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的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2、能根据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要求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能联系实际对可能性大小的计算结果,判断相关游戏的规则是否公平。3、在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教学重点]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老师给同学们带了一个礼品袋,你们猜猜礼品袋里装的是什么?(学生猜)也就是说,现在你们只能是猜测,可能是……,也可能是……,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可能性”。今天我就来学习“可能性”。二、创设情境,引导发现:1、教学例1:(1)谈话:你们打过乒乓球吗?打乒乓球时,你们是如何决定谁先发球的?(指名说一说)(2)请看图中他们是是怎么决定的?(指名说说)如果“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公平吗?为什么?(边说边出示问题)让学生互相讨论,指名汇报。(3)如果用分数来表示猜对的可能性应是几分之几?猜错的可能性呢?这里的2表示什么?1呢?小结并表示: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猜对或猜错的可能性是相等的,都是。2、教学试一试(1)出示图:从这个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的是几分之几?为什么?(2)讨论:为什么两次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会不同呢?这说明可能性的大小和什么有关?(3)小结:虽然袋子里红球只有一个,但球的总数发生了变化,所以每次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也在变化,可能是、可能是等等。三、迁移和提升1、教学例2请学生仔细观察。一共有几张牌?你最想摸到哪张?那摸到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生答完课件出示:摸到每张牌的可能性都是。)提问迁移:(1)提问:从这6张牌,你还想到什么问题?(2)指名口述问题,可能有: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摸到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摸到2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3)逐题交流,重点交流第1个问题,明确各种思考方法。方法可能有:①一共6张牌,红桃有3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也就是;②6张牌平均分成2份,红桃是1份,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③摸到每张牌的可能性都是,红桃有3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3个,也就是。2、拿掉一张黑桃3,现在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多少?如果进行比赛游戏,摸到红桃是我赢,黑桃是XXX赢,这样公平吗?为什么?通过刚才学习和交流,我们知道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板书:用分数表示)3、完成P95页试一试:学生做书上,追问:要怎样做摸到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呢?四、实践与应用1、练习十八1(课件出示三个透明袋,第一个里面装三红球一绿球,第二个里面装四红球一绿球,第三个袋子里面装三绿球一红球)提问:摸到绿球的可能性是多少?在书上连一连。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呢?小结:过去我们学的是说一说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2、提高练习。①学生口答第(1)题中的几个问题②学生讨论:如果指针转动80次,可能有多少次停在红色区域?指出:由于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是,所以指针转动80次,可能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是80次的,也就是10次。③追问:如果把转盘上的指针转80次,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一定是10次吗?生:可能是10次,也可能多于或少于10次。④如果让你是商家,如何来设计这个转盘。五、全课总结,感受价值。看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体会、去发现、,去思考,我们就会拥有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本领。六、拓展延伸。1、出示一个里面装有蓝球和红球袋子:提问: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板书:0)2、出示一个袋子里面装有黄球袋子:提问: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板书:=1)3、出示成语:平分秋色、十拿九稳、百发百中根据成语的意思,用数学语言来表示它发生的可能性,并从大到小排列。七、教学反思:《可能性》是一节实践活动课。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应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尤其在千变万化的世间事中,这是数学一个分支——概率论要研究的问题。本课就是让学生感受最基础的知识“可能性”。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注重体现了以下特点:《可能性》这一节课,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说出一些与所学知识有联系的现实情境,再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与确定性。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这节课一开始,设计了“一个红色乒乓球和一个白色乒乓球放入黑色袋子里,让你摸一摸,它们的可能性相等”这一场景引出课题展开教学,通过学生自己获得生活中的数学信息,使学生置身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主动参加“摸扑克牌”活动,学生感受可能性发生的机率。因为当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这一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不仅使学生对可能性有了初步感受,而且能领悟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反思:在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发现不够,得出的结论没有很好的让学生说出来,而是教师说的多。改善:应该开门见山直接从情景图导入,为后面的教学活动争取时间;教学中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文标题: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的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617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