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课件..
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课前提示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时期:新时期:——教育事业奠基——教育事业遭到严重挫折——教育事业蓬勃发展1966年1976年1949年趋势年份奠基挫折蓬勃发展一、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新中国成立初期)1、背景:①新中国成立;②人民政府的重视。一、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新中国成立初期)2、新中国文化教育方针:《共同纲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这一方针的意义:顺利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一、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新中国成立初期)2、新中国文化教育方针:3、重要内容: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⑴措施:①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刚解放时,我国学龄儿童入学率还不到20%,成人的文盲则高达55%。为此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提出:从1951年开始进行全国规模的识字运动。识字是终身学习的关键,是民主和公民社会的基础工具,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更是最基本的人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1953年11月中央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发布《关于扫盲标准、毕业考试等暂行办法的通知》“扫除文盲的标准是:干部和工人识2000常用字,能阅读通俗书报,能写200—300字的应用短文;农民识1000常用字,大体上能阅读通俗的书报,能写农村中常用的便条、收据等。全球文盲中有3/4是妇女,中国文盲中近七成是女性。解放初期,全国妇女人口中的文盲率在90%以上。通过50多年的努力,全国共扫除妇女文盲1.2亿,妇女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1982年至今,青壮年妇女文盲率下降了27个百分点,在各项文盲率指标中降幅最大。但是,我国目前仍有5500万妇女文盲,这成为中国扫盲工作中一大难题。世界扫盲日9月8日(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1949年1964年60%以上38.1%年均扫盲604.3万人文盲、半文盲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6.72%12.21%15.88%23.5%2001年1997年1990年80年代初(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文盲、半文盲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一、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新中国成立初期)2、新中国文化教育方针:3、重要内容: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⑴措施:①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②学校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⑵意义:使数千万工农干部、劳模、产业工人受到比较正规的中等和高等教育,提高了人口素质。2、新中国教育的性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人民服务3、教育方针的制定:1957年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全面发展方针)。地位:这是新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教育方针。4、推动实施:⑴两种教育制度:①全日制学校②半工半读学校⑵两种劳动制度①工厂机关八小时工作②半工半读工作⑶办学体制上采取多种形式办学的方针新中国的教育方针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学习思考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开始时期,1957年由毛泽东提出。5、新中国的教育成就:⑴到1965年,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⑵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⑶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巩固: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是()A.制定新的教育方针B.德育放在重要位置C.倡导“两种教育制度”D.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巩固:中国教育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A.过渡时期B.十年探索时期C.“文革”十年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AB一、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方针《共同纲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1954年宪法》: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关于…》:德、智、体全面发展措施“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办学体制:多种形式办学成就:到1965年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二、“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挫折)1、“文革”对教育冲击①各地大中学校停课,教学秩序混乱;②大中学校招生基本停顿;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清华大学红卫兵批斗“反动学术权威”“北大”红卫兵批判校长陆平等“反动学术权威”真正有组织、大规模地把大批城镇青年送到农村去,则是在文革后期,毛泽东决定给红卫兵运动刹车的时候。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全部前往农村。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食指……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因为这是我的北京,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到“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全国下乡知青总数累计已达1700万人。出家人也难逃批斗毛主席,你是我的偶像——一个毛的超级FAN批完和尚批修女二、“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挫折)1、“文革”对教育冲击①各地大中学校停课,教学秩序混乱;②大中学校招生基本停顿;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2、“教育革命”表现①领导体制:工宣队进校,贫下中农管校②高校招生:招工农学员,办“七二一”工人大学③教学体制:“开门办校”,缩短学制1970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批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报告》提出:经过三年来的文化大革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已经具备了招生条件。计划于本年下半年开始招生。具体规定:学制,根据各专业具体情况,分别为2至3年。另办一年左右的进修班。学习内容,设置“以毛主席著作为基本教材的政治课;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业务课;以备战为内容的军事体育课”。各科学生都要参加生产劳动。学生条件为选拔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具有3年以上实践经验,年龄在20岁左右,有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贫下中农、解放军战士和青年干部。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贫下中农,不受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还要注意招收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招生办法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10月15日,国务院向各地发出电报:1970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按中央批转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报告提出的意见进行。全国首批招收的工农兵学员共4万余人。工农兵学员在上课3、文革对教育的影响:(1)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2)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拉大了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二“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文革”对教育事业的冲击“红卫兵”运动高等学校停止招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教育革命”管理体制:“工宣队”“贫下中农管委会”教学体制:“开门办学”,缩短学制改革高校招生制度“七二一工人大学”(1968)工农兵大学生(1970)危害出现“文化断层”“人才断层”局面影响全民族文化素质提高和现代化事业发展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新时期)1、原因:⑴文革后教育界拨乱反正:①平反冤假错案,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②重要标志:恢复高考(1977)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参加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77级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高考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校园中最流行的口号是:全国流行的口号:“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北大学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清华学子)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高考制度的恢复为什么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反响?因为它使得“考试获得成功”“考试实现就业”“公平竞争”等重新得以实现,使得莘莘学子的十年苦读有了回报,并与国际接轨,恢复了正常的教育,尤其是使十年“文革”中的大量失学青年有了升学机会,所以其社会反响巨大。学习思考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新时期)1、原因:⑴文革后教育界拨乱反正:①平反冤假错案,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②重要标志:恢复高考(1977)③建立起中小学教师参评高级职称等制度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新时期)1、原因:⑴文革后教育界拨乱反正,⑵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新时期)1、原因:⑴文革后教育界拨乱反正,⑵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⑶1995年,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A、提出:1995年;《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1995年)结合书本,结合材料,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内容?1976年,文革结束,十年的浩劫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人才断层,邓小平对此忧心忡忡,1977年5月的一天,还没恢复工作的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科学技术这么落后怎么行?”“科教兴国”A、提出:1995年;《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B、原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关键在于培养人才;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地。D、意义: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C、内容:………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新时期)1、原因:⑴文革后教育界拨乱反正,⑵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⑶1995年,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⑷加快教育立法,开展依法治教①表现:。。。。②意义:。。。。教育法律法规开始正式实施的时间《学位条例》1981年《义务教育法》1986年《教师法》1994年《教育法》1995年《职业教育法》1996年《高等教育法》1999年《民办教育促进法》2003年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2、成就:(1)教育立法进步较大(2)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3)中等、高中职业教育得到发展,普通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4)成人教育成绩显著(5)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发展迅速………新闻: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探究活动:综合以上所述,新时期中国教育事业突飞猛进的原因有哪些?1)环境改善:2)经济需要:3)政府政策:“文革”结束后,党和政府对教育界进行了拨乱反正,尊师重教的风气逐步形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三个面向.科教兴国.教育立法。4)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的推动。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单位:亿美元)年份1952196319701976产值17368219695544——《国外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6)》二战后,日本教育开始实行9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1957年获理工农医专业博士学位的占博士总数的88%。1965-1970年培养出19万工科中级技术人员。——刘天纯《日本改革史纲》教育在当今科教兴国中的作用1、教育通过培养人才,来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含量;2、教育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发掘劳动力的巨大智力资源;3、教育致力于培养民族的创新意识,增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国力;4、教育依赖社会各方面整体水平的提高,反过来,教育也可以促进科学技术形成规模,从而改善社会经济结构,促进经济效益的良性发展。5、教育的大力投入,有利于后发型国家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结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办教育挫折教育繁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世界教育报告》(1990年)有
本文标题: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488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