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及评析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及评析且吟且诵素课生香——《伯牙绝弦》教学实录及评析执教海南省琼海市实验小学黄婷婷评析海南省琼海市实验小学王任黄婷婷现任教于海南省琼海市实验小学,学校教研员,海南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曾先后荣获琼海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琼海市教坛新秀琼海市先进教师海南省首届教学能手海南省教育学会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最喜欢的教育格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最崇拜的名师王崧舟。最喜欢读的一本书《教师专业成长——刘良华教育讲演录》。视频导入——师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古文,请同学们举起右手,伸出食指,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生书空。师写字要一笔一画,一丝不苟。绝字的绞丝旁表示与丝线有关,从刀表示人用刀断丝。师边板书边说师读过这个故事了吗?生读过了。师这是一个准和谁的故事?生这是一个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师没错,伯牙和钟子期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与人物名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伯牙是晋国的上大夫,琴艺高超,被人誉为琴仙。传说有一年的中秋节,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途经汉阳江口,一时兴起,在江边弹琴。优美的琴声吸引了打柴归来的樵夫钟子期,两个人就这样因为音乐走到了一起,于是就有了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伯牙绝弦。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生应该是说伯牙不再弹琴,然后把琴毁掉吧!师你说的一点儿也没错。被人誉为琴仙的伯牙为什么要绝弦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这个故事。点评解绝的字义,介绍背景,质疑,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初读课文师请打开课本第137页。在读课文之前,请同学们先观察课文,课文里有两个小老师,一个是括号里的拼音,另一个是课文下边的注释。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再读一读注释,把句子读通。学生自由读课文师请同学们一块儿来读读屏幕上这两个带有注音的词。出示善哉峨峨兮,生齐读。师读得真准!哉和兮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生这两个字都是语气词,都是表达感情的。师表示感叹的语气该怎么读呢?生读感谢你为我们作出的示范。在哉和兮的后面一延长,这感叹的语气就出来了,同学们来试一试。生齐读,读得很有味道。师咱们把这两个词语放到句子中去读一读。谁来?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日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日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生齐读句子,读出了停顿。师孺子可教也!这么难读的句子都读好了,谁能一口气把这篇课文读下来?请两名学生读全文师其实我们还可以把课文读得更好。请看大屏幕。出示课文、无注释的三组词语与导学提示这组词语在课文里没有注释,如果你能把它们的意思弄懂了,就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下面请同桌互相交流,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先说说词语的意思,再说说句子的意思。生同桌讨论,师巡视指导。师我们先来看第一组,这一组,难度比较大。课文里一共出现了四个善字呢。出示生前面两个善是一个意思,后面两个善是一个意思,前面两个善是擅长的意思,后面两个善是好的意思。师再说说句子的意思。生前面两个善是擅长的意思,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善哉的善是好的意思,伯牙弹琴,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雄伟得像泰山一样!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又说好啊,广大得像江河一样!师你说得有条有理,向你学习!其实这种一字多义的现象在我们的现代文里有,在古文里也是很常见的。我们再来看第二组。出示句子生伯牙所念的念是心里所想的意思,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就是钟子期总能准确地道出伯牙心里所想的东西。师;语文教案你真厉害,说得非常清楚。再来看第三组。出示句子生谓应该是认为的意思,乃是于是的意思,伯牙认为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知音了,于是就摔破琴,终身不再弹琴了。师有了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相信我们能把课文读得更好。