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二讲生态自然观教师科学素养课程组2本章目录环境保护主义的兴起2生态环境保护成功案例4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31生态自然观33一、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一)最早提出现代生态环境保护观点的两本书5•100多年前,1878年前后,曾经有一个人写了一本书,在书中这样向人们发出了关于环境问题的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当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树都砍完了,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6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这个人就是我们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他的这本书就是著名的《自然辩证法》。•可惜,他的这部著作没有最后完成,其手稿直到1925年才正式公布于世,因此,恩格斯的警告,不但没有引起当时人们的注意,甚至连我们共产党的领导人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惕。7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1962年,有一个人写了一本书,在美国出版后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马上成为当年的畅销书,书中这样写道:•“从前,在美国中部有一个城镇,这里的一切生物看来与其周围环境生活得很和谐。……即使在冬天,道路两旁也是美丽的,那儿有无数的小鸟飞来,洁净而又清凉的小溪从山中流出,形成了绿荫掩映的生活着鳟鱼的池塘。”8•然而现在,“鸟儿都到哪儿去了?许多人谈论着它们,感到迷惑和不安。园后鸟儿寻食的地方冷落了,在一些地方仅能见到的几只鸟儿也气息奄奄,它们战栗得很厉害,飞不起来。这是一个没有声息的春天。这儿的清晨曾经荡漾着乌鸦、鹣鸟、鸽子、鹪鹩的合唱以及其它鸟鸣的音浪;而现在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木和沼地。”9•有机氯农药不仅危及了许多生物的生存,而且正在危害人类自己。“现在一个人从胎儿未出生直到死亡,都注定要和危险的化学品接触。这个现象在世界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因此,她指出:“控制自然这个词是一个妄自尊大的产物,是当时生物学和哲学还处于低级幼稚阶段时的产物,当时人们设想中的‘控制自然’就是要大自然为人们的方便有利而存在。10•“应用昆虫学上的这些概念和作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科学上的蒙昧,这样一门如此原始的科学却已经被现代化,被最可怕的化学武器武装起来了。这些武器在被用来对付昆虫之余,已转过来威胁着我们的整个大地了。这真是我们的巨大不幸。”•最后,她得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结论:“我们必须与其他生物共同分享我们的地球。”11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12•这本书就是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写的《寂静的春天》。在这本现在称为划时代的书中,作者花费了四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由于对剧毒性农药DDT的滥用,已经让春天变得寂静无声,这种后果远远大于核战争的放射性与残骸所带来的恐惧。13•可以想象,这本书是如何的让农药生产商们恼怒。很快疾风暴雨般的诋毁甚至歇斯底里的谩骂就如同潮水般向作者蜂拥而至,指责卡逊为歇斯底里的极端主义分子,把她称之为歇斯底里的煽情的大自然的女祭司。对卡逊的攻击绝不逊于当年《物种起源》出版时对达尔文的攻击。14•1964年4月14日,蕾切尔·卡逊在经过了长时间的与乳腺癌抗争之后与世长辞。她开创的现代环境主义、对真理的不懈追求的精神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激励着后人的理性发展。她对公众和政府加强对环境的关注和爱护的呼吁,最终导致了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的建立和“世界地球日”的设立。•美国著名刊物《时代》在2000年12期,即20世纪最后一期上将蕾切尔·卡逊评选为本世纪最有影响的100个人物之一。15•《寂静的春天》写于1962年,其后每年一版,至今已重版30多次,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上传播。我们今天读《寂静的春天》仍会有一种毛骨耸然的感觉,会被卡逊30多年前描述的现象如今依然发生在我们身边且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感到震惊。16•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竟然长期不知道卡逊的著作及其所代表环境保护主义。《寂静的春天》在中国的命运,远没有在欧美国家那样令人振奋。1972-1977年间《寂静的春天》才被陆续翻译成中文,1979年全书才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寂静的春天》中的深恶痛绝的DDT的踪影直到70年代还游荡在中国的农村。17•甚至到了80年代中期,与人类最亲近的一种鸟类—麻雀,也在四川盆地消失了。而消失的原因,就是有机磷农药使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寂静的春天》在中国的遭遇是寂静的----没有人喝采也没有人嘘声:卡逊孤身一人。(二)当代世界三大危机、五大全球性问题和七个环境问题19•当代世界正面临着三大危机:•人口问题•自然资源•环境问题•由此派生出五个全球性问题:202122当代世界动荡不安的基本根源•人口、资源和环境危机互相交织在一起,构成当代世界政治纷争、动荡不安的基本根源。人们常说,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而政治,不过是经济利益在人们思想中的反映。(三)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24•当人类还在陶醉在工业革命的伟大胜利时,生态破坏和污染问题已经加速发展,特别是污染问题,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而急剧蔓延,终于形成了大面积乃至全球性公害。西方国家首先步入工业化进程,最早享受到工业化带来的繁荣,也最早品尝到工业化带来的苦果。25•在工业发达国家,本世纪50-60年代开始,“公害事件”层出不穷,导致成千上万人生病,甚至有不少人在“公害事件”中丧生。其中,有八起事件引人注目,被称为“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工业革命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这八起公害事件是:26“世界八大公害事件”•1、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2、美国多诺拉事件1948年•3、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4、洛杉矾光化学烟雾事件1943年•5、日本水俣事件1950年•6、日本富山事件1967年•7、日本四日事件1963年•8、日本米糠油事件1968年271、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1日-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的气温发生逆转,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和煤烟粉尘,在近地大气层中积聚。