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采莲曲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作者:王昌龄(西元698-756年)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作品有《王昌龄集》。采莲曲,为乐府旧题.注释:1.罗裙:丝织的裙子。2.芙蓉:这里指莲花。3.乱入:争先恐后地进入。4.始:才,刚刚.译诗:采莲姑娘的罗裙像荷叶一样,荷花向着姑娘们红润的脸庞开放,脸庞夹在荷花中间难以分辨。她们划船进入荷塘后,分不清哪里是荷花哪里是姑娘,只有听见姑娘们的歌声后才知道她们来了。析诗前两句:写花人相似,人花难辨后两句:写人入莲池,浑然一体前置作业1.你从诗中读出了一群怎样的少女形象?2.诗人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荷叶罗裙”‘芙蓉向脸”写出了少女的青春美丽,‘乱入池中”‘闻歌来”写出了少女的天真l烂漫,朝气蓬勃.本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没有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赏诗1.请从修辞的角度品味“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a.运用比喻手法,把采莲少女红润艳丽的脸庞比作出水的荷花,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一幅采莲少女与鲜艳荷花融为一体相互照映,人花难辨的美丽图景。b.运用对偶,……2.请从炼字的角度品味“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的表达效果。“乱入”是争先恐后进入。写出采莲少女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而又不见踪影的美。“看”“闻”“觉”从目,耳,心三个角度突出了视觉之美,听觉之美和想象之美。表现出了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之情。
本文标题:采莲曲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579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