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新闻观念的更新新闻观念,是一定的社会、一定的时代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的反映。人类社会商品生产和交换,社会精神文明和交往的发展,产生了近代新闻事业,就有了近代新闻事业的新闻观念;阶级社会的出现,产生了政党的新闻事业,就有了政党新闻事业的新闻观念;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时代的性质任务,产生了不同时代的新闻事业,就有了不同时代新闻事业的新闻观念;无线电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产生了电讯新闻和新闻、广播、电视、印刷等方面的电子技术,就有了现代新闻事业的新闻观念。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任何人也无法逆转。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也不能以人们脱离现实社会生活条件的空想为依据。近年来,大家在谈论观念更新中,承认每一项重大改革都是以观念更新为先导,或者用我们过去管用的话说是“思想先行”的。新闻领域也不例外。新闻改革与新闻观念更新是相辅相成的。几年来的实践说明,那里能适应正在发展着的新形势,新思想,观念新,哪里的改革就有成效;反之,思想旧,观念旧,还在固守一些该变革而没有变革的条条框框,新闻改革往往是冷冷清清,裹足不前。在新闻领域里,当时要更新的观念,或者说要树立和扬弃的观念有哪些?这是个大题目,既要花功夫探索,又因每个时期、每个部门、每个人的侧重不同,所以一时难做什么定论。要准确的更新观念,首先要摸清近几年来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包括新闻事业迅猛发展的情况,新闻传播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人民群众对新闻工具的意见和要求,新闻队伍新老交替等情况和问题,这是我们探讨问题的出发点;其次要认真总结经验,特别是四化建设中发展社会商品生产和交换,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第三要继续批判“左”的和“右”的新闻观念。做好这些工作,新闻观念的更新才能更加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符合时代的精神,也才能更好地经受实践的检验,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就目前大家议论的情况看,它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如果把这些条目归纳起来做些分类的话,可分为三类:一是对已有的新闻观念,或赋予新的内涵或给予以修正;二是在新形势下,过去忽视而今天需要树立和加强的新闻观念;三是正在探索,有待进一步认识和深化的一些新闻观念。我们的新闻事业始于火热的革命斗争,在斗争中形成的新闻观念,过去发挥过巨大作用,今天仍然在指导着我们的行动。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对长期形成的传统的新闻观念,要联系当前实际作一些新的思考。比如,政党新闻事业中的党性观念,这是阶级社会的一种现象,只要有政党的新闻事业,就会有党性的观念。党性观念,这是我们新闻工作的灵魂,是要坚持的。但是,过去我们往往把它理解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按党的原则办事,遵守党的宣传纪律,这些虽然都对,可是太窄了,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回答。如:在坚持“双百”方针中,学术问题可以争鸣,政治问题、政策问题也列入了争鸣之列,报上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声音,是否符合党性原则。我们新闻事业的结构,将向以党报为主的多层次、多对象、多渠道、多内容的方向发展,对党报和非党报在党性原则上的要求是否一致,哪些是共同的,哪些可以不同。这些都要求我们在党性观念上有新的理解,新的认识。再如,群众观念,或叫大众观念。这也是我们要坚持的一个基本观念。过去我们往往只强调两点:把党的方针政策让广大群众都知道和重视反映人民群众的成就、经验、呼声、愿望。这些也都对,但仅仅这些就不够了。人们希望多获得一些新知识、新技术,应该满足;人们要经济情报,要求对生产给以咨询,应该承担。这样,起码要增加个服务观念。类似的问题很多,都需要我们去再认识,在观念上不断更新。在新形势下,过去我们忽视而今天需要树立和加强的新闻观念越来越多。比如,信息观念。十多年前,这个字眼很陌生,如今在新闻改革中都把扩大信息量摆在前列。这说明信息观念在我们头脑中确立起来了。当然,这只是初步的。还有如何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等许多问题有待深化。再如,效益观念。