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古诗《次北固山下》教案一、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诗的内容。2、欣赏诗中的名句。3、积累古诗词。二、导入新课:课前组织学生做成一圈,发放学生书写纸张。大家刚刚听的曲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猜出是什么乐器了吗?是古筝。知名古筝乐曲出水莲。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文学艺术的三座高峰,许多名篇佳句脍炙人口,源远流长。大自然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都成为了诗人吟诵歌咏的对象,并借此抒发思想情感。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次北固山下》(板书)和着乐曲为大家朗读一下。三、介绍诗歌知识:投影四、解题、作者:1、解释题目。次,这里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2、介绍作者:作者王湾,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终洛阳尉。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王湾(693~751)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玄宗先天年间(712~713)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开元五年(717)唐朝政府编次官府所藏图书,9年书成,共200卷,名为《群书四部录》。王湾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约在开元十七年,他曾作诗赠当时宰相萧嵩和裴光庭,其后行迹不详。3、介绍地名北固山坐落在镇江市区北面长江边上,山壁陡峭,形势险固,南朝梁武帝曾题书“天下第一江山”来赞其形胜。北固山由前峰、中峰和后峰三部分组成,主峰即后峰,是风景最佳处。雄居山巅的甘露寺建于东吴甘露年间,游人至此,不由要以刘备招亲的故事为线索去寻找有关胜迹和传说。北临长江,形势险固,故名北固。北固山与金山、焦山成犄角之势,三山鼎立,在控楚负吴方面北固山更显出雄壮险要。北固山分成前、中、后三峰,现在北固山多指中峰和后峰。后峰是主峰,上有相传建于三国的甘露寺。有许多有关三国时代吴国的传说和遗迹。板书地图,让学生有地理概念。五、朗读课文:1、教师朗读2、学生跟读3、教师指导朗读:①节奏停顿②轻重缓急③抑扬顿挫④感情充沛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因此,朗读时要注意划分音节,分出轻重缓急,读出来才抑扬顿挫。下边把这首诗的前两节标上符号示例(“/”表示节奏,有“/”线的地方应该适当的停顿或舒缓;“—”表示中重,“•”表示重读),没有符号的地方可以读得轻一些。请按照朗读诗歌的要求,朗读这首诗。六、教学过程:1、学生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教师归纳: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和风吹拂,风向不便,一叶白帆好象悬挂在高远江天。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2、整体把握。思考讨论:(1)作者在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色?请你从诗人的角度,以“我看到了———”描述一下。本诗传神的描写了北固山下绮丽的景色,首联点明题目,诗人漫游在外,到北固山下,而要走的路还很远,颈联、颔联写水涨江阔、日生春暖,本是寻常的江南景色,但诗人以一个北方人的眼光来审视这司空见惯的景象,便观赏出种种奇异的美。(2)领会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备注:诗咏“归雁”,雁是候鸟,深秋飞到南方过冬,春暖又飞回北方。古人认为鸿雁南飞不过衡阳,衡阳以北,正是潇湘一带。诗人抓住这一点,却有撇开春暖北归的候鸟习性,仿佛要探究深层原因,一开头便突发奇问:潇湘下游,水碧沙明,风景秀丽,食物丰美,你为什么随便离开这么好的地方,回到北方来呢?诗人问得奇,鸿雁答得更奇:潇湘一带风景秀丽,食物丰美,本来是可以常住下去的。可是,湘灵在月夜鼓瑟,从那二十五弦上弹出的音调,实在太凄清、太哀怨了!我的感情,简直承受不住,只好飞回北方。(3)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说说理由。重点引导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小结: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开头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失诗苑奇葩,艳丽千秋。七、背诵课文。背诵方法:击鼓传诗——孩子们坐成一圈。用玩偶作为传诗工具,老师叫停,得到玩偶的学生要背出一句诗,依此类推。不能背出的就要背一整首学过的诗,不能重复。填字游戏——将黑板上的诗句中个别字词擦掉,要求学生填写正确。根据意思写诗句——根据老师随机说出的诗句意思将对应的诗句写在纸上。八、拓展阅读:通过学习,大家知道这是一首上面题材的诗了吗?没错,思乡诗。那些四处漂泊的游子们,有的有家不能归,有的有家不愿归。远离亲人,异乡独居,遥望乡关,悲从中来。那关山万里的阻隔,那思念亲人的感伤,那壮志未酬的失意,那穷愁潦倒的困窘,都化作了游子们的一滴思乡泪。宦游在外的文人,往往是乡愁的主力军。他们有的功业未成,无颜见江东父老。有的虽功成名就,但忠孝不能两全,念家思乡也就在所难免了。李白也有有一首著名的思乡诗。音乐起。大家来听一听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曲子。是笛子。今天配合《次北固山下》引入的便是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板书)谁来介绍一下李白?李白这首思乡诗写于洛阳,他又是怎么有感而发的呢。我们看诗。程序同《次北固山下》。译文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家中飘出?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能不勾起思乡之情吗?