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社团活动——团体心理辅导的新形式
社团活动——团体心理辅导的新形式青岛市城阳第七中学韩超1,提出背景(一)校情学情笔者根据现有的大部分学校心理辅导的实现途径及学生特点提出本课题。心理健康的两大支柱是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但是在学校中一般有个别心理辅导,缺少团体心理辅导。在一般的班集主题活动中容易出现形式花哨、浮光掠影、范围过大、反馈不及时的弊端。“校园里的学生,其基础状况、智力水平有着不可回避的千差万别,他们的兴趣爱好、潜能性向五彩斑斓。”李希贵校长在《教育的大门管不住了》一文中如是说。所以社团活动是解决班级主题活动的刻板性和单调性的有益途径,也是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学生的厌学心理的良好途径。中学生相对小学生心理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服从思想方面,小学生较为服从,中学生则对批评相对敏感,具有理想主义,喜欢争辩,吹毛求疵;在性别发展方面,小学生有性别隔离现象,中学生则有异性相互吸引的现象;10岁以前,是道德的他律阶段,认为规则是死的,10岁以后,是道德的自律阶段,认为规矩是活的。所以,中学生出现一些逆反、渴望被理解、难以正确地自我定位、找不到在集体中的位置等现象是很常见的,需要及时的指导和帮助。针对以上校情和学情,笔者设计了一种独特的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在学校社团活动中进行团体心理辅导。(二)理论依据马卡连柯认为:“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伟大的教育力量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揭示每个人都渴望被他人接受,尊重和欣赏,在社团中组成的团体可以满足学生社交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爱的需要。社会心理学关于群体的研究证明,在一个团体中,如果成员之间有了埃互信,团体的凝聚力会更强,也将能更有效地发挥团体的效能。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指出,学习是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的综合,实验表明,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有替代强化的作用。人从一出生就处于不断成长及改变自身的过程中。人的潜能随着对社会的适应与再学习而不断增长。在团体心理辅导中提供了有指导的社会学习情境,通过团体的经验与现代心理学智慧,增进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心理学中,团体辅导的定义是面向普通学生开展的一种预防性、发展性的工作,它是通过运用团体的情境,设计出活动,用来预防个体在发展阶段中会碰到的各类问题所引发的一般性困扰。二,实施步骤学校里常见的社团有舞蹈合唱团、器乐团、书法团、球类运动、航空航天、趣味实验、法律讲堂、国学天地等。具体实施包括团体的目标、团体的成员招聘、活动阶段、活动反馈总结等过程。(1)团体的目标中学生常见的团体心理辅导中常见的内容有学会学习、情绪管理、人际互动、自我探索、感恩亲情、压力管理、职业生涯规划……我们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阶段,以及学生具体存在的问题来设计不同主题和目标。社团活动的目标则千差万别,找到其与团体心理辅导的契合点,实际上并不难。从共性来说,有如下目标:1、帮助成员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2、学习社交技巧和发展人际关系能力、培养责任感;3、理解他人的能力、增强独立自主、解决问题和抉择的能力;4、培养归属感,增加安全感;5、帮助组员冒社交风险,懂得分享重要性;6、处理生活中的问题;7、帮助组员改进计划,并付诸行动;8、学习在关怀、体谅、真诚、尊重上的沟通、对质和挑战;9、忠于自我,不依据别人的期望生活;10、澄清个人的价值观。在共性目标的基础上,可以针对社团主题、活动主题设计具体的目标。(2)成员招聘成员招聘的原则是保护组员利益不受侵害,尊重组员参加团体的自愿选择权,个人及要求团体组员保密。成员招聘的方法主要包括一对一面谈法、心理测验法、班主任介绍动员和申请书书面招聘法。问题设计可以包括一下主要方面:1、你为什么要参加这个社团?2、你对社团中的团体的期望是什么?3、你以前参加过团体吗?4、你最想从团体中得到什么?5、你会对团体做出哪些贡献?6、你对团体规范的了解和是否能够遵守?通过招募,每个要在社团中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成员大概确定在20人左右。在团体成员筛选招募后,要明确团体纪律,即坦率真诚,保守秘密。(三)团体活动阶段⒈创始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是客气、有礼、试探;团体领导教师的任务是相识、营造良好关系,订立团体规范,建立学生间彼此信任;⒉过渡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是内心冲突、不满的情绪、攻击、抗拒,团体领导教师的任务是鼓励学生分享内心感受,鼓励给他人的反馈,建立团结和凝聚力,学习接纳自己和他人;⒊工作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是亲近、亲密感、接纳、有凝聚力、具有治疗功能、自主、主动、充分互动;团体领导教师的任务是鼓励学生自我评估,体验和建立责任感,互相尊重,愿意分享,解决问题,尝试新行为,运用团体资源;4、结束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是舍不得离别、担心缺少支持;团体领导教师的任务是支持、肯定学生的成长、巩固改变成果,处理离别情绪。