出示全文生齐读课文点评前三个步骤的检查,落实了初读环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的目标。通过讨论,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了难理解的词句,为学生读好课文以及后面讲故事作了很好的铺垫。整个环节,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此为教学中密之妙,前者疏,后者密,疏密有致,张弛有度。朗读背诵——师同学们读得太好了!读书是越读越有滋味的,读古文和我们读现代文不一样,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讲究节奏,讲究韵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找找古人读书的感觉。师咱们合作读一读。出示五句话,竖行排列你们来读黑色字体的句子,老师来读红色字体的句子。播放背景音乐《高山流水》。师生合作读课文。学生读写伯牙的句子,老师读写子期的句子。师就是这样,速度放慢一点儿,这古文的感觉就出来了,抓住这种感觉,咱们换过来再读一遍。师生互换角色,再次合作。师同学们是越读越有味了!下面请一位同学来当伯牙,一位同学来当子期。指名分角色读,生读得声情并茂。师此处应该有掌声。生鼓掌伯牙和子期配合得多默契啊!请男生和女生也分别来读一读,抓住刚才的感觉和味道。男女生分角色读,越读越有韵味。师渎得真好啊!老师把每一句话的后半句给去掉了,你们还能读吗?生能!师相信你能行!学生试着背诵点评书声琅琅,熟读成诵。从初读到半填空背诵,可谓水到渠成。学生读得尽兴、入味,背得轻松,全在预设之妙。素读,遵循了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古文学习的方法,素,却有味;素,却满堂生香,如茉莉,如淡菊,幽香沁脾。理解故事——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就把一篇古文给背下来了!有句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先自己练一练。学生自由练说故事,师巡视指导。师谁先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生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太棒了,简直让我看到了巍峨雄伟的泰山!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便说太棒了,简直让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江河!伯牙心里所想的,钟子期都能知道。子期死后,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了,于是,他毁了琴,再也没有弹过。师她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完整地向我们讲述,真好!谁再来?如果你能用古时候,有位音乐家叫伯牙这样的语气来讲就更有讲故事的味道了。再请一生说,说得挺有故事的味道,学生鼓掌。师伯牙和子期之间到底是一份怎样的深情厚谊呢?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八月十五的晚上。汉阳江边,皓月当空,琴声阵阵,伯牙和子期一个鼓,一个听,当伯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不由得赞叹道——出示句子善哉,峨峨兮若泰山!生齐读,读得没有气势。师那是怎样巍峨雄伟的泰山啊!同学们,读出它的气势来!生再次齐读,读得很有气势。师当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听得如痴如醉,再一次发出由衷的赞叹——出示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生齐读,读得很有气势。师好一个善鼓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子期!除了这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伯牙心里所想,钟子期真的都能从琴声里听出来吗?咱们来试一试。老师来当伯牙,你们来当子期,请听我弹上一曲,看哪位善听的子期能听懂我的琴声,发出由衷的赞叹。出示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善哉,兮若!善哉,兮若!《高山流水》音乐起,师作弹琴状。师我志在徐徐清风,你钟子期日——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众笑师没听懂我的琴声。我再弹,我志在徐徐清风。生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众笑师能听懂我琴声的人真难找啊!生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师好一个善听的子期!我再弹。师我志在依依杨柳。生善哉,依依兮若杨柳!师你听懂了!我志在皑皑白雪。生很有感情的善哉,皑皑兮若白雪!师我志在茫茫大海。生善哉,茫茫兮若大海!师真乃知我者,子期也!师无论我伯牙心里想到什么,你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我的心意,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讲就是——生齐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出示句子师一定能道出我的心意,我没听出来,再读。生再次齐读,强调必得之。师好一个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板书所念、必得。