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说课稿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一、说学情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高职是进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前的最后的系统的学校教育阶段,走上社会,意味着学生要以一个“社会人”的形象面对人生的众多选择、机遇、困惑和坎坷。作为最能发挥德育功能的《大学语文》,承担着帮助学生提高修养、树立人格、调整心态的重要作用。二、说教材《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选自《人世问从·云梦生涯》。本文是一篇内容丰富、牵涉多个学科的科技说明文,在中国建筑学理论中颇有代表性和影响力,但作者并未故作高深地将其写成晦涩难懂的讲章,而是平易朴实、明白晓畅,其人品文风皆可做我们后生晚辈的学习楷模。三、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整体感知和领会课文内容的能力,理解文中阐述的观点。2.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抓住脉络,把握论证思路。3.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解决阅读中疑难的学习习惯。4.领略课文表现出的中国文化艺术之美,理解作者揭示的艺术规律。三、教学重点:1.准确理解“既千篇一律又千变万化”是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共同点。2.理解“在建筑中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恰到好处的结合才能创造出成功的建筑”。四、教学难点:准确理解“既千篇一律又千变万化”是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共同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这熠熠闪光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它的设计者是梁思成夫妇等八位设计师;这庄严巍峨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它的设计组组长是梁思成。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上一个响亮的名字!饮冰室主人梁启超的儿子,林徽因的丈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者,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人之一,中国建筑学家,建筑史家,建筑教育家。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的文章《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1、学习第1—7自然段,主要说明艺术创作,尤其是具有“持续性”的作品,往往有一个重复与变化的问题。2.小结:所有艺术创作都是通过重复与变化来突出某一种艺术效果。3.作业:思考题目中的“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各是什么意思?第二课时导入单纯的“千篇一律”太“板”;单纯的“千变万化”则太乱,在音乐、绘画、建筑中这截然不同的两者是怎样做到和谐统一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研读梁思成先生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吧。1.学习8-16自然段举例论证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进一步阐明中心,简评我国12年来的建筑情况,提出论点—建筑设计要做到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2.让学生进行简单分组讨论,谈谈他们有什么启发?自由发言,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更好的感受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情感。3.拓展延伸1.在谈艺术创作中的重复和变化的时候,为什么要强调“持续性”?其的含义是什么?2.有人认为,虽然本文的副标题写的是“音乐、绘画、建筑”,但文章重点是谈建筑,谈音乐和绘画也是为了谈建筑,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4、课堂总结这篇科技论文,笔法灵活,分析辩证。尽管作者谈论的主要对象在建筑方面,但由于注重各个艺术门类间相互渗透而产生的通感,就使读者对建筑艺术的理解大大加深,同时也使读者懂得了艺术中存在的一些普遍规律。本文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语言表达准确严谨,同时,口语和文言词语的恰当运用,使文章显得活泼,通俗易懂。5.课后作业请运用课文介绍的观点和知识,谈谈你对所居住城市建筑的评价或意见。
本文标题: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392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