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前方》教学设想:1.教材分析:《前方》这篇散文思想内容丰厚,蕴味深刻,写法独特。人在离家远行途中,不断地回望故乡;思念故乡却害怕回家;即使回了家却依旧在无家的感觉之中。作者把这种微妙又非常真实的矛盾的心理表达得极其细腻,每一个有久客还乡的生活体验的人,读到这篇文章,极易产生共鸣,作者对人的精神状态充满了悲悯之情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写法上,作者从常规思维中跳脱出来,而有了全新的诠释。“家”,是人精神的归宿和精神的栖身之所。全文既继承了古典文学淡淡的忧愁的美学意蕴,又具有当代人生创新思维的哲理思考。语言优美,虚实结合,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2.学情分析:学生以往学习了不少关于思念家乡的诗文,对这种情感并不陌生,高中的学生又大多喜欢冒险,渴望独立,对远方对流浪充满了一种理想的梦幻般的期待;他们大多是寄宿生,为了求学现在终于离开家,由当初的幻想和兴奋到后来的失望以及对家的越来越浓的思念和依恋,这种从离家到思家想归家的情感转变很容易体会和把握。而上升到哲学层面的人的悲剧性实质上的理解学生还有一定困难,对于摄影散文第一次接触,这篇文章的立意上的别具匠心尚需教师点拨。根据新课改理念的要求,在老师适当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能够积极而独立的思考,克服学习上的依赖性,共同完成教学任务。3.教法设计:基于第三专题的主题内涵和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先跳出来宏观把握,再回过去微观解决的办法。具体做法:(1).根据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流浪”,在课前播放相关歌曲,创设情景。设置思考题,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来理清文章思路,探清作者写作脉络,从而迅速切入文章主题。(2).然后调动学生情感体验,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回过头来请学生阅读文本,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品读自己喜欢的文字段落并进行点评,可以从内容上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令自己产生共鸣的地方,也可以从语言上挖掘,还可以从写法等角度,去发现一些有价值的“点”,对发现的问题也可以质疑。(3).这篇课文所在专题是“月是故乡明”,属于第二板块“乡关何处”第一篇课文,归在此处的特殊内涵,即人对精神家园的永恒追求,教师需适当点拨,提供精当的资料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人生感受对课文进行鉴赏,理解“家”、“路”、“眼前和心中”等词语的深层含义,把握文章的主旨内涵。(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立意上的反弹琵琶和写法上虚实结合的艺术特点。(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进一步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激发对家园的热爱之情。五、教学重点:(1)弄懂课文中几个核心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的主旨;(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对话,对文本进行评点,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3)让学生了解摄影散文的特点;六、难点:(1)人的悲剧性实质的理解。(2)立意上的反弹琵琶。(3)写法上的虚实结合。七、教学方法:反复阅读,讨论交流,加强自己与文本的对话体验,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八、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九、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歌曲《橄榄树》,创设情景)一、导入: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歌吗?(生答)(师)流浪在我们的眼里总是带着诗意的。三毛这个奇女子走遍千山万水,一生都充满了传奇色彩。她远离故乡,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还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流浪远方,今天我们将跟随曹文轩先生的脚步,走向《前方》,看看他对走向前方去流浪有什么思考。