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含答案
第2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背景1.政治上:秦朝结束分裂,建立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王朝。2.经济上:封建的小农土地私有制的确立。3.思想文化上:战国时期法家集权思想。4.主观因素:秦王嬴政个人的雄才大略。二、形成1.皇帝制度(1)由来:秦王嬴政自认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2)特征: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帝独尊。(3)本质:君主专制,皇帝是专制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内容三公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九卿诸卿分别掌管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特点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手中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务的决策失误3.郡县制(1)内容: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不能世袭。(2)作用:郡县制的全面推行,对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作用。4.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法律:秦始皇颁布秦律。(2)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3)文化:统一文字,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4)工程:修建驰道、开通灵渠、修筑长城。概念辨析“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1专制主义:是与民主相对立的概念,是一种决策方式。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2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三、影响1.积极影响(1)强化了中央集权,使秦朝国力日益增强。(2)促进了中国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形成、巩固国家统一及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2.消极影响:专制权威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战争,秦朝短命而亡。图示构史早期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关系1.官僚政治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包括有关官僚机构的组织运作与官僚的活动及一套完整的制度规定。2.朝议制度秦汉时期建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由皇帝裁决,方能施行。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两者有区别,也有联系,君主专制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帝位世袭制和皇位继承制,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考点一“家天下”的秦朝中央官制1.秦朝中央官制如何体现君主专制(1)三公九卿分工严密,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分别向皇帝负责,国家军政大事的最终决断权集中在皇帝手中。(2)太尉一职是虚设的并未授予大臣,便于皇帝直接掌兵权,反映了皇权至上的特点。(3)九卿中的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这都是为皇帝和皇家服务,“国”与“家”同治,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2.三公九卿制的运作方式和作用(1)运作方式: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2)作用:形成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府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务的决策失误,不同官职和机构之间相互配合,彼此牵制,最后集权于皇帝。要求:从材料中找出“三公九卿制为官僚政治”的表现。材料秦朝的三公九卿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为有才能的文武官员,皆受命于皇帝,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与私分明,政绩有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备……——摘自《中华文明史·第二卷》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官员由皇帝任命,官员有职分、等级、俸禄,不再是世卿世禄。1.秦朝廉政建设的制度设计秦朝中央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大夫寺,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官员……御史大夫之下设副职御史丞、御史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史。御史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史、监察史,或简称郡监。——摘编自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发现问题秦朝形成了直属于皇帝的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监察体系,这超出了教材的表述。命题角度秦朝的监察制度设计内涵;周秦的政治制度比较;秦朝制度创新。2.秦朝政治制度的“现代化”所谓古代中国的“现代化”,就是指造就中华帝国的那套“理性设计”,主要包括郡县制、法典化控制以及文官制度……若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形态往后看,则春秋战国以至于帝国时代,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张树平《“理性政治知识”与中国古代政治的“现代化”》发现问题周秦之际的制度转型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命题角度秦朝政治制度“现代化”的内涵;周秦政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考点二“公天下”的郡县制1.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类别分封制郡县制建立基础血缘关系按地域划分传承制度诸侯王位世袭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官位概不世袭官吏权利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与中央关系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官员职责范围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历史作用前期巩固了统治,但易导致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2.从分封制到郡县制所反映的历史趋势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官吏任用原则由世袭到行政任命,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变化,是政治改革的一大进步,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3.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与先秦贵族政治的不同(1)不再是族权与王权的统一,而是形成了唯一绝对的政治权力——皇权。(2)不再层层分割政治权力,而是将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权力则集中于皇帝。(3)君主不再依靠家族势力来行使政治权力,而是通过官僚机构和官员进行统治,各级官员都对皇帝负责。(4)不再是各级政权都实行世袭制,而是只有皇位实行世袭制,其他官僚都由皇帝任命。要求:分析材料,论证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和秦朝的郡县有何差异。史料一(秦)武公十年,伐邽、冀戎,初县之。——《史记》(哀公二年,赵简子誓曰)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左传》史料二秦朝疆域图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已陆续设立郡县,县的规模、地位高于郡;郡县设置与兼并战争有关。(2)秦朝形成了郡县两级管理体制并推广到全国;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县隶属于郡,这适应了国家统一的需要,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1.郡县制的利弊得失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不知有司之官……而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发现问题顾炎武以前所未有的高度认识郡县制,蕴含着限制皇权的新思想。命题角度郡县制对君主专制的影响;郡县制的变革与封建社会晚期的社会转型;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利弊。2.秦朝政治制度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自从秦始皇统一了当时的“天下”,中国即成为一个长期整合的政治体……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单元,能够有长期的凝聚性,固然由于其地理环境自成格局,但也由于国家形态具备一定程度的稳定性。——许倬云《历史大脉络》发现问题秦的统一和制度创新在中国历史上有独特的地位。命题角度秦的统一和制度创新的关系;秦朝的文明传承和制度创新;周秦政治与天下一统的内在关联。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时间题号时间题号2014全国Ⅰ,241.命题点:君主专制统治与人伦秩序(2014·课标全国Ⅰ)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并没有涉及宗教,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强调皇权至上,并且皇权至上与祭天、祭祖先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排除C项;仅从题干材料中无法得出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的结论,排除D项。2.命题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体制上的开创(2015·海南高考)《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A.郡县制B.分封制C.井田制D.宗法制答案A解析材料中“罢侯置守”指的是废除分封制的“诸侯”,改为任命郡县制的“郡守”,因此材料是指秦朝实行郡县制,A项正确,B项错误;井田制是商周时期实行的土地国有制度,而秦朝时实行封建土地私有制,C项错误;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随分封制度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瓦解,D项错误。3.命题点:君主专制统治下的外戚干政和权臣弄权现象(2014·天津文综,1)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的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答案C解析自秦汉以来,中国形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这一制度下的皇帝制度,君权至高无上、君位独尊、不可僭越。君主为防止大臣擅权往往又重用身边的人,一旦君主昏庸或年幼,易造成大权旁落,出现外戚干政、宦官专权、权臣弄权等现象,故应选C。1.命题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渊源(2018·安徽皖江名校联盟联考)一般认为,在以分封制为主的时代中,县制较早地出现于公元前688年的秦国。与县相比,郡有军事渊源,在一开始,郡被认为不如县重要,但最终县成为从属于郡的一级行政单位。这反映出()A.当时秦国已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B.魏国与周边各国的争霸战争频繁C.当时各国都普遍实行了郡县制度D.先秦已具中央集权制发展的趋势答案D解析秦统一后才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魏国,B项错误;普遍实行了郡县制度,与材料中“在以分封制为主的时代中”不符,C项错误;材料说明先秦时已出现郡县制的萌芽,反映了中央集权制的发展趋势,故D项正确。2.命题点:爵秩变化折射出的秦汉时期的政治转型(2018·贵阳一中检测)战国至秦汉,爵级繁细,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晋升之梯。这种现象()A.加速了小农阶层的分化B.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集中化C.有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D.有利于促进官僚政治的形成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战国至秦汉时期,新的爵秩变化打破了贵族阶层对政权的垄断,有助于官僚政治的形成与发展,故D项正确。3.命题点:血缘维系的秦汉皇权承袭制度(2018·郑州联考)秦初并天下后,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想把皇位宝座千万世都传下去;汉王刘邦成为皇帝之后,约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这表明()A.中央集权得以不断强化B.宗法制决定帝王治国思想C.分封制依然存在D.帝王借宗法血缘维护统治答案D解析材料没有体现中央集权的强化,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的非治国思想
本文标题: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504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