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消失的扇贝--獐子岛问题追踪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教学案例1案例正文:獐子岛扇贝消失的谜团追踪12摘要:本案例以2014年末上市公司獐子岛因扇贝“失踪”导致近8亿元巨亏的事件为主线,结合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从獐子岛公司存货异常攀升、圈海模式的财务影响、巨额存货减值准备的突发计提、中介机构事后的各执一词等方面,逐步解开事件谜团。本案例展示了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的特殊性,呈现了消耗性生物资产会计核算和监管这一业界难题。通过案例学习,一是引发学员探讨水产养殖业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内涵及其特点,让学员从生物资产的分类及披露、计量模式的选择、减值准备的计提等方面掌握如何对消耗性生物资产进行合理的会计核算;二是使学员了解国内外会计准则关于消耗性生物资产会计核算的差异,分析和识别我国当前制度背景下水产养殖企业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并进一步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保护进行思考。关键词:獐子岛;水产养殖行业;消耗性生物资产;成本计量模式;资产减值0引言獐子岛位于大连港向东56海里,这个距离换算成乘船时间,需要3个小时。这个偏远的海岛因为上市公司獐子岛(002069)(以下简称“獐子岛公司”)所发布的2014年第三季报,而被推上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2014年10月30日晚,獐子岛公司发布公告,称其2011年和2012年播种在海里的虾夷扇贝,因受冷水团影响遭遇灭顶之灾,导致公司105万亩海域“受灾”,计提资产减值的损失近8亿元,前三季度共亏损8.12亿元。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股“冷水团”犹如惊天巨雷,引起资本市场一片哗然,投资者纷纷要求公司进行合理解释。獐子岛公司,这家被市场视为“海上1.本案例由上海大学管理学院毛丽娟博士、江静、于晓宇博士、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辛清泉博士共同撰写,作者拥有著作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改编权。案例企业相关人员和投资者(要求匿名)先后接受了调研组多次访谈,在此表示感谢。2.本案例授权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使用,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享有复制权、修改权、发表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汇编权和翻译权。3.由于企业保密的要求,在本案例中对有关名称、数据等做了必要的掩饰性处理。4.本案例只供课堂讨论之用,并无意暗示或说明某种管理行为是否有效。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教学案例2蓝筹”、头顶着无数光环的行业龙头企业,何以突然宣告105万亩海域的扇贝颗粒无收、8亿多利润灰飞烟灭,从而给市场猝不及防的一计猛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然而,如此巨额的亏损在“爆发”之前为何表现得如此风平浪静?巨大的风险是如何被公司的财务指标描绘成了一片“太平盛世”,以致赢得无数的投资者乃至专业的市场分析师持续不断地为之“点赞”?獐子岛公司从事的是水产养殖业,作为存货主要组成部分的消耗性生物资产,无论是在会计处理、存货监测,还是在审计监督方面,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均构成较高的知识壁垒,因此投资者将更多的监督责任托付在独立专业的中介机构、监测部门以及具有监督功能的独立董事身上。作为资本市场财务供给链条上的重要环节,这些中介机构和公司治理机制却为何没能成为广大投资者的保护屏障?难辞其咎的他们又将如何给广大投资者一个合理的交待呢?这些问题犹如弥漫在獐子岛上空的层层迷雾,也如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阵阵谜团。人们迫切希望走进獐子岛公司的前世今生,沿着公司的发展轨迹和扩张模式,探寻此次事件的前因后果,以求“拨开云雾见月明”。