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我国国内经济一些体制上的问题,特别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不少,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依然是改革。上述材料说明改革开放(D)A.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国策B.是解决我国当前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C.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工作D.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激发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活力2.40年来,中国的改革一次又一次掀起澎湃浪潮,每一次的拍岸惊涛都是改革势能的释放。“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这说明(C)①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②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③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④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超过经济增速,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这些举世瞩目成就(C)①表明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②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③体现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唯一动力源④有助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A.①③B.①④C.①②④D.①③④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D)①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能够实现社会的同步富裕②适合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③解放了生产力,能够实现同等富裕④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加,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5.中国经济“新常态”意味着坚持稳中求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据此,根据下图,对我国未来五年经济发展图景预测合理的是(A)①经济实际总量减少②经济增长动力更为多元③经济发展的波动趋于平缓④经济增长速度连续下滑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6.2018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泽山院士和侯云德院士颁发奖励证书,并奖励奖金500万元。这说明并启示我们(D)①高素质的人才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资源②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人才③必须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④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我国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基本政治制度是(C)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8.广西南宁男子莫某光为找乐子,网购配件组装改良出三把气枪打老鼠。日前,南宁检方以涉嫌非法制造枪支弹药罪批捕莫某光。这一案例告诉我们(B)A.网购需谨慎,要学会拒绝不良诱惑B.要认真学法,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C.法律禁止的行为坚决不做,否则就是犯罪D.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得伤害任何动物9.对漫画《哪里逃》的理解正确的是(D)①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公民要依法制裁腐败官员②网络反腐利国利民③公民享有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建言献策,任意批评的权利④民主监督是法律赋予我们每个公民的神圣权利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③D.②④10.当经济发展向“互联网+”时代迈进时,“+”后面就少不了法治.如果说,互联网技术与平台提供了“风口”,那么,必须让法治成为“翅膀”,为经济发展助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D)①法律是用来管理社会的工具,网络生活也离不开法律②只要有了规则,就能保障安定有序③所有规则都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④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志,法治可以保护网民的合法利益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华民族“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铸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A)①弘扬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②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③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石④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12.下列关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之间关系的图示,正确的是(D)13.《中国诗词大会》似一股清流注入人们的心田,引发关注如潮,武亦姝等选手瞬间成为“网红”,被网友盛赞“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档节目圈粉无数是因为(C)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②古诗词能浸润人们的心灵并激发向上的力量③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④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A.①②③④B.①④C.①③④D.①②④142017年秋季,400多万中小学生将启用新修订的语文版一年级和七年级语文教材。与修订之前相比,新修订的教材课文数量减少了15%,共有40%的课文被替换,同时,古诗文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比重有所增加。此次教材作出修改的原因是(C)A.要善于借鉴、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B.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内容C.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D.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15.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世界人口、资源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下面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D)①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②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③人类应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④人类要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否则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惩罚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6.“只有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是我们从过去“只顾金山银山,忽视绿水青山”的惨痛教训中得出的认识。它告诉我们(A)①必须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的一时发展③正确处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④保护环境必然阻碍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7.这些年,扬州持续打造“不淹不涝”“清水活水”和城市公园体系项目,将海绵城市的理念细分到每一个民生工程的建设中,让城市蓄得住水,并且为之所用。建设海绵城市,有利于(B)①修复城市水生态,有效利用水资源②秉承绿色、创新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③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④统筹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质量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18.2018年5月1日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1周年。71年来,党和国家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高度重视,在政策、资金、技术上大力扶持。自治区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和谐共处,取得了辉煌成就。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①说明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②说明我们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③这些成就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④说明我们应始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9.“两岸一家亲双城姐妹情”——2018·沪台社区文化交流演出于3月12日在上海杨浦公园举行。由台北市议员阙枚莎率领的台北市律动舞蹈推广协会同来自上海杨浦区多个街道、镇的社区艺术团队在杨浦的社区大舞台上奉献了一场精彩的交流演出。材料说明(C)①两岸同胞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有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②只要反对“台独”就能实现祖国统一③实现祖国统一指日可待④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20.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开幕式上作了重要报告,他整理了过去五年的辉煌成就,勾勒出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战略宏图,这些都为实现“中国梦”指明了方向。关于中国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A.具体表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B.实现中国梦是国家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没有关系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D.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21.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句话说明(B)A.我们马上就要实现中国梦了B.中华民族强烈的民族自信心C.每个中国人都能做到很自信D.中华民族是个骄傲自大的民族22.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塞罕坝人经过55年的艰苦奋斗,三代人的顽强拼搏,创造了荒原变林海、沙漠成绿洲的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彰显了中华民族的(D)①爱国主义精神②团结统一精神③爱好和平精神④自强不息精神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3.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子女的政策,正式宣告终结实施了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二孩政策(A)①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②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③不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④一定会导致人口暴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4.今年两会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引发代表委员共鸣。在他们看来,如今的中国人,正以前所未有的从容和自信,对话世界、融入世界。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交往日趋频繁,在国际交往中,做一个有自信的中国人,就应该(B)①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把个人的荣辱同祖国的兴衰结合在一起②在国际交往中展示我们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③自尊自爱、不卑不亢,落落大方④同有损国家、民族尊严和荣誉的言行作斗争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5.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这意味着(B)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生了根本改变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③生活需要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引领我国走向现代化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计55分)26.5年来,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数字当然能够说明问题,但百姓的体验更为直观。高铁网络四通八达,电子商务愈发成熟,移动支付领先全球,共享经济渗透生活……潜移默化中,创新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中国人正习惯和享受着创新发展带来的便利。创新对今天的普通中国人来说也不再遥不可及,因为它已不再神秘。集众智、汇众力,中国创新发展定能跑出“加速度”。(2)“集众智、汇众力,中国创新发展定能跑出‘加速度’。”当代中国为什么必须坚持创新发展?(3)为促进万众创新,请提出你的建议。(1)①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间。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②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③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④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⑤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2)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完善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等等。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近年来,我国在政权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精神文明、宗教信仰和民族团结等方面,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法规,国家承担的各项职责就难以实施,社会也就会陷入混乱.(1)上述材料说明了党和人民治理国家正在实施什么基本方略?(3分)(2)为什么要实行法治?(9分)(2)在
本文标题: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408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