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3《寒潮》课件(共28张PPT)
第三节寒潮建始一中陆炜【课程标准】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危害【学习目标】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讨论寒潮的标准,并解释寒潮标准因地而异的原因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地图,分析寒潮路径、源地和形成原因,学会科学推理方法,培养分析判断能力。列举寒潮的危害,通过对寒潮功与过的讨论,养成辩证评价地理事物的思维习惯一、寒潮的含义1、定义:寒潮是冬半年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冻害、雨雪等天气的一种自然灾害。2、标准:(2):中国气象局(3):广西壮族自治区思考:为什么我国各地寒潮的标准不一致?一是发布寒潮警报应以是否损害农作物为标准;二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强冷空气长途跋涉,到了南方后强度明显减弱,一路上气团会发生变性,气温逐渐升高,因而南方地区难以达到规定的寒潮标准,但灾害已经形成了。二、寒潮的形成探究一寒潮的形成原因阅读教材92页,图4—3—4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示意图,据图分析(1)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主要有几条?源自哪里?(2)寒潮主要影响我国哪些地区?哪些地区受寒潮影响小,为什么?(3)联系右图思考,寒潮常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4)结合右图和前面所学知识,分析寒潮形成原因。东中西三路北冰洋及高纬度大陆天山阴山秦岭南岭(2)寒潮主要影响我国哪些地区?哪些地区受寒潮影响小,为什么?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地势高超过了寒潮影响上界;云贵高原对势力减弱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不易受寒潮影响。四川盆地周围有层层山脉阻挡;广东、海南、台湾远离冬季风的源地,冷空气长途南下沿途受到山脉阻挡,势力减弱,受寒潮影响小。北冰洋冰雪洋面亚欧大陆高纬度地区冰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近地表气温极低,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冷高压。冷吹向低纬源地:冷高压近地面:强冷空气从高纬吹向低纬地区,形成冷锋天气系统,带来大风、降温、雨雪、冰冻等天气(3)寒潮常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4)分析寒潮形成原因。纬度高,冬半年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少高压中心寒潮天气大风雨雪或冰冻降温摧毁建筑物吹翻船只电力、电信中断交通堵塞形成冻害春季:冻伤作物幼苗秋季:影响作物成熟冬季:危害越冬作物冻死牲畜,冻伤人员93年1月寒潮袭击珠江三角洲(寒潮):日均温5℃左右持续10天,阴冷急转晴、有霜,冻死塘鱼大批。这两图是九江鱼塘涌大批死鱼浮出水面。探究二寒潮的发生和危害材料一寒潮发生时间我国寒潮主要发生在11月至次年4月,秋末初冬,冬末初春季节最多,隆冬反而较少。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3~4月和10~11月,前者更强。材料二作物生长规律初春万物复苏,果树开花发芽,小麦等粮食作物开始返青;夏季生长;秋季是农作物的成熟季节。冬季有少量越冬作物。(1)寒潮为什么多出现在秋末初冬,冬末初春?(2)什么季节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为什么?(1)寒潮为什么多出现在秋末冬初、冬末初春?冬季冷空气在我国占绝对优势,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低温,天气稳定,更强的冷空气南下活动少,寒潮少。秋春季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冷暖空气更替频繁,且暖空气势力弱、冷空气容易多次南下,使温度骤降造成灾害。寒潮次数多。(2)什么季节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为什么?春秋季节。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寒潮易冻伤幼苗;秋季是作物重要的成熟季节,寒潮会影响作物成熟。冬季作物少,且已经适应寒冷天气,作物受危害小。如何防治寒潮产生的危害?防治措施(1)发布准确的信息和预报我国的寒潮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蓝色标准:48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黄色标准: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橙色标准: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红色标准: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2、如何降低寒潮对交通的危害?海上船只及时回港;铲除路面积雪,给路面撒盐、撒沙,给轮胎安装防滑链。3、农业生产中如何降低寒潮的损害?在霜冻发生前,采取烟熏、灌水、覆盖、包裹等方法,提高农田的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以减轻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1、当气温发生骤降时,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别是要注意手、脸的保暖。2、多喝开水,勤戴口罩。3、出门注意防滑。4、关好门窗,固紧室外搭建物。5、老弱病人,特别是心血管病人、哮喘病人等对气温变化敏感的人群尽量不要外出。6、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增强身体抵抗力。7、提防煤气中毒,尤其是采用煤炉取暖的家庭更要提防。8、应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4、生活中我们应当如何降低寒潮的伤害?结束语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中华民族也是在与各种自然灾害的抗争中锤炼出来的伟大民族。防灾减灾的意识,是现代人应有的素质,“灾前有防,灾中不慌,灾后自救”是人的生存能力的需要,从经济观点上看“减负就是加正”,防灾减灾就是促进社会发展,所以我们要学会探究自然灾害成因和危害的方法,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灾害,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本文标题: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3《寒潮》课件(共28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394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