(投影:课文《前方》的图片)(师)这是一位印度摄影师摄于印度的一帧照片,请大家认真看这幅照片,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提示:注意照片的整体特征和人物的细节,读出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内容。)(师生交流)师:我把大家的意见汇总一下,这样来写一篇图片说明文字:(投影)这是一幅照片,摄的是印度汽车上的一幅画面,画面中人物神态各异,有迷茫,有惶惑,有对未来充满期望。他们或迫于生计背井离乡或为了理想打拼天下。画面用破旧的车厢来衬托旅人生活的贫困和在贫困中奋力改变现状的可贵以及摄者对旅人理想实现不了的同情。(师)这幅照片原来的题目叫做《前方》,我们来看看学者型作家曹文轩先生看到这幅图片是怎么想的?请大家把书打开到63页,集体读第一段,看看能不能用刚才的图片说明文字开头?(齐读,讨论,交流)教师:这篇文章发表在《少年》上,选入课文时经过了改动。原文第一节是这样的:(投影)一辆破旧的汽车临时停在路旁,它不知来自何方?它积了一身厚厚的尘埃。一车人,神情憔悴而漠然地望着前方。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归家,说明他们在此之前,曾有离家之举。而远行,则是离家而去。你觉得哪一个好?为什么?(讨论交流)达成共识:有限的情感的压力集中在非常细小的点上产生的情感的强度最大,选择“最富有包孕性的顷刻”来展开故事,抓住读者的心。介绍曹文轩。(投影)简单介绍摄影散文。(投影)二、梳理结构,整体感知1、请学生浏览课文,研读课文。思考:第三专题的主题叫“月是故乡明”,选入的文章都是抒发思乡之情的,思乡也就是渴望回家;而这篇文章却写的是“离家”,归在“月是故乡明”专题合适吗?筛选信息,寻找根据。(小组讨论交流)提示:紧扣文本,抓课文的关键段、关键句。(小组讨论,代表发言交流小组意见。)①“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第九节中关键句“即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②“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③“人的悲剧性实质”——人在流浪中念家;人无法还家;即使回了家也在无家的感觉之中。这里的“家”,有的指实实在在可遮蔽风雨的家,有的指精神上的寄托与归宿,有的又兼而有之。“家”的概念一直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地跳跃。第九段中的“无家可归”指精神上的流浪。所以,文章反弹琵琶,从反面落笔,表面是说人“离家”流浪,实质还是在写人的精神在流浪而渴盼“归家”,寻找一块精神的栖息地。“月是故乡明”,为什么身在异乡的人总是魂牵梦绕自己的故乡?因为故乡有养育我们成长的养料,有滋养我们灵魂和精神的甘霖。第二板块“乡关何处”,就是寻找精神的栖息地。所以这篇课文归在这里是合适的。2.由此,理清文章思路:本文共12段,由摄影照片切入,然后由这个画面展开联想,最后再回到照片上来,这样看文章实际上分三个部分。第1节:正在离家或曾经离家,引起下文。第2-9节: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第10-11节:人生是一场苦旅。第12节:引导进一步思考,人生的实质性悲剧。文章层层深入,由离家,想到离家流浪的原因,引出前方的召唤,人对理想的追求;这样就由实实在在的流浪深化到人的精神上的流浪;从简陋拥挤的旅行到讨论物质富足的旅途中,精神却不一定愉快和富有,由此得出人生是苦旅,是精神苦旅。最后引发人生思考,人生旅途中人对精神家园的追求。三、赏析课文。围绕三个问题来讨论,评点,交流。阅读目标:读懂作者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评点,一般用来记录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的感受、理解、评价和有疑异的地方。1.品读自己喜欢的,产生共鸣的语句,并做出评点。2.注意抓观点句,从不合常理、常情处入手。(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3.注意分析有双关语义的词语。(一)“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评点与交流。理出文章中人离家有4个原因。然后请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产生共鸣的语段,谈谈自己的理解做适当的点评。(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打出投影,进行点拨并提供资料,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投影)1、人类有迁徙的习性。我们的先民,从人口稠密的河谷地带向人烟稀少的未开化地区迁徙,前路茫茫,但不能停下迁徙的脚步。远古狩猎时代的先民,一路追逐着动物,动区逃窜的行踪,就是他们迁徙的方向。从亚洲北部的高原,一路追赶,一路迁徙。狩猎的人们逐渐分散于新大陆,演变成一新的人种——印地安人。