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上海交通发展和地下交通规划
上海交通发展与地下交通规划2011年1月7日内容一、上海交通发展的现状和成就二、上海交通发展的战略和目标三、地下交通规划和面临的挑战一、上海交通发展的现状和成就上海自开埠以来160余年的城市发展史,就是上海交通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国交通事业发展史的缩影。从1908年3月5日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算起,上海的现代公共交通也已走过了100余年的历程。(一)上海交通的过去20世纪70年代末期,上海城市约200平方公里,人口约1000万左右,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约5万人。当时,上海城市建设与管理方面最突出的矛盾,集中表现为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这三大难题。市中心区堵车现象严重,平均车速每小时仅15公里;250条公交线路承担了市区居民1000多万乘次的客运量;60%的居民出行依靠公交;全市有2万多名职工上下班时间要化费4个小时以上;公交车厢内非常拥挤,“一平方米要挤十一、二个人”。(二)上海交通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上世纪80年代,恢复起步、探索发展阶段第二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重点突破、加快发展阶段第三阶段21世纪至今,统筹协调、科学发展阶段建成洋山深水港北港区工程和外高桥港区一期至六期工程;集装箱码头设计年吞吐能力超过1800万标箱;2010年,集装箱吞吐量达2900万标准箱,首次问鼎世界第一;港口货运吞吐总量5.9亿吨,连续五年世界第一。港口货物吞吐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435.375.615.825.92200520062007200820091808217226152801250020052006200720082009(三)主要成就——水运2010年,已拥有2个机场、4座机场候机楼和5条跑道;2009年,上海空港完成旅客吞吐量5700余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98万吨;浦东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三。机场旅客吞吐量机场货邮吞吐量4134461351555111570020052006200720082009221.6253.1294.8301.9298.320052006200720082009(三)主要成就——航空2010年7月1日,沪宁城际铁路正式通车铁路运营里程387公里“3主3辅”共6个铁路客运站格局。沪杭、沪宁城际铁路建成后,上海与杭州、南京最快出行时间分别缩短至38分钟和73分钟。(三)主要成就——铁路公路网总长度1.2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778公里;基本形成两环、九射、一纵、一横、两联的格局;全市高速公路网密度12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网密度;184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国第一;市域内基本实现“15、30、60”的规划目标。(三)主要成就——公路城市道路总长4400公里,中心城道路总里程3317公里、快速路193公里,中心城道路网密度达到5公里/平方公里;全市建成越江设施23处,中心城形成4桥12隧的越江体系;中心城初步形成“三环十射”快速骨干道路网络。(三)主要成就——城市道路2010年已建成投运12条线、运营线路长度约420公里;世博期间,轨道交通日最大客流超700万人次;常态日均客流500多万人次,约占全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的36%。(三)主要成就——轨道交通全市公共汽电车1.6万辆;公交线路1100余条;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地面公交网络。地面公交日均客流可达700万人次以上;约占全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的44%。(三)主要成就——地面公交基本形成了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基础、出租汽车为补充、信息系统为手段、交通枢纽为衔接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三)主要成就——公共交通体系初步实现了“三个一”目标:中心城区两点间公共交通出行一小时内完成,郊区新城一次乘车进入轨道交通网络,新市镇与所属中心村之间一次乘车到达。(三)主要成就——公共交通体系规划方面交通仍处于适应型的被动发展阶段,交通发展主动引领城市发展的能力不足;城际铁路、郊区铁路和轨道交通的统筹规划和整合有待加强。(四)当前挑战建设方面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但郊区交通设施建设仍需加大力度;特别是换乘枢纽、停车设施和内河航运网络等建设相对滞后。(四)当前挑战运行方面交通仍处在以量为核心的增长阶段,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航运集疏运体系结构不尽合理、航空与航运中转比例偏低;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等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系统性、整合性、协调性不够等;高峰时段部分地区拥堵问题依然突出。(四)当前挑战管理方面统一、协同、高效的综合交通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对交通能源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重视还不够,交通信息化、智能化的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四)当前挑战二、上海交通发展的战略和目标(一)指导思想努力实现“四个转变”:从适应型被动发展向引导型主动发展转变;从注重解决城区交通向城乡交通和区域交通转变;从注重交通设施建设向加强交通管理转变;从追求设施规模量的增长向注重服务功能质的提升转变。(二)总体目标努力构筑与上海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相协调,与城乡发展和生态环境相适应,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相匹配,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科学、运行高效、人文和谐、生态环保的一体化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支撑城市科学发展。