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务礼仪 > 浅谈农村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农村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学区肖东)【内容摘要】实施创新教育,加强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从培养创新精神人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同发展。我们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发明创造活动,要将学生的科学素养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发明创造活动不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任务,也要靠社会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共同合作,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学习型环境和创新氛围。创新教育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和主渠道;以生活实践为来源,发散思维,大胆创新;以兴趣做引领,发挥学生创新潜能和激发创新欲望;以形式多样活动为载体,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键词】科学素养创新教育意识兴趣潜能实践随着现代学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强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将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创新精神人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同发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开发他们的创造智慧,使他们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学习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将学生的科学素养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于怎样培养小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认识不足,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搞点课外活动,在大课间领着学生热闹热闹;还有的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让学生做出几件手工作品来。其实,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还是应试教育在作怪。我们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发明创造活动,其目的不是制作出几件科技作品,而在于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科学素质是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度和综合化发展对未来建设者的要求、是现代化社会对现代人的基本要求。它是从小养成的,不断发展的。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学校应采取措施,明确创新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在科技教育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首要目标,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和“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外应加强教师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指导学生创造出真正的有一定科学价值的东西来,更进一步的将学生的科学素养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创新的氛围小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阶段,从少年儿童长成青少年,学生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学习的知识也越来越深,人的生理和心理都逐渐由量变引起了质变。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小学阶段是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基础阶段,同时,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关键时期。同时,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发明创造活动不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任务,也要靠社会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共同合作,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学习型环境。(一)学校是培养教育青少年的主要场所。在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注意加强科学教育的内容,充分发挥板报、壁报、宣传橱窗在科技教育中的作用,让每一块墙壁都能“说话”。在内容上,把学校科技教育的特点、目标以及成果及时反映出来,加强学校科技教育与社会科技发展的沟通,及时反映科技信息,普及科技知识。在形式上,建立班级科艺角、班级黑板报、学校科技苑、科技宣传橱窗,还以学生手抄报等形式创办科技专栏。如在教室内设置科学家画像、科学家名言,随时使学生感受科学精神;校园、室内的科技展角,随时展出教师、学生搜集的反映科学动态的各种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发展;设种植、养殖角,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和善于观察事物的习惯。(二)在加强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同时,也拓展家庭辅导。充分发挥家长、家庭的科技教育作用。在学生科技素质的培育过程中,充分利用家庭的有利条件,开展学生的科技活动。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注重了科学性。于是学校引导学生:一是建立“庭院花园”。学生和家长一起,利用庭院,种植一些花草,在花草的培植过程中,研究它们的成长过程,成长规律,书写一些观察日记等,掌握有关植物的知识。二是创建“小小动物园”。农村的习惯,养殖业比较兴旺,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有意识地参与养殖并进行观察、记录、研究分析,指导撰写观察日记等,从而提高孩子的科技素养。三是开辟“家庭创作室”。有条件的家庭,建立家庭科技创作室,订阅一些科技类报刊、杂志,购买一些工具和制作器材,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开展小制作、小发明活动等。在农村家长中,从事木工、泥工、机械维修等方面的人占有相当的比例。充分利用家长、家庭的科技资源培育学生科技素质。不少家长在机械方面有特长,学生在开展小制作、小发明的活动中,许多的发明创意,都可以在家长的直接指导下完成。其次,家庭有较为强大的财力、物力,在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中,如学生的社会调查、社会考察等,涉及到交通、用费等,家庭就能给以帮助。再此,请学生家长参与可以转变家长对学校开展创造教育的看法。(三)充分发挥科技辅导员的职能。利用网络、电视、科技馆等资源来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农民的收入也水涨船高,电视、电脑、网络、报纸已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可利用电视、电脑、网络效率高,信息量大等特点,举行网络科技知识竞赛;组织收看电视科教节目;还可以和科技馆结成联系单位,组织学生定期或不定期地去参观,启发思维,丰富知识。三、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农村学生条件差,在科技创新思维方面比较薄弱,我采取了以学习课本知识来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思维为主要途径。在教学中,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发现不足,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设想。同时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尽量的发挥。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去完成,学生的在校时间80%在课堂里。所以,创新教育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和主渠道。离开课堂教学,以为只要搞点课外活动,在每周五下午热闹一下,就能培养创造能力,就算有了素质教育的想法,轻则是舍本逐末,重则是自欺欺人。同时应该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必须以现代教学论为指导,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最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四、以生活实践为来源,发散思维,大胆创新。结合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结合周围的生产实际,引导学生凭借他们的好奇心和直觉,发现生活中、生产中的不够合理的部分,通过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训练,从多层次、多角度思考,借助已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各种发明创造的技法,提出合理的建议、创造出创新的作品。学生的积极思维常常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活动范围和学生的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五、以兴趣做引领,发挥学生创新潜能和激发创新欲望兴趣是鼓舞人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力量,是启发学生认知积极性的一种积极心理,是发挥学生创新潜能、激发创新欲望的动力。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各有不同,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在自己的环境中受到的熏陶不同。因此每个人都会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包括感知、思维、想象、情感、气质等方面独特品质和风格,形成自己的特长。老师就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爱好特长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某一方面的创新才能。六、以形式多样活动为载体,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技创新活动开展得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增强,就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所以,我们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例如每年“六一”前后,拿出一周的时间开展书法、作文、普通话、古诗文诵读等比赛,使学生们从比赛中挖掘特长,增长才干;每年新学期开始,举行为期三个月的“读书节”,鼓励同学们读高雅书,做高尚人,并利用各种平台,展示读书成果,激发读书热情,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开展“科技月”、“科技周”活动等等。每次活动,都能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总之,从小就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刻不容缓、迫在眉睫的神圣使命。尤其对于我们农村小学教师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不是一般性的要求,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应成为自己教育活动的一项基本指向,自己应尽的一项神圣职责,并把它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作为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最高标准。所以,我们要按照创新发明的客观规律,发掘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的求知欲和创新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充分利用各种外部和内部条件,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逐步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参考文献:[1]阎立钦.创新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岳晓东.学生创新能力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3]沙洪成.构建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4]唐汉成.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的创新教育实践研究[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10.[5]马建新.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
本文标题:浅谈农村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581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