若没迁徙,人类如何从起源地遍布于地球?2外面的世界的诱惑齐秦《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席慕容的那首《出塞曲》:请为我唱一支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我心中的大好河山/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清香/谁说出塞曲的调子太悲凉/如果你不爱听那是因为/歌中没有你的渴望/而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想着草原千里闪着金光/想着风沙呼啸过大漠/想着黄河岸啊阴山旁/英雄骑马啊/骑马归故乡。”汪国真《我喜欢出发》;潘洗尘《六月,我们看海去》;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苏州中学的高中生,朱墨,写了一本书叫《背起行囊走天下》。3、被迫而离家摩西是犹太人的领袖和民族英雄,他曾率领60万犹太人为摆脱埃及法老的残酷统治,从埃及出走,犹太民族“因为不屈服于奴役,所以他们选择了流浪”,他们出走埃及,代表着一种新的自由。4、理想的召唤孩儿立志出韶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需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这是毛泽东17岁离家时所作的一首诗,从中不难看出他的坚毅豪迈。我们有没有幻想着有一天能怀着少年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的豪情去浪迹天涯,爬火车、宿露营、越险峰、过草地,去收集许许多多的痛苦和幸福?(投影)离家去流浪是人的天性,是人的内心的需求。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漂泊在异乡的路上。①最具典型的当数游侠诗人李白。他一生都在旅行,努力使自己处于“置身异乡”的体验之中,成了一个永不停步的流浪者。②老年杜甫,“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其间的苦楚,难与言说。③奇女子三毛,走遍千山万水,一生经历的是一条曲曲折折充满神奇色彩的路。④冰心,最早也是作为一个远行者的形象受到人们的关注。⑤艾芜,作家艾芜在不能行走,已接近生命终点时,内心仍在呼喊“妈妈,我还要去远行。”没有比远行更销魂!总结:流浪是人的天性。离家流浪,有种种的原因:人类迁徙的习性和离家的欲望;外面的世界诱惑着人走出家门;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理想使他们兴奋,使他们行动,呼唤他们前往。第九节中关键句的理解:“即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投影)史铁生《我与地坛》20岁双腿瘫痪,十几年里再也没有离开家门,他的精神却在流浪,自我放逐在地坛的荒芜衰败间,心灵流浪后,他终于找到了灵魂家园的入口。(二)“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交流感想。(点拨提示)路途上的苦不堪言体现在哪里?路坑洼不平车拥挤不堪旅途不安、无奈、焦躁不宁、索然无味为了加深旅途辛苦这一印象,另外补充钱钟书先生《围城》的一些片段:(投影)这辆车久历风尘,该庆古稀高寿,可是抗战时期,未便退休……它开动之际,前头咳嗽,后面泄气,于是掀身一跳,跳得乘客东倒西撞,齐声叫唤。这车厢仿佛沙丁鱼罐,里面的人紧紧的挤得身体都扁了。可是沙丁鱼的骨头,深藏在自己的身体里,这些乘客的肘骨膝骨都向旁人的身体里硬嵌。罐装的沙丁鱼条条挺直,这些乘客都蜷曲波折,腿跟腰弯成几何学上有名目的角度。鸿渐也在头晕胃泛,闻到这味道,再也忍不住了……又感觉坐得不舒服,箱子太硬太低,身体嵌在人堆里,脚不能伸,背不能弯,不容易改变坐姿,只有轮流地侧重左右屁股坐着,以资调节,左倾坐了不到一分钟,臀骨酸痛,忙换为右倾,百无是处。一刻难受似一刻,几乎不相信会有到站的时候。(根据学生的发言和质疑情况引导)在拥挤的车厢里,颠簸的旅途中,人生真是一场苦旅。这“苦”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身体的辛苦。如果物质上富足,旅途中有舒适的环境,旅人的心情就一定舒畅吗?人生苦旅,是精神苦旅。人“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生命的过程就是一次次的历险,人生的至美风光就在险峻的巅峰;对于生命终级目标的苦苦思索与追求,注定了我们永远在路上。精神苦旅。然而真正的人生苦旅经历者,总有一种道义的力量在支撑他们。孔子周游列国,耶苏传道耶路撒冷,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他们的文化苦旅、生死苦旅、革命苦旅,成为人类进程中的神圣的片段。(三)“人的悲剧性实质”——人在流浪中念家;人无法还家;即使回了家也在无家的感觉之中。请学生朗读品味自己有感悟的诗句,谈谈自己的体会。(师)崔颢家在开封,离黄鹤楼
本文标题:前方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429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