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基本模式(仅供参考)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基本模式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小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设置的必修课程,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综合实践活动必须体现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开放性、自主性等。下面就我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提出几点建议。一、课程实施分五个阶段1.确定课题、拟订方案阶段。这是教学的起始阶段,主要任务是组织学生筛选、确定要研究的主题和子课题,然后拟订研究活动实施的计划方案。2.活动实施、具体实践阶段。这是教学的第二阶段,主要是指导学生按照计划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解决产生的问题,激励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并指导学生不断修订、完善研究活动的计划方案。3.技术实践,设计制作阶段。这是教学的第三个阶段,主要体现教学内容的融合,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方面的教学,渗透技术设计理念,培养技术素养。在这一阶段,教师指导学生依据技术设计的原理,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动脑进行与主题和子课题有关的作品图纸设计,动手按照设计图纸把作品制作出来。4.展示汇报、交流分享阶段。这是教学的第四阶段,是教师指导学生将研究成果以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全班展示汇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渠道。通过交流,师生共享实践活动研究的成果,分享成功的快乐,分析失败的原因,排泄经受的苦涩。5.结题总结、全面评价阶段。这是教学的最后阶段,主要内容是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总结,以文本的形式完成结题报告,对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个人自评、同学互评(小组评价),并由家长和教师填写评语。二、课程实施中六种基本课型1.定课题、拟方案课主题确定后,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围绕主题讨论提出要研究的问题,从中筛选和确定子课题;然后根据研究兴趣,划分活动小组,并讨论和拟订活动实施方案。如《风筝》根据老师的主题设计思路,组织学生看多媒体,初步认识感知风筝,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想探究的问题,整合提升成为活动主题——《风筝》。对学生提出的不同小课题进行合并归类或者修正,形成以下主要研究问题:风筝的来历,风筝的种类,风筝的作用,制作风筝的材料等。根据爱好确定研究小组,组内共同制定活动计划方案,完成任务分工。活动方案中一般包括小组名称、组员名单、指导教师、活动步骤、活动分工、预期成果、成果表达方式等内容。2、活动方法指导课针对形成的活动专题,教师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引导学生如何去开展活动,如何进行采访,如何写调查表,怎样进行分工与和作等。多在三、四年级上此类型的课。3、社区服务实践课根据活动主题,依照自我设计的活动方案,参与实践活动,经历、感悟、体验、探索方案的实施价值。学生分小组按研究专题进行探究性学习。有的上网搜集有关风筝的来历,有的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搜集有关风筝的种类,有的走访调查身边的人,了解制作风筝的材料及方法,并对活动过程进行记录,对资料进行整理,合作完成组内任务。老师参与并指导学生活动。4、展示交流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成果,用各种形式在全班进行展示汇报。展示交流课主要是让学生口头发表实践活动的成果。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汇报形式分组展示汇报探究成果。程序是:各组推选一名主汇报人进行汇报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讲解,同时进行师生评价。有的组同学撰写了研究小论文《风筝的发展》,有的同学采用现场放风筝的形式等,全体同学参与到交流汇报、评价中。5、技术实践课学生根据活动主题和子课题研究的内容,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劳动技术的作品设计和制作。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作品的技术设计,构思作品图纸,并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准备需要的材料和工具,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作品的制作。6、成果展示汇报课活动基本结束后,引导学生将在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书面的文字材料(活动过程记录、采访调查资料、活动感想及反思等)、图片及实物资料等进行交流展示,引导评价。总结时根据汇报评价情况对各自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完善,个人撰写活动总结与反思,确定后续研究的内容。评价是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然后进行同学互评和小组评价,最后由教师完成对学生的评价。三、课程实施中两套基本表格1.活动情况与过程的记录表主题(课题)和子课题研究计划表个人研究计划表问卷调查计划表课题活动情况记录表实践活动过程的情况记录(如查阅资料记录、调查访谈记录、实验记录、设计制作技能记录等)课题研究成果报告单等2.学生学习情况评价表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四、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一个主题结束以后,教师指导学生将两套表格和技术设计与制作作品及其他的相关材料装入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的样式、规格、收集作品的数量由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自行决定。当然,这些仅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初步探索。对如何创造性的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环节、课程方法、课程效果的设计和评价还在“填石子过河”,还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和研究,在理论上归纳和提高。品德与生活活动型教学模式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其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下面就把我县操作的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模式阐述如下。一、活动前1、确定活动内容。教师应依据活动主题、活动目标,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儿童的实际需要,灵活地调整教材内容。2、创设活动环境。教师应对儿童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等各方面的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做好校内外资源的考察、联系等工作,为开展具体的教育活动做好物质上的准备。如留有充足的练习场地;参观需事先联络,勘察现场,做好场地、设施、人员、路线的准备。3、设计活动方案。须包括课题、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时间安排、主要内容、活动指导要点、在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注意事项、活动后记等。4、做好活动准备。文本、图片、音像等材料的准备;有关人员的准备,如《祖国的昨天和今天》课上,让采访者(学生)与被采访者充分互动。物件的准备:小实验、小制作、小饲养、小种植等活动则更要准备好相应的材料。二、活动中可以概括为讨论式、欣赏式、资料搜集式、参观访问式、体验式、操作式、劳动实践式等。下面以《我心中的榜样》中的一个活动“击鼓传花游戏”为例,介绍活动中的操作流程。1、创设情境,引入话题。可以通过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多媒体展现情境,语言供托情境等方式来引入活动的话题。2、明确要求,提示方法。在“击鼓传花游戏”中教师是怎样清楚的提出要求:老师的要求:花传到哪个同学的手中,哪个同学就站起来说自己心中的榜样,但不能说出他的名字,只说他身上的优点和平时是怎样做的,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猜出他是谁?。3、开展活动,充分体验。老师要加入到每个组的活动中,倾听、了解、协调,捕捉信息,及时调整。4、交流反馈,二次活动。主要是交流学生活动情况,展示活动的结果。5、感知感悟,获得发展。三、活动后1、反思调整:根据来自儿童的反馈进行总结、反思。教师可与儿童一起分析、讨论活动的成败,制定或修改下一步活动的计划等。2、练习巩固:进一步巩固儿童的态度及所获得的知识、技能等。如《新年的礼物》,学生学做贺卡后,可举办贺卡展示会,然后把贺卡送给最想送的人,以交流、推广、利用成果。3、拓展运用:把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等拓展运用到其他方面。4、深化发展:利用儿童尚有疑问之处再提出新的教育要求,引导儿童不断把活动向纵深推进。以上教学模型的特点是:调动儿童全身心参与;注意课前、课中、课后活动的完整性,重视对学生课下观察、访问、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等学习活动的指导;活动要做透、做足,要把每个活动潜在的教育资源挖掘出来;教师应敏感地捕捉课堂中有效的生成资源,用活动的真实进程不断丰富和推进课堂教学,使课堂生活成为一种快乐、积极的生活,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本文标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基本模式(仅供参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541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