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章牡丹亭第一节汤显祖的生平与思想一、汤显祖的生平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海若、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晚年自号茧翁。所居书斋名玉茗堂、清远楼。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35岁以前:读书应举阶段35—48岁:做官阶段49—67岁:辞官归隐阶段汤显祖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个腐败、黑暗王朝。21岁中举,后来科考一再受挫,34岁才中进士,次年在南京作太常寺博士。因上《论辅臣科臣疏》批评时政,被贬广东徐文县任小吏,两年后改任浙江遂昌知县。后毅然辞官,隐居临川玉茗堂。二、汤显祖的思想(一)徘徊于儒、道、释之间王思任:《邯郸》,仙也;《南柯》,佛也;《紫钗》,侠也;《牡丹》,情也。“家君恒督我以儒俭,大父辄要我以仙游。”(《和大父游城西魏夫人坛故址诗·序》)汤显祖思想儒、释、道兼有。其师罗汝芳是泰州学派王艮三传弟子,又曾与李贽相会,深受其个性解放、市民意识影响。与佛学大师达观神交多年。汤显祖辞官归隐也受祖传家风影响。祖父40岁后隐居乡村;祖母对佛经诵读不倦;启蒙老师徐良傅景仰蓬莱仙境,业师罗汝芳深通神佛吐纳之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人生信仰。(二)人生的“至情”论1、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耳伯麻姑游诗序》:“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而行于神。”《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人生而有情。”2、有情人生的极境是“至情”。《牡丹亭·题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3、“至情”的感悟方式是借戏剧来演绎。“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复甘义麓》)四、汤显祖的创作“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牡丹亭》、《紫钗记》:风情戏,以女性为主,赞颂真情、至情。《南柯记》、《邯郸记》:政治戏,以男性为主。对人物及所处环境整体否定,反对无情。“盖惟有至情,可以超生死,忘物我,通真幻,而永无消灭。否则形骸且虚,何论勋业,仙佛皆妄,况在富贵!”(《四梦跋》)第二节《牡丹亭》一、《牡丹亭》的题材渊源《牡丹亭·题词》:传杜太守事,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微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拷谈生也。西晋武都太守李仲文之女事(《太平广记》卷三百十九引《法苑珠林》)东晋广州太守冯孝将之子事(《太平广记》卷二百七十六引《幽明录》)汉谈生事(《太平广记》卷三百十六引《列异传》)《杜丽娘慕色还魂》话本(余公仁《燕居笔记》卷八)汤显祖对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的加工、改造:1、汤显祖改变了杜、柳二人门当户对的关系,将男主人公的身份下降为穷酸秀才。2、突出了杜宝、陈最良等人的卫道士立场。3、汤显祖则把“慕色”提高到“至情”的高度,更以“至情”与“理”相抗衡。4、改杜丽娘封建淑女形象为为追求爱情不惜一切的叛逆女性形象。5、由仓促讲述故事到从容刻画了一幕幕让人如痴如醉的抒情场景。二、剧情梗概第一出《标目》【汉宫春】杜宝黄堂,生丽娘小姐,爱踏春阳。感梦书生折柳,竟为情伤。写真留记,葬梅花道院凄凉。三年上,有梦梅柳子,于此赴高唐。果尔回生定配,赴临安取试,寇起睢阳。正把杜公围困,小姐惊惶。教柳郎行探,反遭疑激恼平章。风流况,施行正苦,报中状元郎。三、作品分析(兼谈杜丽娘性格)汤显祖《牡丹亭题词》: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一)生可以死:第2出《言怀》—第20出《闹殇》)(二)死可以生:第21出《谒遇》—第35出《回生》(三)回生之后:第36出《婚走》—55出《圆驾》(一)生可以死首先,杜丽娘生可以死的客观原因——生存环境。其次,杜丽娘生可以死的主观原因——“生而有情”。“娇莺欲语,眼见春如许”“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第九出肃苑【一江风】[贴上]......俺春香日夜跟随小姐。看他名为国色,实守家声。嫩脸娇羞,老成尊重。只因老爷延师教授,读到《毛诗》第一章:“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悄然废书而叹曰:“圣人之情,尽见于此矣。今古同怀,岂不然乎?”“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第十出《惊梦》)“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第十出《惊梦》)“天呵,春色恼人,信有之乎!常观诗词乐府,古之女子,因春感情,遇秋成恨,诚不谬矣。