(四)团体活动总结对参加社团团体心理辅导的成员,在团体心理辅导班结束后的一定时间内要做跟踪观察,并得到反馈。通过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同学侧面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绪状况,特别是了解他们对团体心理辅导探讨的主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力。调查团体经验应用与真实生活的实效,适当开展团体成员联谊活动,建立和保持一个宽松型的相互支持团体。有条件的社团老师,可以设计团体活动反馈表,让学生对在社团中获得的团体心理辅导进行评价。问题举例,如你对这次团体辅导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团体的经验对你个体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团体经验是否对你有负面影响?你对团体有哪些建议?三,社团中的团体心理辅导实例因为笔者所带的社团是民间艺术(剪刻纸)社团,所以为了方便大家了解我的构想,现在我用一个实例来说明如何在社团活动中实施团体心理辅导。首先,我确定了一个社团目标,即自我探索,取名为“发现之旅”。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青春期(12~18岁)的心理发展阶段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心理学家把对个人的了解比作橱窗,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把橱窗放在直角坐标系中:坐标横轴正向表示别人知道,坐标横轴负向表示别人不知道;纵轴正向表示自己知道,负向表示自己不知道,这样就形成了四个橱窗,如下图所示。显然,在进行自我探索的时候,自己不知道的这一部分即橱窗3和橱窗4是需要重点探索的部分。橱窗3是“潜在我”。科学家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通常我们对大脑资源的使用只有不到5%,如果我们能发挥50%的大脑功能,将轻易地学会40种语言,背整套百科全书,拿十二个博士学位。由此可见,认识、了解“潜在我”,是自我认知的重点之一。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发掘自己的潜能。 橱窗4是“背脊我”。了解背脊我的前提是诚恳地向熟悉自己的人征求信息。也可以借助录音、录像等设备来了解自己。做到开诚布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否则,别人不会描述一个真实的你。我确定了“发现之旅”的目标,即1、协助成员发现自己的兴趣、能力、特质,挖掘自身优点,建立自信,肯定自我价值。2、协助成员了解各个角色并解决其中可能存在的冲突。3、协助成员协调实现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矛盾。4、协助成员探索未来以及自我追求。我将“发现之旅”分为五个单元的活动,即1、“我想认识你”;2、“我的特质”;3、资源、追求、缺陷;4、“生命奇迹”;5、“欢别会”。根据学生的特点,这五次活动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每个单元要确定单元目标、活动内容、所需材料。比如在“我的特质”这一单元,其一,单元目标:1、增进组员之间的关系。2、协助组员了解自己的特质。3、帮助组员了解不同特质,会影响自己发展不同的能力专长。其二,活动内容:1、回顾;2、还记得我吗?3、我是谁?4、自画像;5、总结分享。其三,所需材料:大红纸、彩笔、刻刀、剪刀。其四,活动方案:首先回顾前次团体内容,并简单说明本次团体活动内容与目的;第二步成员轮流站出来,其他成员大声喊出他(她)的名字。若喊不出来,成员自己要再次重申自己的名字和特点;第三步:“我是谁?”①先向一位同学连续问5次“你是谁?”每次回答不能重复。(当发现“我是一个学生”或“我是一个男生”这样的句子时,要求尽量选择能反映个人特点,真正代表独一无二的你的语句。)②然后大家边思考边写出20句“我是一个的人”。③将你所陈述的20项内容作下列归类(身体、才智、情绪、社会关系)④接着评估一下你对自己的陈述是积极、肯定的还是消极否定的。第四步:剪刻出自己的自画像。①你给自己画过像吗?多数人会说从来未受过绘画的系统训练,不会画画。当然,我们不是绘画技能比赛,而是用图形表现出你对自我的认识。②教给学生利用上次活动学到的剪刻纸的方法,将自画像的最主要特征留下,并在下面垫上红纸剪刻出来。③剪刻完后将顺序打乱,组长将剪纸一幅一幅地向大家展示,大家根据剪纸猜测是谁。猜测者说理由,最后由剪刻者自己揭秘,并解释答疑。第五步:总结分享。写在纸上,你是否对自我感到模糊和不确定?你是按心中的自我来描绘自己的吗?社团活动提供给青少年一个现实社会的缩影,使他能将从团体中所获得的洞察与日常生活经验相连结,并在安全、信任的气氛中尝试着去学习或改变行为。因此,在学校社团活动中实行团体辅导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安全基地”,是青少年成长路上永远难忘的“心灵盛宴”。大量的实践经验也表明,当青少年身处社团中接受团体辅导时,他的情感体验和心灵上受到的震撼力是他在个体辅导、主题班会、课堂教学及心理健康理论讲座等其它场合下所无法想象的。参考书目:1、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林孟平《小组辅导与心理治疗》商务印书馆,1996年3、阳志平等《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
本文标题:社团活动——团体心理辅导的新形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467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