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申请书范文
登记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评审书《课题设计论证》活页课题名称:发挥行业组织企业作用,推进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设计论证·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限3000字内)·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职业教育今后发展的主旋律。职业教育要实现以就业为导向,要充分依靠和发挥行业的作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指出: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在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指导下,开展本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订教育培训规划,组织和指导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参与制订本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标准、职业技能鉴定和证书颁发工作;参与制订培训机构资质标准和从业人员资格标准;参与国家对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工作。目前国内正在掀起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热潮,此方面的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兴未艾,许多学校都在引进行业职业教育的课程资源和相应的考核评价手段(技术培训认证)。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方面,由于我国前些年来对职业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得许多行业企业办学的职业教育机构都转为教育行政部门办学,行业组织对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在客观上弱化,所以,在研究在目前体制下,研究如何发挥行业组织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目前的一些学校由于缺乏行业企业办学的背景,对于行业和企业的显得陌生,加之目前有一些组织打着行业企业的名号开展培训认证业务,导致学校对如何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引入适当的职业教育课程资源这个问题不知所措,盲目行事,导致低水平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泛滥。在西方发达国家,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的制度已经非常完善,许多行业组织对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行了长期有效的管理,行业部门已经成为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积极因素,与之配套的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成效显著。在我国,由于行业组织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同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也才初步确立,相关的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正在起步,基于行业认证和职业资格制度的课程资源开发还比较滞后,课程开发手段还停留在经验层面,由于没有国家、行业层面的职业培训课程资源支撑,行业认证和职业资格标准对学校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因此,通过研究微观的课程改革,探索基于业技能证书的“双证课程资源”的方法和评价标准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1)研究目的:如何发挥行业组织和企业的作用,如何选择和引入行业培训认证,发挥行业认证和相应国家职业标准的就业促进作用,推动职业院校课程教材的改革。(2)研究内容:1)探索基于开发“教育-行业”的“双证课程”、“双证专业”的具体技术方法和组织工作程序。重点突破职业技术教育的“双证课程”开发的系统方法论。实现在职业技术教育中把行业认证课程资源和业资格培训融入课程体系之中,通过“专业方案”有效解决“教育-行业”双证书的问题。2)研究如何为职业院校选择合适、权威的职业资格和行业培训认证机构的评价标准。教会学校判断什么真正符合行业企业需要,可以引入学校的行业职业教育课程资源,通过建立学校引入行业职业教育资源的筛选和评价机制,提出具体的、程序性的操作方法。3)探索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并促进就业的方法和途径。根据“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企业要强化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的精神。我们通过吸收部分大型企业参加项目研究,推动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探索在企业中建立工学结合的职工教育和培训体系,面向在职职工开展普遍的、持续的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快培养高级工和技师,建设学习型企业的有效方法。3)进行分行业的典型个案研究,提出于使用各行业的有代表性的方法。——活页1——(3)研究假设:行业组织参与的“双证制度”是“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行业组织应参与职业资格证书建设,开发具有行业特点课程资源;学校要把握双证制度的实质,科学理性地引入双证书课程资源。论述如下。1)政策法律依据。根据职业教育法的规定,无论是职业资格证书、行业技能证书,还是企业培训证书,均是可以合法引入到职业学校的教学中去。“双证书”中的“一证”是教育部门的学历证书,它是就业者的文化水平和学历证明。另“一证”则包括劳动部门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人事部门的专业技术证书、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组织)的行业技术(等级)培训证书、还包括主流企业的企业培训证书。为了落实法律规定,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配套措施和有关文件。2)课程资源建设管理是关键之一。实施“行业双证课程”是推进“行业双证制度”的关键措施。“行业双证课程”是指将各类证书的标准和学校的日常教学结合、考核起来,使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行业培训证书、企业培训证书的学校正规课程。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在职业院校中推行“双证制度”还不尽如人意。我们认为,宏观的政策研究、政府部门沟通协调、职业教育制度的改革无疑是重要的,但是开发适合某类专业的“行业双证课程”,使得新的课程系统(专业解决方案)既符合学校教学要求,又能使得方便地取得相关(系列)行业认证资格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这是推行各类“双证制度”关键。这么多年来,基于双证书的专业解决方案、课程资源匮乏,双证书培训课程不能融入教学计划,或者拼凑的教学计划形不成按照职业能力系统化的课程,没有形成合理、高效的“行业双证课程”开发方法、和管理机制,是“行业双证制度”实施雷声大、雨点小的重要原因。3)学校科学理性地选择课程资源是另一个关键问题。目前,在我国职业技能培训领域,呈现出劳动部门、人事部门、行业部门、国外认证机构(行业组织、企业、第三方认证培训组织)、国内企业证书颁发的各种证书并存的局面。就其表面现象看,略显混乱,这是在经济高速成长时期的必然现象。目前,大批量、成建制地规模化培养技能型人才已提到国民经济发展的议事日程。所以,与此需求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培训及认证,纷纷涌现,当然其中也有一些非常不成熟的培训机构及其颁发的证书。