1獐子岛公司简介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系于2001年4月经辽宁省大连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公司位于大连市,注册资本7.1亿元,资产总额49亿元,员工4000余人,下设20家子公司、19家分公司、2家参股公司。集团公司于2006年9月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002069,A股简称“獐子岛”。獐子岛集团自上世纪80年代从日本引进虾夷扇贝品种,此后便开启了30余年的水产养殖历史。不过公司至今仍没有形成完全闭环的产业链,虽然它已拥有自己的苗种基地,但部分虾夷扇贝苗种仍需向外采购,才能满足自身底播养殖的数量需求。2001年獐子岛公司进行股份制变更后,公司在其所在地——獐子岛镇成立了四个集体所有制企业,分别为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长海县獐子岛褡裢经济发展中心、长海县獐子岛大耗经济发展中心以及长海县獐子岛小耗经济发展中心,四者均位于后来上市公司獐子岛的十大股东之列,股权总占比为60.64%。2006年9月28日,獐子岛公司IPO募集约7亿元,每股60.89元的开盘价让獐子岛一跃成为深市第一高价股,其后獐子岛的股价持续攀升至100元附近,在2008年1月24日,股价最高创出了151.23元,之后近3个月接连稳坐沪深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教学案例3两市第一高价股宝座。獐子岛公司上市以后发展更为迅速,不仅创造了中国农业第一个“百元股”,更是一跃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目前,獐子岛公司已发展成为以海洋水产业为主,集海珍品育苗、增殖养殖、加工、贸易、冻鲜品冷藏物流、客运、休闲渔业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海洋食品企业,主要以虾夷扇贝、海参、皱纹盘鲍、海胆、海螺等海珍品为产品。迅速的发展和稳定的业绩增长为獐子岛公司在市场上赢得诸多美誉,如“黄海深处的一面红旗”、“海上大寨”、“黄海明珠”、“海底银行”、“海上蓝筹”等等。同时,獐子岛公司还是达沃斯“全球成长型公司社区”的首批创始会员,曾荣膺“可持续发展的新领军者”典范企业、全球“行业塑造者”、“2012年BCG中国50强全球挑战者”,并曾当选“CCTV年度最佳雇主”、全国首届“兴渔富民新闻人物”企业。2从“市场宠儿”到“千夫所指”一直到“扇贝门”事件发生之前,獐子岛公司依然是头顶诸多光环的“市场宠儿”,这主要得益于公司所采取的海域资源扩张战略,该战略不仅让公司资产规模迅速扩张、成为同行业企业当中的佼佼者,而且让公司获得资本市场的高度亲睐,曾一度稳坐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宝座达3个月之久!然而,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圈海模式”虽然给獐子岛公司带来了规模上的增长,但同时也导致公司海域使用金的大量增加。虽然经过獐子岛公司精巧的会计处理,剧增的费用在账面上被合理地掩盖(详见第3部分讨论),然而费用的暂时延迟并不意味着其最终不会发生。随着“圈海模式”所附带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逐年累积,到2014年下半年已大有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之势,此时发生的“扇贝门”事件正是这些风险综合爆发的出口。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2.1圈海模式为了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獐子岛公司在上市之后,着重推行“市场+资源”的战略,加快其在海域资源扩张的步伐,这使得公司播种的海域面积得到快速扩张。2006年6月上市之前,獐子岛公司仅有养殖海域65.6万亩,截至2013年养殖海域已达到330万亩;同时其底播面积也有了大幅增加,从2007年约为30万亩发展到2011年约为130万亩(参见附表1)。2010与2011年,也许是獐子岛公司最为意气风发的时期。连续两年,公司均疯狂扩张自己的海洋牧场。2010年公司底播虾夷扇贝投苗面积达到120余万亩,超过了前两个年度投苗面积的总和,且这120万亩面积基本上是当年新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教学案例4增的确权海域,公司当年确权海域为262万亩。2011年,公司投苗面积127万亩,确权海域总共达到330万亩。在一片大好形势下,公司提出了未来“年均滚动收获百万亩虾夷扇贝”3的远大目标。獐子岛公司养殖海域面积的不断扩大,其“圈海模式”也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2014年6月,国信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以赞赏的口吻写道:“2013年底,獐子岛海域控制面积分别是(同行企业)好当家、东方海洋、壹桥苗业的85.4倍、97.2倍、87.5倍。”