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高一年级第三次语文月考试题
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命题人:付勇审题人:杨桂芳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鲁迅关于现代游民问题的思考钱理群王学泰先生在书中谈到鲁迅的《阿Q正传》对他的研究的启示,并且指明“阿Q就是游民”。这可以说是一语道破了我们争论多年而说不清楚的阿Q的典型性问题。我要补充的是,鲁迅关注的中心是“阿Q式的革命党”和“阿Q式的革命和改革”。1936年7月19日,即鲁迅逝世前三个月,他在一封通信中还谈到,“《阿Q正传》的本意,我留心各种评论,觉得能了解者不多”,他因此感到“隔膜”与“无聊”。其实鲁迅的“本意”,在十年前即1926年写的《〈阿Q正传〉的成因》里,已经讲得很清楚:“此后倘再有改革,我相信还会有阿Q式的革命党出现”,“我还恐怕我所看见的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或者竟是二三十年后”。鲁迅所思虑的是,中国进入“现代”历程“其后”的问题:他深知,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很容易培育出“阿Q式的革命党”,出现“阿Q式的革命和改革”;至少说,在中国“其后”的革命和改革中必要打上“游民文化”的烙印。本来,阿Q这样的游民,被社会挤压,抛弃,受到“赵太爷”、“假洋鬼子”们的欺辱,他们要造反,是必然的,也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鲁迅早就说过:“人受压迫了,为什么不反抗?”学泰先生强调“游民”不是一个简单的内含贬义的概念,应该区分“游民”与“流氓”(阿Q就不是流氓,只是一个沾染了流氓气的游民),就是提醒我们要注意游民反抗、阿Q造反的合理性。问题是怎样的“反抗”,如何“造反”?鲁迅有一个精辟的分析。他在《学界的三魂》里引用一位学者的观点说:“表面上看只是些土匪和强盗(造反),其实是农民革命军”,而农民革命是要“自己过皇帝瘾”的;因此,鲁迅说,“在中国最有大利的买卖”,就是“造反”。著名的阿Q在土谷祠的梦就说明他的造反就是为了得到“权势,元宝与女人”。这是反映了游民文化的特点的:他的思想仍旧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因而对奴役制度有内在的依附性,他的反抗,最大目标就是“受招安”和“取而代之”,于是也就没有真正的信仰,“有奶便是娘”,为达到“取而代之”的目的,什么事都可以做,便是必然的逻辑。鲁迅在《杂忆》里还谈到,中国人(他们中许多人是游民)“所蕴蓄的怨愤已经够多了,自然是受强者的蹂躏所致的。但他们却不敢向强者反抗,而反在弱者身上发泄”,阿Q受了假洋鬼子的气,不是向小尼姑转嫁气愤吗?鲁迅说,这正是证明“这些人的卑怯。卑怯的人,即使有万丈的愤火,除弱草以外,又能烧掉甚么呢?”这也是游民文化的特点:不仅是欺弱怕强、欺软怕硬的“卑怯”,更是“烧掉”一切的破坏性。鲁迅既看到了这样的阿Q式的游民反抗的必然发生,并有其合理性,又忧虑其不能根本走出“奴隶时代”,及可能带来的破坏作用。历史已经证明鲁迅的远见性。——当然,以后发生的中国革命并不能简单地看作是阿Q式的革命,或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再演,其基本性质还是一个现代革命;但所打上的游民造反、游民文化、游民政治(如学泰先生所讨论的会党政治)的印记,从而构成了某种“中国特色”,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说的鲁迅的远见性即指此:他是真正了解中国的国情的。(节选自钱理群《现当代中国社会的游民问题》)1.下面对“游民文化特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游民的思想仍然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因而对奴役制度有内在的依附性。B.游民的反抗最大的目标,就是希望受到统治者招抚和成为统治者。C.没有任何信仰,贪利忘义,谁给好处就投靠谁,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D.不仅表现出欺软怕强、欺软怕硬的卑下怯懦,更具有毁掉一切的破坏性。2.下面不属于鲁迅先生的观点的一项是()A.阿Q就是游民。B.此后倘再有改革还会有阿Q式的革命党出现。C.在中国最有大利的买卖就是“造反”。D.卑怯的人,即使有万丈的愤火,除弱草以外,又能烧掉甚么呢?3.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认为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很容易培育出“阿Q式的革命党”,出现“阿Q式的革命和改革。”