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军事理论论述题【-强大版-】
谈谈对台湾问题的思考?一、我认为台湾问题和平统一的希望渺小。除非两个实体的力量对比悬殊,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的目的。可是,台湾的力量不可小视。对内: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台湾已形成相对独立的政治、经济、文化体系,与大陆有了一定的相互排斥性。对外:台湾有美国、日本的隐性支持。从横向上看:台湾利用资本主义民主来寻求周边国家和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同的价值观,并以此冲破尊重国家主权、互不干涉内政等国际法,博得这些国家的同情和支持,借以对抗中央政府的统一。二、国家提出的和平统一战略极具眼光。和平统一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方向,使中国在政治上站稳了脚跟,对本国人,对台湾人,对外国人展示了中国人解决问题的诚意和愿望。但是,和平统一不代表放弃武力,却又表达出武力的代价越小越好的精神。三、民族情感、领土完整是中国人要进行统一的直接原因,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是中国人进行统一的根本保证,将台湾问题纳入到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战略才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出路。除非台湾有重大的台独事件发生,否则,决不能为了解决台湾而解决台湾。四、现阶断并不适宜武力解决台湾。1、如果武力解决台湾将会切断日本的海上交通要道,震摄东南亚诸国(我们不会这么做,但会有人这么想),在政治上处于不利的境地。2、将直接面对美国,加大了冲突风险。这个问题反过来想,在没有发生台独的情况下,台湾还有一定的缓冲作用。3、正因为台湾的重要战略地位,我们才要谨慎。玉虽好,但实力不够的时候,还是不要碰的为好。如果实力够的话,那以上的两点也根本就不成问题了。因为,对待正在崛起的大国和对待已经崛起的大国,弱国的心态是不一样的。2、通过军事理论课教学,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题目自拟)通过学习军事教程,我对军事知识有了更多更深刻的了解。军事方面的知识绝对是多数大学新生的盲区,军事知识扫盲迫在眉睫。军事教程的学习让我知识吸收效率很高,因为有很多东西真是一点也不知道。而只通过学习一门课程就这么的规模的充实自己本应该掌握的知识真的是非常划算。教程中对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军事地形学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述。“强大的中华民族”—每次上军事课都会想到这点。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提出,创立,发展,完善到我国对周边国际形式的态度和应对措施,再到我国军人的铮铮铁骨,让人十分感慨。3、结合军事理论课教学,谈谈对一些热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海湾战争虽然也算是多国部队以强凌弱,但更是一次新军事革命开始的标志。多国部队虽然数量上略超过伊军,但优势并不太大,绝对不会造成一边倒的战局。战争进展之迅速和双方伤亡比例之悬殊,主要是由于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军事技术上占绝对优势。这具体表现在:首先信息上多国部队取得战场单向透明,如果明眼人同瞎子打架。其次武器上多国部队精确制导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开始广泛运用。第三是多国部队空地一体战战术明显比伊军的传统战术先进。光这三条,说海湾战争是新军事革命的开始并不过分。5、结合军事理论教学内容,谈谈对中国国防建设的认识和思考?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的问题是必须坚持十六大提出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正确认识和把握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努力建设一支与我国安全和发展的长远利益相适应的现代化军事力量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保障和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国防投入,保障和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是科学发展观对统筹、协调国防安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基本要求。为此,应当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视角,正确认识和把握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第一,两个建设相统一。当今世界,一个国家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既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又要有强大的国防实力,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江泽民同志指出,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和建立强大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从根本上说,这两大战略任务是统一的。一方面,经济是国防的物质技术基础,只有国民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国防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另一方面,国防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防建设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6、对于近年来发生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纵观近年来世界各地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战争!无不体现出现代战争不仅仅打的是国家经济实力,重要的还有国防科技实力.现代战争以演化为参战各方经济实力与国防科技实力的对抗.电子电磁战、远程打击、超视距攻击.无不体现出科技在现代战争中办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科技的进步当然少不了经济的投入,但重要的还是人.科研人员和一支能驾驭高技术装备的部队.二者缺一不可.所以战争的根本还是人6、我国如何应对复杂的周边安全环境?只要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政策,积极稳妥地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国的发展就会建立在和平的周边环境之中。所以,中国不仅要十分注意将睦邻政策的许多好传统加以继承和发扬,而且要非常理解周边邻国对中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持有的复杂心态。同样,周边国家也需要谋求建立一个有利于他们发展经济的国际环境,中国和周边各国都希望在相互共存的国际空间中发展前进,以便实现双方需要的“双赢”。(三)、论述题:1、军事航天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军事航天技术进一步发展,各种军用航天器结合而构成的航天器系统,以及定向能武器与动能武器的出现必将对未来战争产生重大影响。(一)空间侦察能力空间提高侦察卫星、载人飞船、航天飞机、航天站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军队战略侦察能力,无论是部队的集结调动、兵力布置,还是大型的工业生产基地、交通枢纽、粮食产量、地下矿产资源等各种情报,都将暴露无遗。(二)航天武器将成为“攻防兼备”的武器系统今后,航天器将形成一个更加完善、相互紧密配合的武器系统,不但能遂行战略进攻任务,而且能遂行战略防御任务,真正达到“攻防兼备”。(三)战略指挥与保障的方式方法将会发生重大变化通信卫星作战指挥具有全面的手段,更加促使了指挥方法进一步自动化,高度的集中统一,作战保障更加全面、及时、精确无误。(四)将会出现新军种、新战略随着航天技术的更进一步发展将会出现“天军”与“天战”,整个空间会与地面、海面向结合而出现真正意义的立体战。7、论述我国安全环境的主要问题答题要点(一)祖国统一问题1、台湾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2、近些年台湾出现的较为复杂的局面(1)有利的方面:两岸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活动日趋频繁.