3天后,开始有人发病,一周内,60多人死亡,还有许多家畜死亡。这次事件主要是由于几种有害气体和煤烟粉尘污染的综合作用所致,当时的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高达25~100毫克/立方米。282、多诺拉事件•1948年10月26日~31日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小镇,大部分地区持续有雾,致使全镇43%的人口(5911人)相继发病,其中17人死亡。这次事件是由二氧化硫与金属元素、金属儿合物相互作用所致,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高达0.5×10-6~2.0×l0-6毫克/立方米,并发现有尘粒。293、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日~8日,素有“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突然有许多人患起呼吸系统病,并有4000多人相继死亡。此后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亡。这起事件原因是,当时大气中尘粒浓度是平时的10倍,二氧化硫浓度是平时的6倍。304、洛杉矾光化学烟雾事件•1936年在洛杉矶开采出石油后,刺激了当地汽车业的发展。至40年代初期,洛杉矶市已有250万辆车,每天消耗约1600万升汽油,但由于汽车汽化率低,每大有大量碳氢化合物排人大气中,受太阳光的作用,形成了浅蓝色的光化学烟雾,使这座本来风景优美、气候温和的滨海城市,成为“美国的雾城”。这种烟雾刺激人的眼、喉、鼻,引发眼病、喉头炎和头痛等症状,致使当地死亡率增高,同时,又使远在百里之外的柑桔减产,松树枯萎。315、水俣事件•日本一家生产氮肥的工厂从1908年起在日本九州南部水俣市建厂,该厂生产流程中产生的甲基汞化合物直接排人水俣湾。从1950年开始,先是发现“自杀猫”,后是有人生怪病,因医生无法确诊而称之为“水俣病”。经过多年调查才发现,此病是由于食用水俣湾的鱼而引起。水俣湾因排入大量甲基汞化合物,在鱼的体内形成高浓度的积累,猫和人食用了这种被污染的鱼类就会中毒生病。326、富山事件•50年代日本三井金属矿业公司在富山平原的神通川上游开设炼锌厂,该厂排入神通川的废水中含有金属镉,这种含镉的水又被用来灌溉农田,使稻米含镉。许多人因食用含镉的大米和饮用含镉的水而中毒,全身疼痛,故称“骨痛症”。据统计,在1963年至1968年5月,共有确诊患者258人,死亡人数达128人。337、四日事件•五六十年代日本东部沿海四日市设立了多家石油化工厂,这些工厂排出的含二氧化硫、金属粉尘的废气,使许多居民患上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而死亡。1967年,有些患者不堪忍受痛苦而自杀,到1970年,患者已达500多人。348、米糠油事件•1968年,日本九州爱知县一带在生产米糠油过程中,由于生产失误,米糠油中混人了多氯酸苯,致使1400多人食用后中毒,4个月后,中毒者猛增到5000余人,并有16人死亡。与此同时,用生产米糠油的副产品黑油做家禽饲料,又使数十万只鸡死亡。35我国松花江污染事件•2005年11月13日下午,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又称101厂)装置发生爆炸并且起火,造成70人受伤,6人失踪,数万人要疏散。•由于主要水源松花江可能受到污染,中国东北重要城市哈尔滨11月22日开始停水四天。哈市居民纷纷抢购生活用水,大型超市里的水和面包出现缺货情况,库存水、啤酒也销售一空。据了解,整个城市连续数日的长时间停水,这是哈尔滨历史上的第一次。在中国的省会级城市里,这也是多年不曾发生过的情况。36受污染的松花江水通过哈尔滨段37二、环境保护主义的兴起(一)人类地球观的演变40•古人对天的认识是把它当作神灵,对大地的认识则是想象自己生活在一个无边无际的平面上,几乎总是有超出人类居住区域的地方。如果人类生活的地方自然环境发生恶化,人们总可以找到别的谋生之地。直到15-16世纪的环球航行和地理探险以后,人类才开始认识到地球是一个有限的球体这一事实。但是,即使到了19世纪,人们的地球观也没有根本的改变,在经济活动中,人们奉行的是“牧童经济”,想象自己仍然是在无限的平原上生活。41•16世纪,近代自然科学诞生以后,人们很快就进入了蒸汽机和电力为代表的两次工业革命之中,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大为提高。这时,人们的自然观也不再有对自然的任何敬畏成分,俨然把自己看作地球的主宰,可以随意索取自己需要的资源,随意地对待其他的生物。•当然,大自然对人们的这种虐待也做出了相应的报复,而这种报复和惩罚也恰恰是通过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的。42•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宇航时代开始以后,地球的球面性质才真正进入一般人的观念中,人们开始认识到,地球是有限的,没有任何取之不尽的资源可供开采或污染,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活动必须有所调整,以便与新的自然观相一致。43•但是,一直到20世纪50-60年代,人们才开始对环境问题及其危害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并开始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要求。这是因为,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及其公害事件,直到这时才引起西方发达国家全社会的广泛关注。44•进入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认识到:环境问题不仅包括污染问题,而且也包括生态问题、资源问题等;环境问题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451970年4月22日的“地球日”活动•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逐渐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的反污染反公害的“环境运动”。其中最有影响的是1970年4月22日在美国举行的“地球日”游行活动。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次环境保护方面的群众运动。(二)只有一个地球—”生物圈二号”实验47•1991年9月26日,全球所有主要媒体均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一条激动人心的消息:由美国太空生物圈风险投资公司建立的“生物圈二号”投入运行,8位科学家(四男四女)笑容满面地于上午8:15正式入住位于美国亚利桑那荒漠的一个模拟地球环境的全封闭温室,开始了长期自给自足、与世隔离的生活。除了一部电传机和电能供给外,他们与外界完全隔离,而且,除患严重疾病外,任何人不得离开这个地方。这项实验被称为生物圈二号。48出人意料的实验结
本文标题:生态自然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411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