……吾生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泪介]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第十二出《寻梦》)“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第十二出《寻梦》)明清传奇与杂剧的区别:1、杂剧体制的通例是四折一楔子,不标折目;传奇不称“折”而称“出”,并加出目,出数不定,多是四五十出的长篇。传奇没有楔子,第一出是“家门”,又叫“开场”由末说明创作意图,介绍剧情概况,它不是剧情的组成部分。开场之后,第二出才是正戏。开场用的是词牌而不是曲牌2、传奇和杂剧一样有唱、白、科,但不像杂剧那样通常由一个角色唱到底,而是各种角色都可以唱,可独唱、对唱、轮唱和合唱;传奇中不称“科”而称“介”;重要人物上场时先唱引子,继以一段定场白,每出戏有下场诗。3.杂剧和传奇在音乐上都采取曲牌联套的方式。所不同的是:杂剧每折限用一个宫调,一韵到底。传奇每出不限只用一个宫调,可以换韵。杂剧演唱用北曲,传奇多用南曲,并吸收北曲,创造了“南北合套”的方法。4.传奇的角色与杂剧大同小异,但角色增多,分工更细。杂剧的主角是末、旦,传奇的角色是生、旦。第十出《惊梦》欣赏【绕池游】〔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贴〕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乌夜啼〕〔旦〕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贴〕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阑。〔旦〕翦不断,理还乱,闷无端。〔贴〕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旦〕春香,可曾叫人扫除花径?〔贴〕分付了。〔旦〕取镜台衣服来。〔贴取镜台衣服上〕“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镜台衣服在此。【步步娇】〔旦〕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雲偏。〔行介〕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贴〕今日穿插的好。【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贴〕早茶时了,请行。〔行介〕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贴〕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春香啊,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贴〕成对儿莺燕啊。〔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旦〕去罢。〔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旦〕提他怎的!〔行介〕【隔尾】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作到介〕〔贴〕“开我西阁门,展我东阁床。瓶插映山紫,炉添沉水香。”小姐,你歇息片时,俺瞧老夫人去也。〔下〕……【山桃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小姐,和你那答儿讲话去。(二)死可以生(三)回生之后第三十六出《婚走》〔生〕便好今宵成配偶。〔旦〕懵腾还自少精神。〔净〕起前说精神旺相,则瞒着秀才。〔旦〕秀才可记的古书云:“必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生〕日前虽不是钻穴相窥,早则钻坟而入了。小姐今日又会起书来。〔旦〕秀才,比前不同。前夕鬼也,今日人也。鬼可虚情,人须实礼。听奴道来:【胜如花】青台闭,白日开。〔拜介〕秀才呵,受的俺三生礼拜,待成亲少个官媒。〔泣介〕结盏的要高堂人在。四、《牡丹亭》的文化警示意义(一)以情反理,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与反动广陵女史冯小青: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自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又侧耳时,只听唱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二)崇尚个性解放,对于正在兴起的个性解放思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五、《牡丹亭》的浪漫主义风格1、主题上:为演绎生死“至情”,剧中主人公对“情”执著追求,对“理”强烈反叛,最终如愿以偿,实现理想,主题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理想主义色彩。2、情节构思和人物塑造上:杜丽娘由梦生情,由情生病,因病而死,死而再生。与意中人先有梦中结合,继而阴间结合,最终人间结合。没有爱可得到爱,没有情人可生出情人,现实生命死亡可作为理想人生起点。奇幻情节和感人形象,既充满浪漫色彩,又带有时代特征。
本文标题:牡丹亭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570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