因此,职业院校在与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合作时,更应该慎重选择,准确把握“双证书”制度的精神实质——更有效、迅捷、大规模地培养技能型人才,鼓励院校引入行业培训课程资源,吸引行业及其他培训机构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促进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各项改革。此外,由于我国的行业管理经历了行政主导体制向市场调节、行业自律的转变,导致“行业”在我国以多种形式并存,既有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联合会,还有主流技术或者龙头企业、大型国有企业。此外,部分教育工作者对“行业代言人”的认识和界定存在偏差,在职教的实践中,有时没有找对“行业”。通过研究,我们要找到真正的行业代言人——即能够代表国民经济行业部门、成为行业经济活动单元的代言人、紧密团结企业,能够代表企业对本行业的劳动力市场需求提出数量评估、质量要求、提出发展变化趋势的组织。所以,合理选择认证机构,理性评价课程资源的优劣,不要被利益诱惑,是学校应当把握的重要原则。我们拟通过本研究出一些具体的操作性方法。(4)创新之处1)本课题拟提出各类“双证”的分类标准、提出“行业双证课程”的创新概念、突破职业能力提取的方法论。2)不改变现有的国家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从微观层面有效协调解决了教育、劳动、行业所关心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课程开发成本低、见效快。3)提出学校引入证书课程的选择标准、判断证书是否符合“就业导向”的指标体系,供学校具体操作参考。4)提出“双证课程”开发的组织工作机制,供有关行政决策部门参考。·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1)研究思路。本研究从微观入手,通过和不同类型的行业组织合作,探索发挥行业作用,开发职教资源,促进劳动就业的有效方法:1)根据“职业教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功能,和农业部门合作,开发“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培训认证项目和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同时探索充分发挥农村各类职业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及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有效机制。2)根据“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的功能,和建筑、餐饮、旅游、家政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部门合作,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认证项目和课程资源。3)根据“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的功能,和制造行业机构合作,开发适合“现代制造业”人才培养需要的培训认证项目课程资源;和商务、金融、医药卫生等服务行业部门合作,开发适合“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需要的培训认证项目和课程资源。4)根据“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思路,和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合作,开发“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培训认证项目和课程资源。5)探索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并促进就业的方法和途径。根据“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企业要强化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的精神。我们通过吸收部分大型企业参加项目研究,推动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探索在企业中建立工学结合的职工教育和培训体系,面向在职职工开展普遍的、持续的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快培养高级工和技师,建设学习型企业的有效方法。——活页2——在微观研究的基础上,逐步上升到中观层面,提出开发“行业双证课程”的方法具体、突破具体技术方法,并重点研究职业能力提取的方法论;然后提出学校引入证书课程的选择标准、判断证书是否符合“就业导向”的指标体系(拟从开发方法、开发人员组成、专业教学方案、职业核心能力训练、配套立体教材、师资培训服务、认证课程和学校课堂教学的接口、实训方案、模拟题库、考核方法、就业促进措施、与企业的联系进行研究),并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量化研究,供决策人员参考。(2)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职业技术教育中、微观领域的方法论和技术实现问题,采取多部门合作、分组开展研究的方法开展研究,研究的过程将自始至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集合,微观为主,兼顾宏观和中观的原则。本课题商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和有关行业部门的专家分别从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劳动经济学、行业需求分析等方面给予指导。同时邀请部分省市的职业院校参加,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搜集信息、资料和建议,组成国内相关院校广泛参与的研究队伍。在典型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研究成果,指导部分专业建设和教学。本课题研究采用文献法、实地调研法、试验法、比较研究法、目标分类法、案例法、归纳总结法、理论分析法、数学建模法等方法进行研究。(3)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课题组制定的《职业技术教育“双证课程”开发路线图》(草稿)进行课程开发并构建评价标准。职业能力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是本项目研究实施的重要思想工具。从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方法上看,国外已有较成熟理论,并且国外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在沟通学校教育与职业标准、行业技术培训标准、企业标准上有独到的方法。目前,国内的课程开发都缺少提取职业能力的系统方法,这就导致在如何将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转化为职业课程要求时可能出现偏差,“就业导向”的课程观的可能留于形式。现在,打破职业教育培训中的学科系统化课程体系,已经成为包括教育部和行业主管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在内的我国职业教育培训界的共识。我们拟根据职业能力结构理论,从职业功能的角度、从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的角度进行职业分析,这是两大类分析方法。并尝试根据不同职业(专业),可采取典型工作过程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产品(服务)分析、典型技术分析等不同思路,综合应用国内外成熟的各种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行业职业分析的具体工作(尤其关注:行动引导的工作过程分析方法、VOCSCUM等新方法)。(4)实施步骤:本课题研究划分为如下阶段。第一阶段:现状调研、参与研究的行业伙伴调研和选定、理论研究。第二阶段:分组研究阶段。选取部分不同类型的职业,进行分组研究,形成部
本文标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申请书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472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