诸多投资机构和行业分析师,更是从这一迅速增长的海域控制面积以及与之相应的苗种投放成本增幅,推算出獐子岛在其主打产品虾夷扇贝播种面积迅速扩大的情况下,其后将迎来盈利“爆发式增长”的种种乐观预期。2.2危机初现獐子岛的存货主要是消耗性生物资产,也即播撒在海底的虾夷扇贝,生长期一般为3年(投苗年份及其对应的收获年份参见附表2)。由于獐子岛公司在2010年和2011年对海域面积和底播面积均进行了跳跃式扩张,因此,可以较为合理地预计公司将在2013年和2014年分别收获2010年和2011年扩张所带来利润暴增。然而万事难尽遂人愿。2013年,獐子岛公司虾夷扇贝的营收为9.58亿元,与2010年虾夷扇贝营收9.05亿元相比,两者几乎相同。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2013年所对应的投苗年份(2010年)的投苗面积达到了120万亩,而2010年对应的投苗年份(2007年)投苗面积仅仅是32万亩。四倍的投入,却换来了几乎一样的盈利结果,这在任何行业都难以解释。作为专业壁垒极高的水产养殖行业龙头的獐子岛公司开始推广一个名词:亩产。公司对营收下降所给出的解释是:亩产下降。具体而言,由于公司确权海域的迅速扩张,同时公司技术、管理、检测、设备跟不上等原因导致了每亩产量的下降。有趣的是,在公司最为意气风发的两年,公司甚少使用“亩产”一词:2010年年报中没有出现;2011年年报仅在风险提示的应对方案里提到了一次。到了2012年,亩产一词在公司年报出现了8次,多数都以减产原因出现,在2013年年报中该词一共出现了4次。2012年和2013年獐子岛公司在投入方面开始大幅萎缩,可能其已认识到了存货迅速攀升、海域盲目扩张决策所带来的风险,但是其在财务报告中却未及时做出关于这一风险提示的披露。在连续五年大幅度提高底播面积和苗种投入之后,獐子岛公司在2011年因“台风损失”导致业绩低于市场预期;并在2012年一季度因虾夷扇贝的“单位3獐子岛:《獐子岛:2011年年度报告》,第35页。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教学案例5亩产急剧下滑”而再度带来业绩大幅下滑。在2012年年报中,公司再度将预期业绩大幅度下调,并宣布是因为“台风影响和扇贝歉收严重”所导致。实际上,从此时开始,便已有市场研究人士将獐子岛称为农业分析研究员的“滑铁卢”,并提醒投资者要小心。平静的海面下暗流开始涌动,盛极一时的獐子岛公司已隐约现出危机。2.3业绩突变2013年年报公布,獐子岛公司净利润比同期略降8%,投资者们再度期待着“收获季”的到来,多家券商和机构投资者从2013年底也开始预期公司业绩将“增速加快”,并对其进行“强烈推荐”。到了2014年年中,当獐子岛在中报里“不负重望”地宣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10.33%时,即使是市场上最谨慎的券商分析师也忍不住在研究报告里对其给出了“增持”的评级。而关于公司业绩“恢复性增长”、“结构性改善”甚至“资金期限错配”带来的增长预期及逻辑分析更是被分析师们分析得像模像样。即使在净利润同比依然下滑8%的情况下,獐子岛公司的股价却从2014年3月底12元的低位,迅速被拉抬至8月份的近16元,并在略作调整后,在9月30日一举冲上16.68元这一寓意吉利的盘中高位。而獐子岛公司也顺势于2014年年中发布了高达10亿元规模的定增融资计划,并获得包括平安、兴业等机构投资者的踊跃认购。短短数日之后,獐子岛公司宣布“因拟披露重大事项”于10月14日停牌。山雨欲来风满楼。就在獐子岛停牌前的三个交易日里,资金似乎就已先知先觉,公司股价连续三日下跌,10月9日下跌1.22%后,10月10日继续下跌2.79%,到停牌前的10月13日,该公司股票的价格已从之前的每股16.35元下跌至15.46元,三日的跌幅超过5.5%。半个月后,一场全无预兆的“灭顶之灾”,令满怀期待的投资者欲哭无泪。10月30日晚,獐子岛集团在如期披露三季报的同时,发布了《关于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核销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公告》。根据公告表述,2014年9月15日至10月12日,公司按制度进行秋季底播虾夷扇贝存量抽测,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10月14日,公司股票申请停牌,并邀请海洋科学家和会计师到现场进行系统调查。公司称,根据公司的存量抽测结果、中国科学院近海观测研究网络黄海站监测数据及开放航次调查数据,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会
本文标题:消失的扇贝--獐子岛问题追踪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312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