B.王学泰先生强调“游民”不是一个简单的内含贬义的概念,应该区分“游民”与“流氓”。C.鲁迅先生忧虑阿Q式的游民根本不能走出“奴隶时代”,及可能带来的破坏作用。历史已经证明鲁迅的远见性。D.作者认为鲁迅以后发生的中国革命是打上了游民造反、游民文化和游民政治印记的现代革命。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江公皋传【清】蓝千秋江公讳皋,字在湄,号磊斋,世居桐城之龙眠山下。性敏慧,弱冠举于乡。未几,成进士,除瑞昌令。瑞昌隶九江,负山带湖,民疲苶多盗,逋赋①日积。公至日,前令坐系凡三辈,其一竟以累死,妻子不能归,公慨然白府,身任所逋,悉罢遣前令,归其妻孥。县郭并河,岸崩壅故道,公捐俸倡首集赀筑堤,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是时闽、楚告警。瑞昌与楚邻,奸民乘间行剽劫,吏议发兵剿,公曰:“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而。”因勒乡堡长宣谕利害,督丁壮材勇者巡察,时刺取其渠魁②击杀之,盗遂息。未几,迁巩昌守。时大军入蜀,道巩昌,军兴旁午③,民疲困,卒益骄悍,或窃出渔夺,无敢呵者。公行部出郊,见数骑驰突过车,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越四岁,移刺柳州。柳僻南服,俗犷悍。时新收粤西,兵留镇柳州,军中多掠夺妇女,哭泣思归。公白大府,缴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恳归者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明年,柳帅卒,饷不继,士擐甲哗军门,公遽出,与期匝月给,士卒信公,稍解去。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饷应期至,军乃戢。粤西山峻削,柳尤连险,万石离立,斤斧所不厦,颇多巨木。时上方修太和殿,使者采木且及柳,柳人大恐。亡何,使者至,公即呼柳民问所产巨木地,令前导,公骑偕使者往视木。行数里,至绝巘下,山石嶙峋,木森森挺出,下临崖谷,马不能前。公解鞍,踞地稍憩,徒步邀使者登,使者有难色。公曰:“上命也,木苟可出,守臣当先以身殉。”遂短衣持筇,扶两小吏先登,使者强随之,半崖路绝,无置足所。公仰视木顾使者曰:“何如?”使者咋舌,大呼亟返,曰:“是不可取。”公曰:“木具在是,赖使者为上言不可取状。”使者遂还,奏免,柳民欢呼戴上恩德。公享年八十有一,卒康熙乙未。公性廉明,故所在有声绩。为人孝友恬淡,通达时务,习吏事。始终洁白一节,贤达皆叹仰之。(有删节)[注]①逋赋:拖欠的赋税②渠魁:首领③军兴旁午:军队征敛繁多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籍:登记B.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趣:通“趋”,前往C.使者采木且及柳且:将要D.公仰视木顾使者日顾:回头看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江皋“所在有声绩”的一组是()①性敏慧,弱冠举于乡②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③时刺取其渠魁击杀之,盗遂息④饷应期至,军乃戢⑤守臣当先以身殉⑥柳民欢呼戴上恩德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⑤⑥D.③⑤⑥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皋到瑞昌任县令时,当地贫困多盗,百姓长期拖欠赋税,前任县令也因此受到牵累。江皋慨然承担所拖欠的赋税,让前县令和妻儿离去;又率先捐出俸禄集资修筑河堤,造福当地百姓。B.江皋能体谅民情。他反对发兵剿灭“迫饥寒为盗”的平民,只杀掉了贼寇首领,消除了盗患;对军中被掠夺而思归的妇女,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C.江皋处理政事冷静果决。有军人骄横凶悍,渔夺百姓,他严厉惩治,使军队不再扰民;驻柳州军队因欠饷喧哗军门,他迅速应对,设法应期发给军饷,平息了事端。D.江皋通晓吏事,做事灵活有谋略。朝廷修太和殿,派使者来粤西山中采集巨木。江皋邀使者亲临巨木产地,其地势险要令人咋舌,使者返回后据实奏免,减轻了百姓的负担。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①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而。