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目录一、编制依据........................................................................................................2二、工程概况........................................................................................................2三、建筑主要工程量.............................................................................................3四、施工综合进度................................................................................................4五、劳动曲线及劳动计划......................................................................................4六、临时设施布置及能力供应...............................................................................4七、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7八、其它特殊施工措施.......................................................................................26九、施工技术资料供应.......................................................................................35十、技术培训计划..............................................................................................36十一、施工中采用的新生工艺、新技术、新设备................................................37十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7十三、环境管理体系及控制措施.........................................................................38十四、文明施工管理及防止二次污染措施...........................................................40十五、附件.........................................................................................................452一、编制依据1、本工程招标文件;2、原国家电力公司电源建设部《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3、原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电电源[2002]896号;4、与本工程有关的施工及验收主要技术规范、规程、标准;5、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06;6、我公司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文件;7、我公司的有关同类机组施工经验。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工程,本工程装设*台****中温中压循环流化床汽包炉,单锅筒自然循环,悬吊结构,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构架,运转层以下全封闭布置,运转层以上为露天布置。锅炉点火采用0号轻柴油,配套建设9.8km蒸汽管网。工程位于**********。厂区采用纵向布置,由北向南依次为主厂房区—储煤区,脱硫区布置于厂区西侧。整个厂区布置紧凑,占地面积**hm²。干煤棚布置于厂区南侧,距中心路约58.3m。主厂房位于厂区的北部,为三列式布置,自北向南依次为化水车间、除氧煤仓间、锅炉间,炉后依次布置除尘器、引风机、烟道及烟囱、脱硫、脱硝设备。输煤栈桥由南向北走向,进入炉前。输煤系统设计范围为从煤场输送到新建********锅炉原煤斗的整个工艺系统。包括汽车来煤及计量、卸煤、储煤、除铁、筛分、破碎、输送及入炉计量等环节。本工程厂内不设露天储煤场,仅设一座有效面积为2352m2的干煤棚,厂外设露天储煤场。煤场周边加装挡煤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主厂房总长**m,宽***m,共**跨。AB跨为附属车间,跨度**m,高**m,柱距**m,设**个柱距,共*8层。±0.00m层为水泵间、化学间以及楼梯间,层高**m。BC跨跨度**m,高**m,局部高**m(①-③轴之间),柱距**m,设**个柱距,共7层。±0.00m层为配电室,其中高压配电室位于①-④轴间,长11.64m,低压配电室位于③-⑧轴间,长27.37m;4.00m层为电缆夹层;**m层为运转层,设有交接班室、集中控制室、工程师室、电子设备间,其中交接班室位于②-④轴之间,长宽分别为6m、5m,集中控制室和工程师室位于③-⑥轴之间,长15m,⑥-⑦轴之间为电子设备间,长6m;11.30m层为电缆夹层;13.50m层为除氧间;24.00m层为输煤间,层高8.00m;28.00m层连接输煤栈桥,层高4.00m。3CD跨为锅炉房,跨度**m,柱距**m,共**个柱距。运转层标高**m。±0.00m布置有锅炉辅机等附属设施。锅炉、锅炉顶盖以及锅炉运转层平台钢梁、连接件等均由锅炉厂设计。锅炉房7m运转层以下封闭布置,**m运转层以上露天布置。主厂房布置共两部楼梯,一部为钢筋混凝土楼梯,一部为室外钢梯,满足交通防火疏散要求。其中钢筋混凝土楼梯可到达主厂房各主要楼层,并在各不同标高屋面设有屋面检修钢梯。锅炉房主要依靠其自设钢梯及平台进行疏散。