(2)不利的方面:a、台湾政体向“台独”方向转化;b、台湾岛内“台独”活动日益嚣张;c、台湾当局加紧推行“务实外交”;d、台湾当局加强了“以武拒统”的军事准备;e、国际敌对势力阻挠和破坏。3、此外,新疆“东突”恐怖分子,西藏达赖集团仍在从事分裂祖国的活动,破坏国家稳定的安全环境。(二)海洋权益问题1、南沙群岛问题(1)20世纪60年代后在南海海域发现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从而诱发了临近东南亚国家的民族利己主义的扩张,导致南沙问题凸显。(2)南沙问题的出现与“二战”以来世界各国向海洋进军、开发海洋密切相关。(3)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对南沙问题的重视程度受实力与国内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足。2、钓鱼岛问题3、此外,我国与周边某些国家还存在海洋争议。论述题目:1、试论当今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大国关系;目前国际战略格局呈总体和平、局部动荡的态势;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形式;经济因素对国际战略格局的影响增大;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再度凸显;国际军控与裁军陷于停滞状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组织或地区的作用日益突出;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2、试述我国如何应对当今复杂的国际战略环境和战略格局。第一,把坚持独立自主原则,适应新的形势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利益、主权和安全,作为我们新世纪国际战略的根本基点。第二,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政治和文明三种新秩序,作为我们新世纪国际战略的基本主张。第三,把积极发展同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友好关系,特别是改善和发展大国关系,建立均衡、稳定的世界战略格局,作为我们新世纪国际战略的基本布局。第四,把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趋利避害,积极参与经济和科技全球化进程,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作为我们新世纪国际战略的重点。3、如何加强我国国防建设,实施跨越式发展?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军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军机械化建设任务尚未完成,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如果按部就班,尾随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在完成机械化建设任务后再进行信息化建设,就会坐失良机,拉大与世界发达国家军队的差距。只有抓住机遇,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大胆跨越某些阶段和环节,才能跟上世界军事变革的潮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完成信息化和机械化的双重历史任务,肩负起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使命。(1)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就要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推进军事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政策制度创新。在改革创新中谋发展、求突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2)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就要坚定不移地贯彻科技强军战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战斗力。科技强军是推进我军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要适应世界军事变革的趋势,把科技强军贯穿到教育训练、作战指挥、后勤装备建设等方方面面,全面提高部队建设的科技含量。要以高技术为支撑加快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我军信息作战能力。同时,以信息化为牵引提高机械化建设水平,缩短机械化建设进程。要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加快武器装备建设步伐。(3)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就要大力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人才是制胜之本,也是兴军之本。采取切实措施,努力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复合型指挥人才、智囊型参谋人才和专家型科技人才。要优先发展院校教育,充分发挥院校培养人才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完善政策制度,进一步解决吸引人才、保留人才、用好人才的问题。4、如何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1)注重海军的建设;(2)加强空军的发展;(3)注重陆军质量而不是数量的发展;(4)提高军队素质尤其军官素质。5、如何打赢信息化时代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一)树立高技术条件下以劣胜优的信心(1)客观分析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优势与局限性(2)充分认识和发挥自己的优势(二)加强高技术战争理论的研究(1)加强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理论的研究(2)加强理论研究的针对性(三)努力加强我军现代化建设(1)加速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2)加强教育训练,全面提高我军的素质6、我国如何应对复杂的周边安全环境?只要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政策,积极稳妥地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国的发展就会建立在和平的周边环境之中。所以,中国不仅要十分注意将睦邻政策的许多好传统加以继承和发扬,而且要非常理解周边邻国对中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持有的复杂心态。同样,周边国家也需要谋求建立一个有利于他们发展经济的国际环境,中国和周边各国都希望在相互共存的国际空间中发展前进,以便实现双方需要的“双赢”。11、如何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首先,在战前向战区投送各军兵种的精兵利器,快速形成陆、海、空、天、电一体化的作战部署。其次,运用一体化的侦察情报网和电子设备实施信息战和电子战。再次,使用各军兵种远程杀伤武器,从对方防御圈外实施综合火力打击。最后,待敌军被削弱或其作战体系被瘫痪后,再以地面机械化部队的急速推进与空降、机降部队的垂直攻击相结合,实施一体化的全纵深、高强度的机动突击,从而赢得战争的胜利。17、如何认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应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统一,国防建设必须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同时,国防建设是国家发展的保障,要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了新形势下我军军事斗争准备的目标和任务,强调走质量建军之路,提出了“从严治军”、“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军”的战略任务和实施“科技强军”的长远战略,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同时强调增强全民
本文标题:军事理论论述题【-强大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626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