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章倍性育种一多倍体的种类、起源及特点多倍体(polyploid):是指体细胞中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植物个体。多倍体的发展阶段:两性细胞的受精结合。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1)多倍体的来源由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途径包括:a合子染色体数目加倍b分生组织染色体加倍c不减数配子的受精结合(2)多倍体的类别a同源多倍体: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相同的多倍体,如同源四倍体黑麦(RRRR)。同源多倍体与二倍体相比,具有如下特征:无性繁殖、多年生的基因型种类比二倍体多育性差,结实率低达到遗传平衡的时间长器官的巨型性四倍体大粒葡萄四倍体巨型草莓b异源多倍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染色体组所形成的可育杂种后代。特点: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能正常配对,形成的配子是可育的,结实率高。c区段异源多倍体:如B1B1B2B2,马铃薯。d同源异源多倍体:如AAAABB,梯牧草。二多倍体的诱导与育种1人工诱导多倍体的途径(1)物理因素诱导指利用温度激变、机械创伤、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方法诱导染色体加倍。早期多倍体育种主要采用该诱导技术。(2)化学因素诱导指利用秋水仙碱、富民隆等诱导处理正在分裂的细胞诱导染色体加倍产生多倍体,目前最常用。秋水仙碱秋水仙秋水仙碱,淡黄色粉末;具麻醉作用;诱导效应比物理因素大得多。处理对象:植物茎端分生组织和发育初期的幼胚为主,也有分生组织。影响秋水仙碱诱发多倍体成功的因素:处理时间:24h以上诱导浓度:0.2%作用最多处理时的温度:18-25℃处理方式:水溶液或制成羊毛脂膏、琼脂及凡士林处理方法:浸渍法等(3)生物因素诱导指利用胚乳培养、体细胞杂交等技术产生多倍体。这一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研究。体细胞杂交2多倍体育种(1)多倍体育种的意义:多倍体在表现型上有巨大型效应,生理特性上也有可利用的优良性状,因此,开展多倍体育种,对于农作物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2)多倍体育种的要点a.选用合适的二倍体原始材料诱导产生多倍体;b.扩大诱导范围,选择优良类型;c.采用有效的诱导方法;d.选择适宜的倍性水平;e.解决嵌合体问题;f.确定多倍体群体的选育方法;三人工多倍体在生产上的应用1同源多倍体(1)谷类作物。同源四倍体高粱已在四倍体水平完成三系配套。用秋水仙碱已诱导出水稻的四倍体,从中选出不育株,正开展三系配套的选育。例:同源四倍体黑麦、四倍体荞麦、四倍体芝麻、四倍体橡胶草等。四倍体荞麦(2)三倍体甜菜生长繁茂,块根产量高,糖量超过亲本。我国育成双丰303、双丰304等品种。(3)三倍体西瓜2异源多倍体人工合成的异源多倍体——小黑麦。普通小麦黑麦PAABBDD×RR配子ABDR子代ABDR—高度不育秋水仙素处理幼苗AABBDDRR异源八倍体小黑麦四单倍体育种1单倍体产生的途径单倍体(haploid):指具有配子染色体组的个体。分为:一倍体多元单倍体产生单倍体的途径:自然发生孤雌生殖孤雄生殖无配子生殖人工诱导的途径:(1)细胞和组织立体培养a花粉(花药)离体培养小麦单倍体花药培养b未受精子房(胚珠)培养(2)远缘杂交通过不同种、属间植物杂交来诱发孤雌生殖是产生单倍体的有效途径。大麦的染色体消失(3)染色体消失(4)利用半配合生殖精核与卵核不融合,分别进行分裂,形成代表父本和母本性状的嵌合体。(5)从双生苗种选择(6)辐射以及化学诱导2单倍体的鉴定方法(1)细胞学鉴定:即检查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及花粉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及配对情况。(2)形态特征进行鉴定:与正常植株相比,单倍体有明显的“小型化”特征。(3)单倍体的育性鉴定3单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价值(1)克服杂种分离,缩短育种年限(2)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3)提高诱变育种的效率(4)合成育种新材料4单倍体育种的主要步骤(1)诱导材料的选择(2)单倍体材料的获得(3)单倍体材料染色体加倍(4)二倍体材料的后代选育5单倍体育种出现的问题(1)不同杂交组合之间诱导频率有差异(2)愈伤组织及绿苗的诱导频率偏低声明:本章图片均源于网路
本文标题:倍性育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433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