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徐珊珊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一共包括四个单元,分别是《身边的植物》、《纸的世界》、我爱我家》和《成长小百科》。每单元设立3课时,共12课时的活动内容。教材分析: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按照《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三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每周1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必将彻底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新时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本册教材每个主题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设计出各种形式的活动。“综合主题”选择及活动设计,突出实践性、综合性及趣味性,注重开放性与生成性,强调过程性和体验性,努力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关统一。教学目标:1、知识层面: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2、能力层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开拓的学习情操,构建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地球、关心生态环境的道德堡垒。具体措施: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第一单元《身边的植物》教学目标:1.通过接触植物、考察植物方案,使学生了解到植物的总类,以及它的名称和外部特征、主要用途。2.学会制作植物标本,体会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3.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爱护植物,增强环保意识。课前准备:去植物园调查和了解。第一课时:探寻植物王国教学过程:1.了解植物家族。课前调查植物种类,小组交流调查结果:平原植物,沙漠植物,海洋植物,热带植物,温带植物和寒带植物。2.认识身边的植物。(1)些植物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可以从图书、报刊资料或网上查寻,也可以从生活中寻找。)植物名称图片文字资料(2)小组内展示并交流。3.进行户外考察,了解并记录所看到的植物。考察区域考察时间植物名称(可以到小区、村庄、公园、山坡、田野、河边等地进行户外考察。考察时要注意安全,最好有成人陪伴)3.尝试把收集到的植物分类。我是按照()标准分类的。(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之一。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如可按植物的特点分类,也可按植物的用途等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学生展示:可以食用的……可供观赏的……4.植物展示会。(1)参照示例,给你喜欢的植物拍张照片或者画张画,并为它制作一个小插牌。名称:特性:(2)举办班级植物展示会。①展示会以小组为单位,将大家搜集到的植物资料、制作的植物作品展示出来。②可以是实物,可以是标准,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影像资料等。③通过举办植物展示会,说说你的收获。5.活动延伸:参观田园或植物园。观察树木秋天的变化并做好记录。观察并记录校园植物。说说家乡最有名气的植物(水果、蔬菜、花卉、树木等)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认识植物朋友教学过程:1.你知道植物的作用吗?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2.人类离不开植物。(1)找一找,看一看,市场上有哪些食品直接来源于植物。名称:来源:(2)问一问,查一查,家里有哪些生活用品来源于植物。记录表:用品(图)植物名称(3)查找资料,了解植物保护环境的本领并记录下来。(可以从植物能净化空气、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生产氧气、调节气候等方面了解植物。)(4)同学们都来说说植物对人类的贡献。(5)与植物交朋友。确定活动形式,制定活动方案,开展活动。3.活动延伸:在父母的帮助和知道夏,耕种并管理一块菜园地。栽种一盆花草并坚持养护。办一期保护植物的手抄报。以《大自然的恩情》为题,试着写一篇短文。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植物小制作教学过程:1.出示各种小制作,学生欣赏。2.拼贴植物画:收集一些落叶和花瓣,观察它们的形状,然后,将它们拼贴成一幅画,看谁的作品最美。3.画出你最喜爱的植物,看谁画得最好。4.制作植物标本。收集一些花、草和树叶,将它们制成植物标本。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日期:采集人:5.装扮小花园请你在院子里或阳台上栽培些花草,选一种,记录它的生长过程。植物名称:栽培步骤:生长过程:6.活动延伸采集树叶,然后将其制成贺卡或小书签,并相互赠送。写一句保护植物的广告词。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和家一起选购蔬菜。教学反思:第二单元《纸的世界》教学目标:1.学生能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通过调查、收集、讨论,让学生获得与纸有关的知识,学会制作纸艺和造纸。3.珍惜纸资源,增强环保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了解纸的发明及变迁过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一课时:不同用途的纸1.提问:你知道纸的用途吗?学生讨论并回答。2.找一找。(1)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用纸制成的?哪些活动需要用纸?学生填一填。(2)收集各种纸,比较它们的特点,然后根据用途把它们分类。(3)将收集的纸分别撕一角贴在下面,说说各有什么用途。纸样:用来:3.做一做。(1)讲述:不同用途的纸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加以区别。学生思考并交流。教师:可通过看、摸、撕、剪、折叠、写、拉、浸等方法加以鉴别。(2)开展实验活动并在小组内完成研究报告。4.想一想。读一读书上的材料,设想未来的纸是什么样的,记下大家的奇思妙想。学生读完后谈想法。4.活动延伸:收集糖果包装纸。了解宣纸。说说在网络环境下纸的运用。比较作业本,看看纸的差别。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有趣的纸艺1.