其他主要建(构)筑物立面在满足主要建筑功能的情况下,立面造型较主厂房简单,以突出主厂房在厂区中的重要位置,立面色彩与主厂房一致,以营造一个和谐统一、简洁大方的厂区环境。工程地质:拟建厂址区上覆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s)、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积层(Q4m),岩性为素填土和淤泥质粉土;下伏基岩由中生界燕山期侵入岩(γ35)和太古界~元古界胶南群变质岩(Ar-Ptljn)地层构成,岩性为花岗岩和片麻岩。水文地质:****城年平均降水量**mm,最多年份**mm,最少年份481.4mm。降水多集中于6至9月份,占年降水量的71.4%,一日最大降水量**mm。全年主导风向:夏季为南风偏东,冬季为北风偏西。建筑专业施工范围:建筑专业主要施工主厂房区域、除尘区域、输煤区域、烟囱区域内各类地面、道路、管沟、设备基础等所有建筑工程。三、建筑主要工程量序号项目单位数量1主厂房基础m³2主厂房楼板㎡3主厂房框架m34锅炉房基础m35主厂房、锅炉房地下设施m36电除尘m37烟道支架基础m38水平烟道m39烟囱m34序号项目单位数量10干煤棚m311地下料斗m312粉煤机室m313输煤栈桥m314输煤综合楼座15灰渣库座四、施工综合进度见附表五、劳动曲线及劳力计划1、劳力计划:见附表2、施工组织机构设置见附图六、临时设施布置及力能供应(一)临时设施布置及建设方案1、场地布置依据:《火力发电厂施工组织设计导则》《电力建设安全技术规程》本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本工程的施工综合进度要求我公司的施工能力及机械、人员状况服从业主的统一规划2、场地布置原则:施工场地区域划分合理,施工平面布置紧凑。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确定应符合施工流程要求,尽量减少工种或工序之间的干扰,使之合理的进行交叉作业。组织交通运输,使施工的各个阶段都能做到交通方便、运输通畅。减少二次搬运,降低运输费用,大宗器材或半成品堆放场布置使反向运输和二次搬运总量最少。必须满足有关规程的防洪排水、防火及防雷、保卫、劳动保护和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5精心安排各种物资的供货时间及存储计划,把堆放搁置时间压缩到最小限度,以节约材料及设备堆放场地。3、施工场地的划分方案:在业主规划用地范围内,本着“有利施工、节约用地、方便运输、减少污染、保证安全”的原则,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减少施工平面上的交叉,确保施工期间交通顺畅,能为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创造有利条件。我公司根据工程现场条件并充分考虑了本工程特点后,根据施工工序的要求,结合业主对本工程的要求,在业主规划用地范围内对施工场地进行了合理划分,描述如下:在厂区划定的施工场地内布置钢筋加工场、木工加工场、周转性材料场。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在厂区划定的范围内布置办公、生活临建设施。临时设施用地表见附件。(二)施工力能供应1、施工用水由业主方提供主供水接口,我方在指定地点引接,全部用水设施由我方自行负责维护,并且在引接地点安装水量计量装置,水费按当地自来水公司收费标准结算。采用DN50水管直埋引接至各施工用水点。2、施工用电(1)施工电源变压器及变压器低压侧后配电设备及配电设施由业主方提供并安装,接线后全部用电设施由我方自行负责维护,电费按表计结算。各施工区设置配电盘,以低压动力电缆向各施工负荷和电源配电箱供电。电缆的敷设要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要求。大型起重机以单独回路供电。(2)施工用电管理制度为切实保障工地施工电源安全可靠地运行,保障工程的正常施工,结合工地的自身特点,特制定本管理计划。施工用电设专人统一维护管理。施工电源主线规划布设完后,绘制完整的配电系统图,维护人员熟悉高低压配电系统。现场配电盘、箱应形式统一,颜色一致,并有明显的警示标志,电缆敷设横平竖直,禁止乱拉乱放。6每周一次的现场安全巡视,做好现场施工电源雨季巡检工作,消除用电隐患。3、消防与保卫在施工区域设备、材料仓库、集中办公区、生活区等重点消防部位布置消防设施,作为消防安全管理的重点,同时保持与地方消防部门的联系。各类设备、材料仓库和财务室、贵重物品为安全保卫管理的重点,各责任部门和工地及时将安全管理方案报安监部备案,安监部协助实施并监督检查其实施效果。4、照明厂区照明主要采用塔灯方式。根据现场施工需要布置塔灯,高度视各区施工要求确定,满足施工生产需要。5、施工排水施工区的排水按明沟排水考虑,排水坡度3‰,通过明沟排入厂外主排水沟。生产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排向业主指定位置。(三)施工总平面管理1、总平面管理施工总平面是在符合有关规程、规范的前提下,合理规划施工现场、交通运输、各种生产临建、施工设施、力能配备和设备、材料、机器堆放等综合反映在平面联系上的成果。其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保证上述成果有效地实施。项目工程部为施工总平面的归口管理部门。根据各时期的不同需要,由工程部对总平面布置作适当平衡调整,重大调整需经项目总工批准并上报业主/监理工程师确认后实施,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任意变更。各施工队必须在指定的区域进行施工作业和堆放器材,如遇到问题,及时提请项目工程部进行平衡调整。施工道路、通讯线路等公用设施,时刻保持良好使用状态。如需临时切断、改路时,必须报请项目工程部并上报监理批准后实施,由工程部协调具体施工时间。2、公用设施的管理分工工程部主管临时道路的修建和维护及供电、供水系统的调配工作。施工现场的安全保卫、消防工作由项目部安监部负责,服从项目部安监部的统一管理。工程部有协助、检查、督促之责。现场文明施工由项目部安监部主管,工程部协助,施工中根据现场实际使用情况划分成若干部分,分配于各部室、各专业工程处包干管理。七、
本文标题:建筑专业作业指导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47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