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建築是什麼?11.建築是什麼?建築的多元本質建築是一個既單純但卻又複雜的一門學科,從單純面來看,我們時時都處在不同的建築空間中,在住宅、辦公室、公共建築、戶外廣場與公園等場所走動與停留,所以每個人都累積了豐富的建築經驗,甚至早已建立自己的喜好,由此看來,建築是一個單純、而可直接瞭解、又容易親近的學問。另一方面,建築卻又十分複雜,只要我們翻閱建築書籍與專業雜誌,就會被大量艱澀的術語與難懂的觀念所困擾,而且其中經常混雜著史料、工程、社會、文化、美術、音樂、文學,甚至哲學等等天南地北的不同用語,在在都顯露出建築在單純的外表下,其實包含了一個極複雜的內在。對我而言,建築其實是一種「多重複合而相對淺顯」的知識,這方面可以從建築設計者慣用的語言看出他們的思維:美國密西根大學知名的語言學家約翰史威爾斯(JohnSwales)教授最擅長「專業英語」(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的研究,他曾長期而深入分析很多不同學科所慣用的文字與語法,以使瞭解不同學科的知識體系與思維方式,因為語言本來就是心智能力的直接表現。在研究過工程、科學、經濟、人文以及建築等學科後,有一次他好像發現新大陸似的告訴我,他終於發現了建築與其它領域不同的關鍵,就是建築其實沒有自己的理論核心,因而大量引入外來的理論,林林總總,藝術的、哲學的、文化的、社會的、科學的、工程的各種可能相關學說都納入建築設計,而對他更有趣的現象是,建築好像很喜歡遊走在這麼多的學科,但不需要像這些學科都有很厚實的理論基礎與論述,相對只取其中淺顯的部分融入建築思考,建築師在設計創造中就自得其樂了。史威爾斯教授的觀察一針見血,自有人類以來,就必須解決居住問題,因此建築就是把房子安全的建造起來的一件工作、一個行業、以及一門學科,在這個「建築實作」的核心下,建築隨著人類知識領域的自然成長,由外吸取建築想要的不同領域知識,逐步建構為今日的建築理論(圖1)。雖然史前時代就有建造房子的經驗,而且埃及、兩河流域、中國、印度等古文明也各自都有建造大型建築的知識系統,但第一次能為人類發展為完整知識體系並成為「領域」的,就是古希臘時代最重要的「哲學」。哲學家除了討論人、事、物各種本質問題外,自然而然就會引發人的居住本質的討論,例如,亞里斯多德就說建築的本質是人類「抵抗風雨的遮蔽物」。當哲學領域發展蓬勃時,設計房子的建築師吸收這些外來的哲學基礎,在建築設計與論述中發展出自身的「建築哲學理論」(philosophicaltheoryofarchitecture)。由古希臘哲學起、直到20世紀末熱門的解構主義等學說,哲學理論一直是建築重要的內涵。希臘時代為人類建構的另一個知識領域是由數學的數字關係中引申而得的「美學」。希1、建築是什麼?2臘人認為美的事物都能化約為一套數字的比例關係,人就是美的化身,因而發展出可用於人體、動物、植物、以及建築物的數字比例,相信合乎美的比例的事物就是美,漸漸發展為今日與藝術息息相關的美學理論。當時設計房子的建築師吸收這些外來的美學基礎,在建築設計與論述中發展出自身的「建築美學理論」(aesthetictheoryofarchitecture)。自古希臘美學一直到20世紀百花齊放的藝術發展、甚至20世紀末數位電子藝術等,美學與藝術理論也早就被建築吸收為重要的內涵。另外,希臘時代也為人類知識建構了「歷史」理論,有大量研究歷史的論述,尤其到了羅馬時代,更有了類似今天用在考古與歷史的田野調查的研究方法。著名的古羅馬建築家維特魯威(Vitruvius)觀察當時許許多多前人遺留的神廟,雖都神似但也不同,因而引用外來的歷史理論研究方法,有系統的逐一查訪並測繪所有古希臘神廟,發展出自身的「建築歷史理論」(historicaltheoryofarchitecture)。由古希臘羅馬一直到20世紀末,隨著人類歷史累積而發展出大量不同史觀或史論,歷史理論也一直是建築重要的內涵。到了中世紀,為了宗教上要建造出史無前例高聳的大教堂,建築比較自主性的結合了土木與機械技術等發展出有關「建築工程理論」(engineeringtheoryofarchitecture)。這時候的建築師經常專注在結構(房子如何支撐才不會倒)以及構造(房子應以何種材料與工法來建造)方面的領域知識,由中世紀直到1960年代影響建築造型甚大的薄殼結構、以及20世紀末由於數位科技所形成所謂自由形體(freeform)結構,工程理論也進入了的建築內涵。文藝復興除了是人類文化與藝術上的又一高峰外,由於宗教主導力的式微以及與各國君主的不斷競爭下,讓新的階級有機會抬頭,蓬勃的經濟發展讓商人成為社會上的新主流,除了原有皇室與百姓、貴族與奴隸、宗教與子民的階級關係中,以私有財富為基礎,逐漸造就政治、經濟、社會上的新關係,研究這種錯綜複雜的社會性知識,就已經是20世紀現代「社會學」的前身。當時設計房子的建築師除了在教堂、宮殿、市場以及商人別墅(villas)等的設計中,反映人與人新關係,並發展出自身的「建築社會理論」(socialtheoryofarchitecture)。