出示一些纸工艺品,学生观察。2.剪一剪。活动要求:试着剪一些三角形、五角形、八角形图案,找出其中的规律,记下你的发现。3.折一折。学生先自学书上的折法,再动用折一折。展示学生折纸作品并评价。4.撕一撕。5.讲述:撕纸方法与剪纸方法相似,只是将剪刀换成手,但效果却不完全一样。全班动手撕一幅窗花作品。6.贴一贴。谈话:剪或撕不同颜色和质地的纸,然后根据形状和颜色的特点将其组合在一起,就会成为一幅美丽的画。怎么样,来试试?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展示学生作品。7.纸艺欣赏.搜集并整理学生的作品,制作一个作品集。8.活动延伸:举办依次班级纸艺展大家来集邮学做纸风筝收藏你喜爱的纸艺术品教学反思:第3课时:奇妙的造纸教学过程:1.了解造纸的过程.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并交流,教师结合课件介绍造纸的演变过程.2.说一说:(1)古代造纸与现代造纸有什么不同?设备原料产量质量种类……学生围绕以上方面进行讨论.(2)说说纸是怎样造出来的.造纸的原料主要是木材.先把木材粉碎成木屑,然后加入一些化学原料,放在锅炉里煮一定时间,就成为浓稠的纸浆.纸浆经过洗涤、漂白、打浆等多道工序,然后用巨大的滚压机压成薄薄的一层,再把它烘干,就生产出洁白平整的纸张了。最后,将纸张用大滚筒卷起来,便可以方便地储存、切割和运输.3.试一试。(1)学生分小组按书上的步骤造纸,教师巡视并指导。(2)将自己造的纸拿到小组进行交流,看看大家造的纸各有什么特色。4.活动延伸:定期整理阅读过的报刊举办书本保管经验交流会开展“节约一张纸”活动观看造纸的有关影像资料教学反思:第三单元《我爱我家》教学目标:1.了解家的发展演变历史,了解邻里关系,学会感恩。2.增强对家的感情,对亲人的感情。并用多种形式来表现对家的爱。3.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责任和奉献意识。第一课时:走进我家1.介绍自己的家。2.我的家人。学生按要求把家人的有关情况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称谓年龄爱好趣事3.我说我家。(1)询问父母并集注相关的家庭信息。(这些信息自己掌握就可,不可轻易告诉陌生人)(2)试着画一张你家所住的户型平面图,标明主要数据和每个房间的用途。(如有困难,可以和父母一起完成)(3)选择你家里最有趣的事情,写份发言稿,然后在班队会上作介绍。学生在班级进行交流,互相评价。4.心目中的家。提问:在你的心目中,最理想的家是什么样子?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和爸爸、妈妈交流,并为你的家进行设计。学生活动后展示设计情况。5.活动延伸:我家一日三餐食物调查记录一个快乐家庭的生活场景给父母提几点建议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我是小主人教学过程:1.课件出示书上的三副图,让学生观察谈感受。提问:你是尊长辈爱父母的孩子吗?说说你在生活中是怎么做的。2.关爱家人。作一次访谈,看看家中最辛苦的人是谁,了解他(她)最大的心愿是什么。访问时间访问对象访谈记录学生回家完成。3.了解家人并记录他们最高兴和最难过的事。称谓最高兴的事最难过的事学生调查后完成。4.你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关爱。想一想,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他们的爱,和同学说一说。请你把对家人的祝福也写下来。5.与家人沟通。遇到不顺心的事,尝试着用委婉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让父母了解你的感受。6.我是家里小主人。(1)学做家务事。(2)以小组为单位,策划一次向长辈献孝心的活动。(3)把你孝顺长辈的真实故事说给同学们听听。7.活动延伸:坚持自己整理房间给家人策划一次生日活动主动找父母谈一次心体验独自生活一天需具备的本领教学反思:第三课时邻里之间教学过程:1.谈话:你认识你家的邻居吗?你们相处得如何?学生自由说一说。2.学做好邻居。(1)学生读一读欢欢和乐乐的邻里故事,并续编这个故事,写在卡片里。然后和同学们交流。(2)写一写你们邻里之间的故事,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3)根据下面提供的题目,自编自演“和睦相处的好邻居”情境剧,看哪组编得好、演得好。疑人偷斧多话的乌龟客人来我家替邻居照看孩子……学生分小组表演,学生互相评价。3.拜访邻居。(1)拜访邻居是增进彼此情感的有效方式。想一想,拜访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学生发言。(2)尝试拜访你的邻居,了解邻居有哪些特长?(3)将拜访邻居的感受写在下面。(4)开展“好邻居”评选活动。学生在小组内评选,并将这个喜讯告诉他(她)。4.活动延伸邀请同学到家里作客访问你敬佩的一位邻居讲述邻里相互帮助的故事在班级开展一次“如何增进邻里友谊”的讨论教学反思:第四单元:成长小百科教学目标:1.通过成长中的故事,让学生体会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感受别人对自己成长的帮助和鼓励。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学会评价自己的表现并提出改进方法。3.通过交谈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兴趣爱好的重要性。第一课时:我长大了教学过程:1.教师依次出示书上的四幅图。学生看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2.访一访,说一说。(1)请你的老师、同学、家长及邻居说说你成长的故事。学生交流访问卡。(2)说说你成长过程中最难忘的事。最得意的事最有意义的事最感兴趣的事最遗憾的事学生选择一个方面来说一说。3.记一记,赞一赞。(1)搜集你成长过程中留下的资料(如照片、录像、成长的小故事或家长为你记录的成长日记等),并填在下表中。身高体重健康状况……(3)请把你成长过程中最难忘的一些家人对你的关心和照顾的事写在书上。学生在小组里交流。(4)为自己的成长制作一份“小档案”。范例:姓名以前我现在我我真高兴4.议一议。(1)你长大后想做什么呢?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2)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鼓励。请把你对同学和朋友的真诚赞扬写出来。(3)为自己确定一个目标,拟定一份成长宣言。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成长宣言。5.活动延伸:收集名人成长故事说说自己成长中的烦恼开展一次“谈理想”主题班会活动设计一本成长记录册,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自己的事自己做教学过程:1.学生读《我是好儿童》这首儿歌。我是好儿童,从小爱劳动。衣服自己穿,鞋带学着系。书桌擦干净,被子叠整齐。房间自己扫,衣服学着洗。文具有序放,书包常整理。做好
本文标题:徐珊珊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455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