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工程综合管理认识教学案例简介(10217-11-d-1)
工程综合管理认识教学案例简介(10217-11-d-1)工程管理认识是工程认识课程的教学环节之一,针对大学一年级本科生开设。该教学单元通过案例教学、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树立工程概念,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实践能力。工程管理认识共8个学时,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课:4学时WTO常识了解和相关案例讨论(45分钟)工程质量意识(45分钟)工程安全意识及安全文化的了解(50分钟)环境意识培养和相关案例讨论(50分钟)工程畅想——“我的工程我做主”讨论时间(15分钟)发言时间(15分钟)第二次课:4学时社会实践调查讨论工程安全、环境、质量、经济意识现场体会教学效果:对于所学的知识,现在的学生更喜欢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之中。通过案例讨论和社会实践活动将工程综合管理认识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不仅能使学生学以致用,而且通过分组的方式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04~941班的同学通过对松花江水污染的现场观察和采样,以及到市环保局进行采访的方式。了解到了水污染的途径、危害,并根据所查找的资料和环保局所提供的信息撰写了一份关于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方案和水污染的防治办法。04~522班全体同学对学校31号楼,学生第二公寓、学生第十公寓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安全调查。并运用制图的知识绘制了31号楼、二公寓、十公寓各楼层的平面图。并在图上标注了安全出口、逃生通道、消防设备位置及完备情况。同时结合建筑规范,相应质量体系标准,材料等相关知识对调查对象进行了安全分析,对现存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05~961班施薇同学是一名本硕博连读的学生,她在课程感受中写道:“当老师全面系统地为我们讲述了关于工程安全、环境方面的常识,我真的觉得惭愧。细细算来,在我人生走过的二十个年头中,与“安全”一词的交情也超过了十年,但是我对他的认识竟还停留在过马路要注意红绿灯这样肤浅的阶段,而从未想过去仔细体味它,更没有想过如何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一组组数据,一幅幅图片,无一不让人触目惊心,更让我们受到震撼的是课后实践活动。当我们亲自深入社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取材,自己搜集整理数据,一方面我们感受到了与社会距离的拉近,另一方面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单纯与无知,原来很多事情是不可以想当然的。当我们用自己的调查数据得出结论,我们深感忧虑。原来在我们身边由于管理不完善、体制不健全造成的安全隐患无处不在,而我们却没有足够的敏感度。一次社会实践调查,为我们打开了社会的另一个天地,向我们提供了另一种研究方法,我们从中得到的成长难以言表。我深深感到,大学生是社会知识层面较高的部分,去万万不可把自己禁闭在象牙塔里坐井观天、满足于现状。”05~951的石华方等同学对我们学校正在施工的教学楼工地进行了工程安全意识调查,通过与施工单位负责人以及民工的交谈。他们了解到原来打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需要考核才能进入工地打工。但是他们同样担心的是部分民工淡漠的安全知识会成为工程中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面对大学全新学习与生活,大一的学生有很多不明白的事情,在此方面也应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05~221班的刘海同学,他的建筑工程学院的学生,,但是对大学的学习节奏很不适应,特别是在学习英语方面。刘海同学通过E-mail与我探讨怎样建立学习英语的乐趣和怎样学习英语。现在它不仅找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并开始用英文书写邮件与我交流。04~115班的陈展同学是一名国防生,在别人眼里国防生的学习是不敢恭维的。通过多次的交谈,这名同学对自己有了很大的信心。事实也证明了他的实力,大学一年级两学期分获一、二等奖学金。并立志好好学习争取保研。05级机电学院的黄海同学,是一名本硕博连读的学生。在一次上完课后,他没有离开教室。说想咨询一些事情。原来这名被大家羡慕不已的高材生也有自己的苦恼。压力使他有些疲惫,经过一番交谈,他对自己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规划,逐步将压力和挑战当成了前进路上的朋友。工程综合训练自主创新教学案例简介(10217-11-d-2)自主创新教学模块是工程综合训练课程的教学环节之一,是针对大学三、四年级本科生开设的综合性、设计性课程。在该训练模块,创新题目由学生自主提出,不设技术边界条件限制。学生通过对真实的产品研发过程的体验,熟悉掌握产品开发的要素,树立工程意识,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得到充分的锻炼。自主创新训练共80学时,分七个阶段进行:一、在学生进行创新训练前讲授前导课前导课至少在学生参加自主创新训练前一个月进行。学生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进行创新训练,会感到茫然无措,不知从何入手,在十天的训练中,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思考创新方案,学生在短时间内确定出的创新方案往往很不成熟,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为解决这一问题自主创新训练模块设置了前导课,前导课不属于80学时内教学内容。,其主内容的是:(1)使学生提前了解创新训练课程的基本情况,包括课程(性质、内容、要求、考核标准)。(2)通过对以往学生创新作品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创新题目产生的思维过程以及所使用的创新技法。同时,由于所演示作品是学生的创新作品,其作者是即将参加训练的学生所熟悉的人,这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对于创新训练的恐惧心理,而且会激发学生的强烈创新热情。(3)使学生提前组成创新小组,对创新训练的题目进行思考、准备,做到有备而来地参加创新训练,极大地提高了训练效率和教学效果。二、工程设计过程理论课(2学时)工程设计过程理论课是使学生了解工程设计的概念和设计步骤,使学生理解工程设计与科学实验的区别。三、选题汇报及批准项目(6学时)学生经过前导课的动员,在参加工程综合训练时都能提出创新方案,但是由于学生长期以来都是进行理论学习,所以视野不宽,缺乏工程意识、设计意识,往往提出的方案不完整,这时教师应以相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自己领悟如何完善自己的方案。四、调研(12学时)根据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学生的创新训练方案确定之后,可以进行12学时的调研工作,调研的方向包括市场需求、原材料调研和技术调研,并对每次调研的结果进行书面汇报。调研的时间可分散使用,因此能够贯穿训练的全过程。五、方案制定(8学时)学生通过立项阶段教师的指导和调研,制定出较为完善可行的设计方案,并在创新小组内部进行分工,并制定每一步骤地完成时间节点,保证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六、实践操作(44学时)学生的创新实践操作过程占整个创新训练时间的50%以上。由于学生的创新项目是自主提出,所以涵盖的技术面广杂,学生要面对很多问题和新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以较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多种方式自主解决问题。使这一过程成为学生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七、论文及答辩(8学时)工程综合训练课程要求每个创新小组在训练结束前根据自己的创新项目撰写科技论文,但在课上不安排固定的撰写论文的时间,由于要求学生在每个阶段进行了文字汇报和记录,因此论文的形成实际上在训练过程中已逐步实现,对学生的压力不大。答辩安排在训练的最后一天进行,每个创新小组要对自己的创新作品进行演示,小组每个成员都要讲解创新过程中自己所负责的技术专向,并回答教师提出的技术问题。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在表达能力和科技写作能力上得到训练。
本文标题:工程综合管理认识教学案例简介(10217-11-d-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30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