感。(多媒体展示)我喜欢,因为。以春草图为例细致赏析文章写景特点和优美语言。美的画面:我喜欢春草图,因为这幅画面写出了春草的特点,也写出了爱春的人们在碧绿的春的大地上尽情嬉戏的欢乐情态。好的笔法:我喜欢春草图,因为在写春草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笔法,既从点上写出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一春草萌芽时的动态及春草的质地美、色彩美,又从面上写出了“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这一春草旺盛、生机勃勃的画面。准确而生动的词句:我喜欢春草图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因为一个动词“钻”字,运用拟人手法,把春草人格化,显示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从质地、颜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新鲜的特点。……2、纵观全文,我们发现,“人”活跃在文章的每一幅画面中,划出相关语句,按照句式用自己的话来表述,并对春天的人做出评价。草地上的人在,所以,春天的人是。花下的人在,所以,春天的人是。……(四)、再读文章,强化体验。1、多媒体播放《春》配乐配画的朗读录音,再读文章,再次欣赏春天,思考春天。2、与自然对话,思考自然带给我们的启示,可以充满情感地说,也可以富有哲理地说。春草告诉我:。叙述式教学设计4春花告诉我:。……3、结束语:让我们把握好人生的春天,一路攀登,一路欢歌,执着前行。(多媒体展示)(五)、布置作业。1、熟读成诵。(必选)2、结合自己的日常观察,发挥想象,学习作者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幅图画时运用的写景方法,将文章第2段简笔勾勒的春山、春水、春日任选其一,进行创造性、补白似的描绘。3、阅读唐弢同名散文《春》和林斤澜的《春风》,任选其一与朱自清的《春》作比较阅读,从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等角度谈谈两篇文章的异同。(2、3两题二选一完成)各兴趣小组展示小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全方位的“春”。朗诵组精选了六名同学共同展示精心准备的配乐课文朗读,根据文章的结构内容,六人的朗读有分有合,声音有起有伏,使同学们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深入一层。通过朗读指导和练习,学生自由朗读、合作朗读,与文本再次“对话”。学生默读有关内容,对文章的结构作理解性解读。学生细致分析“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盼望着,盼望着”以及文末三个比喻句,从中归纳出“盼”、“颂”二字。合作交流:学生小组合作,每个小组对自己喜欢的画面进行多角度由粗到细的赏析,小组成员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分析、交流和讨论,自由畅谈探究成果,并做好批注。朗读品味:学生以一定的语气、语调、停顿、重音来处理朗读,表达情感,同时开展生生评价。请共同赏析一幅春景图的学生站起来朗读相关的语段,然后朗读展示本组合作交流所做的批注,其他同学鉴赏。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由关注景到关注人,学生在这种角度的变化中积极思考,乐于发言,不断创造。学生欣赏朗读录音,感受文章的诗情画意,再次强化在阅读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学生沉默思考,举手回答。这一环节使学生在准确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学习由感性的体验上升到理性的哲思,由关注自然转向关注人生,从而获得对人生的有益思考。(六)、板书设计1、盼春图盼望东风(来了)春天(来了)2、绘春图一切(刚睡醒)山(朗润)叙述式教学设计5水(涨起来)太阳(红起来)3、春草图草:偷偷的、钻嫩嫩的、绿绿的一大片一大片人;动作:坐、躺、打滚、踢、赛跑感觉:风轻悄、草软绵绵4、春花图态;桃、杏、梨,赶趟儿。色——像火,像霞,像雪味——甜味5、春风图触:抚摸味:泥土的气息、草味、花香声:鸟声清脆宛转,笛声嘹亮6、春雨图形: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状:密密地斜织、屋顶上笼着层薄烟景:树叶绿得发亮、小草青得逼你的眼7、迎春图城乡、老小、舒活、拌擞、一年之计在于春(七)、流程图叙述式教学设计6七、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两种1.教师评价教师评价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教师对全班的评价(2)教师对部分学生的评价(3)教师对学生小组的评价(4)教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2.学生评价学生评价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学生自评(2)两人互评(3)小组互评八、帮助和总结引导学生了解写景文章的特点,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还要欣赏作品准确生动的语言。努力通过本课,做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来传达内心的感受。推荐学生课后阅读:其他关于描写春的诗句或散文
本文标题:《春》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269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