过去我们只讲宣传效果,报纸办得领导和群众满意就可以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新闻单位在向自负盈亏方向发展,一度出现“广告新闻”、不健康小报等影响新闻工作声誉的事情,这就产生了一个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者统一的效益观念。应该说,有的报纸是不能赚钱的,但大多数报纸应该自食其力,不躺在国家身上。既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又不忽视经济效益,这是效益观念中需要继续研究的课题。还有,有些新闻观念,是新闻对社会产生的不同影响而产生的,而且经过社会长期的检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观念。如新闻的指导性,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各家新闻工具性质任务不一样,读者的政治思想水平不同,指导的方式方法不同,但是新闻对社会对读者的指导、引导、疏导的影响是客观的存在。在今天的社会,我们有些记者、有些媒体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新闻对民众的指导意义,所以,新闻的指导性这一观念还需加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政策的实施,四化建设的发展,国家经济的管理机构、人民和企业的经营者,都特别需要经济信息,市场的信息,科学技术的信息等等,因此新闻工具从各方面满足人民群众对信息的需要就成了一个重要的新闻观念,经过实践检验,在这方面我们有了很多成功的经验,而且在理论研究上也有心的成就,这已经是被大家公认而且正在不断发展中的新的新闻观念。观念直接支配人们的行动。新闻观念是新闻工作的行动哲学。在实践岗位上的新闻工作者,从总编到记者编辑,有许多人尽管没有学过新闻理论,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新闻观念,它具体地体现在每一个人的业务工作中。比如,在新闻采写中,你为什么要突出这一点,而不突出那一点?这,就有新闻观念在起作用。不同的新闻观念指导着不同的实践。在某省报一次讨论新闻价值的业务会上,一位副总编辑说:“什么新闻价值,省委书记的话就是新闻价值。”这也是一种新闻观念。如果在这样的新闻观念的支配下办报,他就会两眼向上,而很少考虑读者的需要。只要认真想一下,便会发现,近几年来我们新闻改观所取得的成就正是和新闻观念的更新仅仅联系在一起的。一些新的观念已开始扎根在新闻工作者头脑中。例如:信息观念——新闻事业不但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而且应该及时传播社会所需要的信息,改变了新闻事业仅仅是宣传工具的老观念。这样,不仅原来的报、台大大开拓了新闻报道面,增加信息量,而且产生了一大批专门提供各种信息的信息报刊。受众观念——新闻事业是依赖受众的需要而存在的,新闻事业的社会价值以满足受众需要的程度、以受众接受我们宣传的程度为最后标准。这就促使新闻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甚至不惜花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对受众进行大规模的抽样调查,并根据受众的意见改进内容,改革形式,使得新闻事业和受众的距离开始缩短。干预生活的观念——新闻事业应该敢于面对现实,敢于提出问题,敢于直陈时弊,揭露社会的阴暗面、扫清“四化”道路上的障碍。这种观念促使新闻工作者投身于社会矛盾的漩涡,不怕碰硬、不怕捅马蜂窝、运用新闻工具大胆开展批评,伸张正义,反映群众的呼声。此外,还有时间观念、竞争观念、宣传效益观念等等。新闻观念的更新,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新的历史时期迫使人们不能不改变旧观念。但新闻理论的探讨对于新闻观念的更新无疑具有巨大影响。新闻理论的探讨对于新闻观念的更新作用在于:它使人们头脑中的朦朦胧胧的意识明朗化了,从而转化为自觉的意识,并自觉地去支配自己的行动;它使人们的认识从粗浅、零碎转化为完整、系统,从而越加坚定。思维是有“惰性”的。过去我们只强调人的思维有能动性和创造性,但实际上它还有保守性。也就是说,人的思维既能走在实践的前面去指导实践,也常常会落后于实践而限制新事物的发展。所谓思维的“惰性”就是人们常常不能按照过去实践形成的旧观念来对待新事物,甚至产生“观念崇拜”——把某种固定观念当做神一样,而不管这种观念是否适应新形势。如果我们用这种长期固定不变的观念去思考问题,那么我们的新闻事业就不可能有开拓和法则。当然,真正清除那些过时的观念,依赖于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新闻事业的进一步繁荣,但重新审视新闻观念,保留那些仍然适用、具有活力的观念,剔除那些完全过时的观念,为部分适用的新闻观念注入新的内容,尤其是建立适合新形势的新观念,是新闻改革的重大课题。
本文标题:新闻观念的更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400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