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试讲备课曹操《观沧海》2014年4月22日第1页共4页观沧海曹操教育目标:1、初步学会鉴赏诗词,领会乐府诗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3、培养学生想象和再造想象能力。4、了解有关诗歌的知识。教学重点、难点: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2、丰富、奇特的想象。3、词义及其妙用之处。4、理解诗歌的意境。教学课时数: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果我们把中国的文化比作是璀璨的银河,那么中国的诗歌就是其中最闪亮、最光彩夺目的一颗,中国是诗的国度,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我国的第一位伟大爱国诗人是屈原,我国的诗歌最繁盛的朝代是唐朝。出现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歌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我们学过的《木兰诗》是一首乐府诗,《静夜诗》是一首绝句……今天,我们再次进入诗歌的殿堂,进一步领略诗歌的魅力,这就是我们即将学习的乐府诗曹操的《观沧海》。二、关于作者曹操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能歌善舞,字孟德,安徽人,死后,被其子曹丕追封为魏武帝。曹操的文学成就很高,与他的儿子曹植、曹丕并称“三曹”,他写的诗慷慨、雄浑、悲壮、有气魄,多反映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观沧海》就是反映这一思想的典型作品。三、关于题解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四、创设情境1.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或是当你刚被老师批评完,你独自一个人来到海边,你想做些什么?明确:想对着大海狂喊,发泄自己的悲伤情绪。试讲备课曹操《观沧海》2014年4月22日第2页共4页2.当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远大理想的时,或者此时你接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你兴奋不已地跑到了海边,你又想做些什么?明确:想对着大海高兴地狂欢,和大海一起欢乐。[教师小结]这两种情境有一个共同点,大海都是人宣泄情感的对象,或喜或悲,大海永远会做你的倾听者。3.请学生闭上眼睛想:此时你就是曹操,在一场悲壮的烟火战争中,你打败了袁绍的残余部落,打败了乌桓,在回来的途中你经过了碣石山,面对波澜壮阔的渤海,你想做些什么?明确:认为大海就是我的,我已经统一了北方,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我的心里也很不平静,大海这种(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正是自己此刻的真实写照。[教师小结]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观沧海》感受曹操的内心世界。五、朗读诗歌指导:先范读再由学生试读。六、具体内容分析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观海地点)“临”是登临,登上的意思,“以”表示目的。这两句写得很平,但我们仿佛看到曹操登山望海的勃勃英姿。可以请学生想象一下,曹操出时是怎样的姿态?这这里“观”字统领全篇,下面的几句诗,都是观的内容。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海水是多么动荡啊!脚下的山岛坚定地耸立在那里。诗人第一次面对大海,表现出一种惊讶、赞美之情。诗人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实景)接着诗人又写到树木、野草,体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衬托出大海的生机勃发。4.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实景)萧瑟是风吹树木的声音。诗人这时的视线从山岛又转移到哪里呢?(明确:海面上)在这里,写出了海面上的另一番景象。前面“水何澹澹”是无风三尺浪的景象,而这两句则写大海海面上大风大浪的情景,声势更加惊心动魄。可以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大海起风是一种怎样的景象?(提示:身边是秋风呼啸,海面上是惊涛拍岸)。5.日月运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虚景)日月的运行好象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星汉是指银河,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象也发源于大海。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宛若是日月星辰的母亲,表现大海的一种宽阔、博大的胸怀。让学生思考、讨论:(1)、这是实景,还是虚景,即诗人想象?(2)、如果是虚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象?(明确:前面几句描绘了大海的壮丽,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目睹这壮丽的山河,激发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因而借助想象,表达愿望。诗人以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实际上是诗人宽广胸怀、豪迈气魄的写照。)6.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最后两句是配示时所加,与诗文内容无多大关系。七、总结本诗的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代表作。全诗写景的十句,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试讲备课曹操《观沧海》2014年4月22日第3页共4页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阔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孕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同意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八、朗读曹诗慷慨激昂、悲壮、有气魄。让学生采用各种形式进行朗读,营造良好的背诵氛围。(朗读提示:假使现在你就是曹操,站在山上,面对大海,诗兴大发……)注意表现诗人宽阔胸怀和统一祖国,建功立业的理想。九、迁移拓展与曹诗一样,毛泽东同志的诗词也多表现豪放、慷慨情调。附:《沁园春•••••••••••雪》一九三六年二月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十、布置作业1.随堂练习:展开联想,发挥想象,写一段话,描绘一幅雄伟壮丽的图景。2.课后练习:反复朗读诗文并完成课本练习题。试讲备课曹操《观沧海》2014年4月22日第4页共4页附件印发本课所讲相关知识:1、诗仙李白、诗圣杜甫。2、我国的第一位伟大爱国诗人是屈原。3、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4、曹操、曹植和曹丕并称“三曹”。5、建安风骨: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和女诗人蔡琰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6、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通过景物来抒情,是一种写作手法。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7、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文学理论上的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意境创造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8、鉴赏诗歌方法:(1)看标题(通常标题含有定的信息,如时令、地点、类型,当然也有只是词牌名的)(2)看作者(不过要防止被某些名家的惯有风格所误导,二来有些不出名的就用不上)(3)看意象(诗句中的意象就是在间接提醒你诗歌的基调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判类型(属于咏物诗、写景诗、送别诗、咏史怀古诗……有利于你正确和更快写出诗歌的主旨)(5)看注释(有注释的诗词定要重视注释!通常提供的是诗人的信息,便于你把握主旨)(6)特别留意诗歌的主旨是否出现双重性(现在的诗歌鉴赏多这样考),注重字词的妙用、动静虚实的分析以及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本文标题:试讲备课《观沧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667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