②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8.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5分)9.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⑴秦人不暇自哀,;,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⑵歌台暖响,春光融融;,。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杜牧《阿房宫赋》⑶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最后的黄豆爷爷是染布的。他爱吃黄豆出了名。在镇子西头,爷爷十七岁那年刷刷地在地上架起了好几口大染锅。这吃饭的手艺是“偷”来的。爷爷从小喜欢跑进大染坊找老板的儿子斗蛐蛐。有时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爷爷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着热气腾腾的大染锅。爷爷蹲着看染布时,就从兜里摸出几粒炒熟的黄豆塞到嘴里嚼,这样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呆瓜!”染布师傅往往这么笑话爷爷。当爷爷染出第一锅布时,大家才知道爷爷并不呆。那年,家里遭了大灾,爷爷架起几口大锅开始染布。开业那天,镇子里所有人都听到爷爷一边敲锣一边喊话,开张头半个月染布不收钱,染坏了一赔二。爷爷没钱请帮工,自己把麻绳往肚子上一勒,一把黄豆往嘴巴里一塞,一边香甜地嚼着,一边搅动大染锅。当爷爷嚼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了。青色衬着爷爷额头的汗珠,沉稳得像傍晚袭来的夜幕。后来,那家大染坊被爷爷挤垮了。没过半月,爷爷快乐地嚼着黄豆把那几口锅搬进了大染坊。于是,镇子里又了有大染坊。那名声像染布匠拿搅锅棍敲锅一样,咣咣当当响得很。在嚼着一把又一把黄豆时,爷爷兜里也开始响着咣咣当当的银元声。有了钱,除了每天有滋有味地多嚼几把黄豆,还娶了奶奶。迎亲那天,爷爷喝了好多酒,醉了,进洞房时还绊了一脚,兜里的黄豆全撒在地上,他捡了好一阵子,奶奶什么反应,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后来跟我讲这事时,爷爷还叹气,这一绊,不是什么好兆头,要不,后半辈子也不会活得这样磕磕绊绊。说这事时,爷爷喘着粗气,我帮着捶了半天背,他还是喘得满脸猪肝紫。其实,爷爷在生父亲的气。闲时,爷爷经常是一边慢慢地嚼着黄豆一边跟我聊天,像在咀嚼他的一生。他说,父亲是一个“倒钱筒”。父亲是爷爷的独苗,奶奶宠着他,惯着他。听爷爷说,父亲才十岁,就开始进大烟馆。没钱,就赊账。烟馆老板拿着赊账本来讨钱时,爷爷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父亲就像一颗荒野的树那样疯长。我十岁那年,三天三夜,父亲跟人赌输了。大染坊被抵了赌债。那一天爷爷没有嚼他的黄豆,唉声叹气,一脸乌云。搬出大染坊时,爷爷习惯性地掏出黄豆,迟疑了一下,爷爷这回没有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没几年,爷爷病得不行了。父亲依然整天不着家,爷爷的安危只是他耳边刮过的一阵微风。临终前的那个晚上,爷爷示意我到他跟前。他手中攥着一个小布袋,打开来,是些黄豆。昏暗的灯光下,豆子炒得金灿灿的。爷爷说,这辈子只剩下这点黄豆了。他的声音很轻,连他旁边油灯的火苗都没有动一下。他颤巍巍地拈出一颗豆子,习惯性地放入口中,又想嚼它。不知是黄豆大硬还是爷爷老了,牙口不行,他没嚼动,又把豆子放入袋中。他叹叹气,说这辈子就爱这黄豆,人走了带上它,也算来世上留个念想。他慈爱地对我说,如果你长大了真活不下去,可以再到爷爷这里来拿这黄豆吃。不过,你要是争气,最好就别来扰我了。他语气中满是沮丧。我愣愣的,不太明白,点了点头。第二天早晨,爷爷走了,手里紧紧攥着那小袋嚼不动的黄豆。邻居帮忙葬了爷爷后,父亲才回来。没人怪他,他在邻里眼中只是一个能够看得见的影子。父亲长号着,声音凄厉,如同塌了脊梁。大家都知道他为什么哭,整整两天两夜,他雇了好几个人把小院子掏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连瓦背也全掀掉了,还是没有找到传说中爷爷那几坨金子。他疯了。后来,一个金匠跟我说爷爷确实有几坨金子。不过,爷爷临终前偷偷让他把它们打成了一颗颗金珠子。我蓦然明白,爷爷那小袋黄豆是
本文标题:高一年级第三次语文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659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