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果蝇的棒眼基因(B)和正常眼基因(b),只位于X染色体上。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sBXb,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s,且该基因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锁在一起(如图甲所示),s在纯合(XsBXsB、XsBY)时能使胚胎致死。图乙是某雄果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图象。(1)研究果蝇基因组应测定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2)图乙细胞的名称是,其染色体与核DNA数目的比值为。正常情况下,此果蝇体细胞中含有X染色体数目最多为条。(3)如果图乙中3上的基因是XB,4上基因是Xb,其原因是,B与b基因不同的本质是它们的不同。基因B是基因b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产生的,突变导致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4)若棒眼雌果蝇(XsBX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bY)杂交,F1果蝇的表现型有3种,分别是正常眼雌果蝇、正常眼雄果蝇和。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中B基因的频率为(用分数形式作答)。2、某种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其花的颜色为白色,茎有粗、中粗和细三种。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该植物茎的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B、b)控制。只要b基因纯合时植株就表现为细茎,当只含有B一种显性基因时植株表现为中粗茎,其他表现为粗茎。若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2)现发现这一白花植株种群中出现少量红花植株,但不清楚控制该植物花色性状的基因情况,需进一步研究。①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且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植株均为杂合子,则红花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②若花色由D、d,E、e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DdEe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物化学途径如下图。a.该植株花色为,其体细胞内的DNA1和DNA2所在的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是。b.控制花色的两对基因遵循孟德尔的定律。c.该植株自然状态下繁殖的子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为,红花植株占。3、玉米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请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回答:(1)玉米子粒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子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①植株A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②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F1表现型及比例为,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③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白色子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子粒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该植株出现的原因可能是未分离。④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植株B能产生种基因型的配子。(2)已知玉米的黄粒对紫粒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研究小组选择纯种紫粒抗病与黄粒不抗病植株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及测交结果如下表:①上述玉米子粒颜色的遗传遵循定律,该定律的实质是。黄粒抗病、紫粒不抗病植株的形成是的结果。②分析以上数据可知,表现型为的植株明显偏离正常值。4、某雌雄同株的二倍体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请分析回答:(1)该植物的种皮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A控制黑色素的合成,且AA和Aa效应相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B使色素颜色完全消失,Bb使色素颜色淡化)。下图1表示两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代表现型情况。①亲本的基因型为。②F2代中种皮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共有种,其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③若用F1代植株作母本进行测交实验,所得子代植株所结种子的种皮表现型比例为黑色:黄褐色:白色=。(2)该植物的普通植株因抗旱能力弱致使产量低下,为了提高抗旱性,有人利用从近缘物种得到的抗旱基因(R)成功培育出具有高抗旱性的转基因植株。①实验者从具有高抗旱性的转基因植株中筛选出体细胞含有两个R基因的植株,让这些植株自花传粉。(注:上图2中黑点表示R基因的整合位点,假定R基因都能正常表达)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则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2中的I类型;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则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2中的II类型;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则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2中的III类型。②实验者还筛选出体细胞含有一个R基因的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且R基因只能整合到上述两对种皮颜色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让其自花传粉,若子代种皮颜色为黑色和黄褐色的植株全都具有高抗旱性,则R基因位于基因所在染色体上;若子代种皮颜色为色的植株都不具有高抗旱性,则R基因位于B基因所在染色体上。5、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Ⅰ号染色体是性染色体,Ⅱ号染色体上有粉红眼基因r,Ⅲ号染色体上有黑体基因e,短腿基因t位置不明。现有一雌性黑体粉红眼短腿(eerrtt)果蝇与雄性纯合野生型(显性)果蝇杂交,再让F1雄性个体进行测交,子代表现型如下表(未列出的性状表现与野生型的性状表现相同)。(1)果蝇的体色与眼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定律。短腿基因最可能位于号染色体上。若让F1雌性个体进行测交,与上表比较,子代性状及分离比(会/不会)发生改变。(2)任取两只雌、雄果蝇杂交,如果子代中灰体(E)粉红眼短腿个体的比例是3/16,则这两只果蝇共有种杂交组合(不考虑正、反交),其中基因型不同的组合分别是。(3)假如果蝇卷翅基因A是Ⅲ号染色体上的一个显性突变基因,其等位基因a控制野生型翅型。若卷翅基因A纯合时致死,研究者又发现了Ⅲ号染色体上的另一纯合致死基因B,从而得到“平衡致死系”果蝇,其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如图甲。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子代与亲代相比,子代A基因的频率(上升/下降/不变)。(4)欲检测野生型果蝇的一条Ⅲ号染色体上是否出现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可以利用“平衡致死系”果蝇,通过杂交实验(不考虑其他变异)来完成:让“平衡致死系”果蝇乙(♀)与待检野生型果蝇丙(♂)杂交;从F1中选出卷翅果蝇,雌雄卷翅果蝇随机交配;观察统计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①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则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Ⅲ号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②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则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Ⅲ号染色体上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1、(1)5(2)次级精母细胞1/2或1:22(3)基因突变碱基对(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A/T替换成G/C(4)棒眼雌果蝇1/112、(1)粗茎∶中粗茎∶细茎=9∶3∶4(2)①红花∶白花=2∶1②a.红色同源染色体b.分离c.白花1/2(每空2分)3、(1)①缺失②黄色∶白色=1∶1③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④4(2)①基因分离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重组②不抗病(每空2分)4、(1)①aaBB、AAbb②54/7③1:1:2(2)①100%75%15/16②A或b黑5、(1)(基因的)自由组合Ⅳ不会(2)4EeRrTt×Eerrtt、EeRrtt×EerrTt(3)100%不变(4)①卷翅:野生=2:1②卷翅:野生:新性状=8:3:1
本文标题:高中生物遗传压轴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468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