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皇帝的新装》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并积累重点生字词。2、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和童话的有关知识。3、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能理清文章的结构。4、分析人物形象以及理解童话的夸张和想象的艺术特点。【过程与方法】:以朗读为载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会文章艺术特色,感悟文章主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以及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敢说真话、无私无畏的品格。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表现人物的方法。2、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以及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敢说真话、无私无畏的品格。【难点】: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三、教学方法:讲故事法、设疑导学法、点拨法四、课型:新授课五、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积累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故事情节。第2课时:分析人物形象,探究文章主题,理解想象与夸张的手法。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积累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故事情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有这样一个人,一天他戴着一顶破帽子在街上走,迎面来了个富翁,嘲笑着说:“吆,你脑袋上面那破玩意儿是啥,那也能算是帽子吗?”这个人并不因此难过、自卑,而是理直气壮地说:“吆,你帽子下面那破玩意儿是啥,那认真听故事,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叫2-3名同学回答)以故事导入,同时设置问题让学生参与其中,丰富课外知识,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写作背景,也能算是脑袋?”同学们你们说这个回答聪不聪明?那这个充满智慧的人到底是谁呢?有没有人知道?没错,正是安徒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丹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统治者却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现实,如此睿智的安徒生怎么可能沉默呢?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学习他一篇著名的童话《皇帝的新装》。板书课题:皇帝的新装安徒生帮助下文学习。二、走进作者,了解童话(多媒体出示)安徒生画像及名字教师对学生回答稍作补充,教学生用五字法记忆,名、时、地、评、作。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简要介绍安徒生的资料及文体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搜集整理能力,扩大知识面。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习更有效率。三、快速默读,检查预习多媒体展现生字词:一、给生字词注音:炫耀(xuàn)称职(chèn)滑稽(jī)赏赐(cì)爵(jué)士勋(xūn)章随声附和(hè)骇人听闻(hài)御聘(pìn)二、词语释义: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文中是荒唐的意思。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老师讲授并强调重点字词的书写)边读课文边整理课前预习的成果学生代表上台为生字词注音和释义,其他同学在课本上或者练习本上注音。齐读生字词两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掌握生字词打牢基础。巩固字词四,分角色朗读课文分配角色:旁白一人,皇上一人,老大臣一人,诚实的官员一人,小孩一人,其余所有角色一人。要求:1、使用普通话,语言流畅2、做到读音准确,语速适中,富有感情色彩。3、尽量模仿人物的语气、语调。确定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四、梳理线索,把握故事情节。(1)梳理线索请大家速读课文,找出文章是围绕什么来写的?文章就是靠“新装”这一条线串连起来的。“新装”就是这篇文章的线索。(多媒体出示)线索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材料有机地组织串连在一起。(2)把握故事情节(多媒体出示)故事情节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开头有引子,结尾有尾声。请围绕“新装”这一线索梳理本文结构层次,并用小标题的形式加以概括。师明确:(并摘要板书)引子:皇帝爱新装开端:骗子织新装发展:大臣、皇帝看新装高潮:皇帝穿新装结局:小孩识新装速读,抢答。(新装)或(皇帝的新装)以小组为单位,速读课文,讨论梳理层次,并概括小标题,派代表展示讨论结果。师生共同评价、修改、确定小标题。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掌握线索的知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概括归纳的能力。五、根据图片,复述比赛(多媒体展示故事图片)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加以复述。准备2分钟踊跃参赛以图片和比赛的形式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理解词义。2、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语速适中,能准确读出语气,体会文中人物的性格,熟悉课文情节。3、思考课后练习。课后完成为下节课打下良好基础。第2课时分析人物形象,探究文章主题,理解想象与夸张的手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圣人孔子有句话说得好: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想知道我们的同学昨天回家之后有没有温习呢?那就让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吧。看来同学们都做得很不错,昨天学习也很认真,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童话,一起走近皇帝和他身边的人,细细品味新装的故事。关上书本,跟着老师一起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基础,使知识连贯化,引导学生自觉投入新的学习。以鼓励的形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二、快速默读,理清结构一边阅读一边思考:1、请用一个字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这个字既适用于文中每一个人物,又符合本文故事情节。2、围绕这个字,作者在文章安排了哪些人物,文中的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字进行活动的呢?师生共同评价筛选,确定为“骗”。(多媒体展示人物结构图)默读课文,积极抢答。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三、品味朗读,感悟形象1、教师引导点拨皇帝角色的分析(多媒体出示)请给文章加一个副标题:一个------的皇帝圈点勾画出描写皇帝的语句,找出关键语句和词语,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学生基础比较差,以引导点拨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点拨: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的外貌、神态、心理、动作去认识人物的性格特征。(以朗读和表演为载体进一步感受人物性格的特点)2、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骗子、大臣、老百姓和小孩的人物形象分组讨论,确定本小组最关注的人物形象,讨论赏析。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赏析,然后展示赏析成果。(展示成果时,以角色朗读和剧本表演为载体)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意识,并培养学生评论赏析能力,以及朗读和表演能力。四、深入探究,挖掘主题(多媒体出示问题)1、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那皇帝等人上当的原因是什么呢?2、作者为什么安排一个小孩揭穿整个骗局?(老师鼓励学生对童话主题做出多元解读)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分析完人物形象之后,水到渠成地把握文章中心,领悟主题。五、分析课文写作特点1、老师给学生提问:生活中有没有这样一位光着身子游行的皇帝?(没有);有没有个个都说假话,愚蠢、胆小的大臣、官员和老百姓?(没有);可见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塑造这么一个荒唐的闹剧?2、老师归纳总结: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既是本文的突出艺术特色,又是这一文体的显著特征。以老师的问题做引导,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童话体裁,并从文中找出理由证明。进一步巩固童话体裁知识,感受童话的艺术魅力,并学习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六、人文培养,情感熏陶在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新装现象”?你是怎样做的?请说给大家听听。各抒己见让学生将所学所认同自己的思想认识、生活现实贯通,以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人格。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总结语:随风飘去的是皇帝的新装,铭刻在心的是作者的深情。学了这篇课文我们又长大了一些,知道只有保持纯真的童心,摒弃虚伪的作派,才能让我们的世界更纯净,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面对现实中的“新装现象”,这里送给大家一副对联:上联是,“童话笑剧惹我使课堂结构完整化,知识系统化。笑,新装难遮皇帝丑”,下联是“课文现象费人思,真言方知小孩美”,横披是“学做真人”。2、布置作业:请以小作家的身份,插上想象的翅膀,运用本文所学写作方法,续写《皇帝的新装》。要求:1、续文要合理2、字数在300百字以上课后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实现从阅读到写作的实践过程。六、板书设计:第一课时:皇帝的新装安徒生爱新装织新装看新装穿新装识新装线索新装(1)(2-4)(5-22)(23-32)(33-36)第二课时:皇帝的新装安徒生骗子(阴险狡猾、贪婪......)(行)小孩(揭)(受)皇帝(天真浪漫,无私无畏)骗(虚荣、昏庸、愚蠢......)(传)(助)(胆小怕事、人云亦云)百姓大臣(虚伪自私、阿谀奉承)世间众生,丑态百出纯真孩童,真心未泯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
本文标题:皇帝的新装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407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