师伯牙和子期一个所念,一个必得,你觉得这时候我们可以用哪个成语来形容他们之间的情谊?生心心相印。生心有灵犀。师能遇到这样的朋友容易吗?生不容易。师假如你就是伯牙,得遇钟子期这样的朋友,你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呢?拿起你的笔,在老师课前发下的练习单上用几句话写下来。出示伯牙得遇钟子期,欣喜若狂,不由得感慨道善哉!善哉!师配乐《琵琶语》,学生练笔。师提醒学生注意写字的姿势,并要注意书写的速度。师谁来说?没写完的可以口述。生伯牙得遇钟子期,欣喜若狂,不由得感慨道善哉!善哉!知我者非你钟子期莫属也!师善哉道出了你心中的想法。生善哉!善哉!吾终于遇得一知音也!师那是一种怎样的欣喜若狂啊!生再读,读出了伯牙的欣喜若狂。全场掌声。师你能用古文的形式来写,你的古文底子可真厚!佩服!生善哉!善哉!有幸遇子期,乃我伯牙之福也!全场掌声生善哉!善哉!人生苦短,知音难求,懂我琴音,唯有子期,子期乃我知己也!全场掌声师是呀,他们两人就是这样心有灵犀、心心相印。对伯牙来说,子期就是他的什么?生齐知音!师板书知音有道是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传说这次相遇让伯牙和子期都相见恨晚,他们约定第二年中秋再相会。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当伯牙兴冲冲地赶到汉阳江边,他见到的不是子期,而是一座冰冷的墓碑!音乐起,出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师听着这样的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伯牙看到了子期的坟墓,非常难过,就这样失去了一个知音。师是呀,昔日的知音只剩下了伯牙一个人在伤心地哭泣,请你读这句话。生深情朗读,语调低沉。生我仿佛看到了伯牙久久地跪在子期的墓前,以泪洗面,他想如果没有人再能懂我,要这把琴还有什么用呢?于是,他摔坏了琴,终身不再鼓琴。师是啊,子期不在,留琴何用啊!请你读这句话。生深情朗读师是啊,破琴绝弦,那是绝了伯牙所有的期待,所有的愿望啊!一起读这句话。全班深情朗读师从你们低沉的声音中,老师深切地感受到你们心中的那种悲痛之情!古书中记载,伯牙在子期的墓前写下这样一首短歌——出示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让我们一起吟诵。师生深情吟诵点评喜得知音,又痛失知音。前后两句形成强烈落差。教师遵路识斯真,通过音乐渲染,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用煽情的语言,让学生回环复沓读,沉浸于故事的知音文化中。后用资料拓展,伯牙绝弦谢知音的情意深深打动了学生。传唱知音——师孩子们,这就是《伯牙绝弦》的故事,这就是知音难觅的故事,这就是高…流水的故事!像这样千古传唱的故事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外可以再搜集一些来读。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师请同学们全体起立,让我们怀着对伯牙、子期的这份敬意,怀着对知音的无限向往,伴着这曲《高山流水》,一起将这个故事传诵!背景音乐《高山流水》,师生诵渎课文。点评在《高山流水》的乐曲中背诵古文,达成了本课背诵课文这一教学目标,曲终而意未尽?借一篇古文教学引导学生走向阅读经典文化之旅,教师的大语文观可见一斑总评素在词典里的一个义项是本色。、黄婷婷老师这节《伯牙绝弦》是一节体现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本色的课,它突出了朗读教学,讲究吟咏,从头到尾,书声琅琅,达到了熟读成诵的教学目标,古文的意思也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其义自现,体现了用语文的方式来教语文的特点。一、正确理解编者意图,吃准教学重难点黄老师的这节课目标简明,过程简约,方法简单,教学效果却很好,这篇古文课后有三道题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读一读,说说句子的意思。3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这三道题正是编者意图所在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理解文言文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谊。,黄老师很好地理解了教材编排意图,确定了适度的教学目标,吃准了教学的重难点、整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采用素读的方法,让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自己读懂古文,感受朋友之间的纯真友谊。二、用素读的方法,让学生熟读成诵古文教学要避免一种不良倾向,即为应付考试,一字一句串解意思,使古文教学显得枯燥乏味,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古文的兴趣,这节课黄老师从介绍故事背景入手,以伯牙为什么要绝弦这一问题设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用素读的方法,先让全体学生读正确,通过一起找古人摇头晃脑读书的感觉为引子,采用师生、生生合作读的形式,融有效的古文朗读指导于老师的范读之中,并以积极的评价为主要手段,让学生兴趣
本文标题:《伯牙绝弦》教学实录及评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498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