(三)四大战略国际海空枢纽战略区域公铁网络战略市域畅达集约战略综合交通整合战略(四)基本格局一个交通信息平台:构建面向全社会、覆盖全行业,整合高效的实时、综合性交通信息平台(四)基本格局两个国际枢纽:创建世界一流的航运枢纽港和航空枢纽港(四)基本格局三个区域交通网络:综合公路、铁路、水路网络,打造服务长三角的集约型复合城际交通(四)基本格局形成公共交通系统为主、机动车系统和慢行交通系统为辅、货运交通系统为特色的市域交通系统(五)工作重点枢纽型发展目标初步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至2015年,上海港货物吞吐达到6.3亿吨左右,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300万标箱,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提高到45%以上。(五)工作重点枢纽型发展目标基本确立亚太航空枢纽地位:至2015年,上海航空枢纽承担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左右,货邮吞吐量400万吨左右,包括四种中转方式在内的旅客中转比例达到20%。(五)工作重点枢纽型发展目标进一步提升国家铁路和公路枢纽地位:至2015年,上海铁路旅客年到发量达到1.5亿人次左右,公路长途客运客运量达到7000万人次左右。(五)工作重点功能性发展目标基本实现“45,60,90”出行时耗要求:中心城机动化出行时耗小于45分钟;郊区新城60分钟可达中心区;长三角核心区80%以上城市90分钟达上海。:(五)工作重点功能性发展目标优化航空枢纽和航运中心集疏运效率:至2015年,航空枢纽市内平均集散时间控制在60分钟内完成,并进一步提高两场联系效率;现代航空、航运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五)工作重点功能性发展目标城市交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至2015年,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方式比重从35%提高到50%,基本实现中心城高峰时段90%市民公共交通出行在1小时内。(五)工作重点功能性发展目标初步形成安全、绿色的综合交通体系:上海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进一步下降。交通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年增幅力争低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幅水平。(五)工作重点网络化发展目标初步形成三个区域交通网络:铁路网络:建成四个方向铁路通道,形成一环多射的铁路枢纽网络。公路网络:至2015年力争形成9条城际间高速公路通道,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公路网络。内河网络:初步建成“外部连通、内部沟通”的内河高等级航道网络。(五)工作重点网络化发展目标继续完善两个城市交通网络:公共交通网络:到2015年,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突破600公里;构建多层次的地面公交网络,公交专用道达到300公里,中心城和郊区新城公交站点实现500米范围全覆盖,内环线以内公交站点实现300米范围全覆盖。(五)工作重点网络化发展目标继续完善两个城市交通网络:骨干道路网络:基本建成中心城快速路网,重点提高次、支道路网络密度和连通能力。(五)工作重点网络化发展目标加快建设一个交通信息网络:完善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充分发挥其在辅助管理决策、加强运营监管和引导市民出行等方面的功能。三、地下交通规划与面临的挑战(一)中心城越江通道规划外环隧道长江西路隧道杨浦大桥大连路隧道延安东路隧道复兴路隧道人民路隧道南浦大桥西藏南路隧道打浦路隧道及复线上中路隧道徐浦大桥新建路隧道龙耀路隧道图例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在建军工路隧道快速主干次干合计通道数91616车道规模5842688翔殷路隧道卢浦大桥1、越江交通现状截至2010年年末中心城内建成黄浦江越江通道16处88条车道在建通道1处6条车道四桥十二隧1)越江通道现状设施情况2010年越江总体需求94.62万辆/日快速越江通道以73.6%的容量承担了86.4%的越江交通需求除上中路隧道外,快速越江通道高峰小时饱和度1.0左右,均已饱和1、越江交通现状2)越江通道交通运行情况杨浦大桥仍然承担着货运交通功能,影响到了内环线作为中心城客运主通道的功能发挥。客车小货大货合计北部外环路隧道14%6%81%100%翔殷路隧道100%//100%小计44%4%52%100%中部杨浦大桥82%3%15%100%大连路隧道100%//100%延安东路隧道100%//100%复兴东路隧道100%//100%南浦大桥97%1%2%100%小计94%1%5%100%南部卢浦大桥100%//100%打浦路隧道90%3%7%100%上中路隧道100%//100%徐浦大桥57%8%35%100%小计75%5%20%100%合计77%3%20%100%1.1万车次10%13%上中路隧道-卢浦大桥两次越江交通1.1万车次/日。1、越江交通现状2)越江通道交通运行情况4)越江通道建设存在的问题越江通道级配不合理,缺少主干路越江通道快速越江通道功能混杂,拥堵状况明显杨浦大桥依然承担货运交通功能,影响到了内环线快速客运通道的功能发挥加快了城市发展步伐,支持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完善了区域越江设施,加强了浦江两岸重点区域联系构建了中心城快速越江系统,满足了不断增长的越江交通需求1、越江交通现状3)越江通道建设取得的成就2、需求及发展趋势1)城市规划后滩世搏园陆家嘴金融城东扩新江湾城北外滩东方渔人码头徐汇滨江黄埔江沿岸土地使用性质逐步调整,功能不断提升2、需求及发展趋势2)交通需求45%11%44%2008年38%16%46%2020年25%33%越江交通需求持续增长近江交通比例逐渐扩大北部和南部越江交通供需仍不平衡,北部越江交通设施间距过大分区越江通道间距(km)平均间距(km)规划间距(km)2010年需求(万pcu/日)2010年饱和度2015年需求(万pcu/日)2015年饱和度11.22.17合计外环内37.42.51.590.250.85167-1861.06-1.1858-6547-5362-681.951.091.3928.9556.2845.531.070.860.74南部5.861.451.86军工路隧道龙耀路隧道3.812.583.12.86南浦大桥1.36西藏南路隧道1.26人民路隧道0.83复兴路隧道2.21北部中部1.69-1.910.87-0.970.98-1.08翔殷路隧道杨浦大桥2.79大连路隧道1.31新建路隧道0.89卢浦大桥0.39打浦路隧道上中路隧道延安东路隧道0.682、需求及发展趋势2)交通需求3、规划原则及策略规划目标建立浦江两岸骨干路网一体化格局形成规模合理的多层次越江通道布局实现客货互补的越江通道体系规划原则通道与路网相协调的原则功能与土地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引导与限制相结合的原则规划策略完善主干路越江,加强浦江两岸联系优化货运交通管理,保障城市日常生活需要加密次干路越江,满足重点区域发展4、规划方案1)骨干路网规划01、闸殷路隧道02、嫩江路隧道03、周家嘴路隧道04、罗山路隧道05、陆家浜路隧道01、殷行路隧道02、隆昌路隧
本文标题:上海交通发展和地下交通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460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