这首诗当是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阳时所作。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闻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王尧衢《唐诗合解》:忽然闻笛,不知吹自谁家。因是夜闻,声在暗中飞也。笛声以风声而吹散,风声以笛声而远扬,于是洛春夜遍闻风声,即遍闻笛声矣。折柳所以赠别,而笛调中有《折杨柳》一曲。闻折柳而伤别,故情切乎故园。本是自我起情,却说闻者'何人不起',岂人人有别情乎?只为'散入春风',满城听得耳。创作背景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客东都(洛阳)。《春夜洛城闻笛》一诗,当即这次客东都有感而作。诗人在客居洛阳的一个夜晚,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的曲调。此时此地听到这首曲子,谁能不思念自己的家乡或亲人呢?《春夜洛城闻笛》一诗创作的地点在洛城,也就是洛阳,它是唐代的东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喧哗了一日的都市中的各种喧嚣至此已经平静下来了,千家万户大大小小的灯盏,也渐次熄灭了,偌大的城市已经进入了睡梦。然而就在这个万籁俱寂的、灯火阑珊的时候,不知从什么地方突然传出了一阵玉笛之声。笛子,原来是羌族的乐器,到了唐朝时,已经在广大中原地区非常流行了。诗人在这里着意刻画的就是题目中的“闻”字。在一开始,诗人并没有注意到笛子吹奏的是什么曲调,但是慢慢地细听,这凄清婉转的笛声随着春风在夜幕中听得越来越清楚了,原来是一曲思乡怀家的《折杨柳》呀,“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故园,即是故乡。本来李白只是在被动地欣赏着一曲从不知什么地方传来的悠扬的笛声而已,但当他一旦听清了曲子之后,自己的心情便情不自禁地被《折杨柳》的情调所深深地感染,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沉思,是谁人在这连空气中都蕴含着无限的情思的春夜,吹起这令人感伤的曲调呀!这笛声的演奏者只管一味地吹奏,把无限的离愁别绪洒向城中,洒向夜空,这就是“暗飞声”,是“随风潜入夜”,也许有的人会无动于衷,那是因为她或他,此时正在与家人同处一室,甚至已经安然入梦,当然无由听得,但是“满洛城”中,又有多少人是远离故园、客居他乡的人啊,这不期而遇却送入耳中的《折杨柳》,真的是在“暗中”拨动了许多游子的心弦,使得他们再也无法安眠。从折柳,回忆起离别时的情景;从春风,想起家人的亲情。“何人不起”,这是一个用否定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心态的句式,口气反而更加强烈,也就是说,只要是听了这春夜中的玉笛之声,每一个离家的人都会被它勾起对家的怀念。中华民族是一个故土难离的民族,李白也是一个和你、和他、和我们大家一样的、有血有肉的人,所以,这首诗也就使得那些不论是古时,还是现代的游子们,经常挂在嘴边心头的诗篇之一了。赏析(一)这首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暗”字为一句关键。注家多忽略这个字。已故沈祖棻先生说:“……‘谁家’、‘暗飞声’,写出‘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飞声,踪迹它的来处,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所以说是暗中飞出。”(《唐人七绝诗浅释》)可为一种理解。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下此“暗”字,自是十分确当。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所谓以主观写客观。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为什么闻笛声诗人会触动乡思呢?第三句点出《折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来归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云其地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晋太康末,京洛流行《折杨柳》歌,有“兵革苦辛”之词。北朝《折杨柳歌》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大约都是据曲意填的歌词。所以,诗人听到这《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在春秋季节,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为全诗点睛,亦即“闻笛”的题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倒颇能显现李太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背诵环节背诵方法:击鼓传诗——孩子们坐成一圈。用玩偶作为传诗工具,老师叫停,得到玩偶的学生要背出一句诗,依此类推。不能背出的就要背一整首学过的诗,不能重复。填字游戏——将黑板上的诗句中个别字词擦掉,要求学生填写正确。根据意思写诗句——根据老师随机说出的诗句意思将对应的诗句写在纸上。2、同学们,你还能背出哪些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句?3、小结:从个人遭际上看,乡愁无疑是令人同情的。而对于中国文学史来说,乡愁曾经焕发出它持久而浓郁的芳香。今天,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早已消解了人们的乡思,和由此带来的痛苦。千里之遥,往往朝发夕至;相距万里,可以直接对话。这是社会的一种进步,也是人类文明的发展。除此古诗词还有写母爱、送别、爱国等题材。同学们,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我们要多背诵、多积累,在诗的海洋中畅游,使自己具有丰富的文学积淀,成
本文标题:诗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406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