由文藝復興的社會新階級開始、加上現代社會學的啟發、直到現在大鳴大放的各種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理論等學說,社會理論隨即成為建築重要的內涵。18世紀到20世紀是人類知識領域發展最迅速的一段時期,在「理性」的驅使下,發展了各式各樣的「科學」(sciences),同時在這段期間又有人類文明又一躍昇的工業革命,運用新科技與新而大量的生產方式,對建築師也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與改變。物理與化學等學科的新知,讓建築材料在聲、光、熱都再再突破過去,讓人有更舒適的建築生活品質;工業革命所研發出如鋼鐵、玻璃、塑膠等的新材料,以及放棄手工而以機器大量製造的新生產流程,讓建築也從手工業變成工業;此外,就連19世紀末成熟的心理學這種軟性的科學,也影響了生產流程前的「設計過程與方法」(designmethodandprocess)。1、建築是什麼?3建築是什麼?從前述的觀點看來,建築就是隨著人類知識演進而融合許多外來理論的應用學科,基本上不需要建立自己深奧的理論,而快速吸取其它純理論(哲學、美學、歷史、工程、社會、科學)的精華,作為理論背景與設計題材,不僅僅只於理論探討,而要能實作性的把房子建造起來。此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建築知識的成長是隨著人類知識領域的成長而成長,因此,就會有兩種方向的成長:第一種是每一個既有理論在「量與質」上的累積,例如哲學、美學與歷史已經累積了近五千年,建築知識在這方面仍將越來越深入的成長;另一種成長是知識領域在「新方向」上的開拓,自希臘以來,人類在不同時空能創造出新的領域,建築便可吸取精華而隨之創造出新的建築理論,因此,人類知識領域不可能停頓,在知識爆炸的新時空下,會發展出更多的新領域,當然,建築也必然吸取這些人類新知,隨即發展出建築的新理論。因而,重視理論的建築學者或是建築師也會有兩種思維方式,一種著重過去長久基礎、累積紮實而且立論嚴謹深奧的發展,而另一種則著重未來可能的新領域新知識、基礎雖較模糊但可能有對未來重大啟發的探討。我認為兩種思維雖截然不同,但和衷共濟,都是人類建築發展上所不可缺少的。聰明的讀者由本書的書名就可以清楚知道,在本書,我選擇作後者。建築的核心要素在前一節中,我簡述了20世紀末數位建築發展前,建築理論成形的大略過程及內容,由於涵蓋了絕大部分的時間與學科,雖然尚未加入1990年起的建築數位理論(digitaltheoryofarchitecture),對世界上99%的人們與建築師而言,暫時是足夠的,因為數位理論在建築設計上的成熟發展,至今還不到20年,相對其他學科動輒千年百年的成果看來,微不足道,可以不急著列入,對「建築是什麼?」這類問題,已經足夠。事實上我在本書第二章後半段才要帶入數位建築的領域,是有另一層想法,因為數位建築實在有點太新又太炫,如果我們講不清楚建築是什麼,也講不清楚建築在時代上發展的歷程,那麼數位建築就可能只流於「時尚風潮」,來的快、去的快,不可能會成為我近年來所體認到的「建築新領域」。就讓我們慢下來一點(本書唯一慢的時刻),先把建築再講清楚一些。要回答「建築是什麼?」其實仍有點困難,但如果先回答「建築有些什麼?」就輕鬆得多。跟著前節圖1的概念,我經常又把建築分為幾個關鍵的核心要素:從建築實用目的來看建築的「功能性」;從哲學理論來看「哲學性」;從美學與藝術理論來看「藝術性」;從結構與構造等工程理論來看「建構性」;從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理論來看「社會文化性」;最後,從科學與工業技術等理論來看「科學科技性」。對我而言,這七種性質1、建築是什麼?4是建築最核心的七種基本要素,建築師在建築養成教育中學習這些知識,並以這些素材從事設計創作,使用者與一般大眾也透過這些素材來瞭解建築創意並欣賞建築作品。雖然這七種性質不應該分輕重,但就好像修課時有必須學習完全的「必修課」,以及讓知識更豐富但可因人而異「選修課」一樣(大學建築教育真的把這些性質分為必修與選修),建築的功能性、藝術性、建構性是每位建築師及每件作品都必須具備的必要元素;建築的歷史性則每位建築師都必須有全面的認識,但不見得一定都要在作品中發揮史觀或史料;而建築的哲學性、社會文化性、科學科技性則是能豐富建築生命的養分,建築師經常會因個人興趣「選修」這方面的興趣,也經常會在設計創作中發揮這些素養。下面我所介紹的七種要素,每一要素都能再以脈絡清楚、組織分明的方式來陳述,這樣來介紹雖然面面俱到,但太像寫給大一建築學生的建築概論教科書,這種內容已經在我1996年《建築的涵意》一書中寫過,在本書,我喜歡用說故事的方式,輕鬆一點得來講我體會到的建築七要素。建築的功能性相對於繪畫、雕塑、音樂、戲劇等「純藝術」,建築經常被稱作「實用的藝術」,就是因為建築不僅要滿足設計者自己的創作意念,也要滿足使用者的需求,換言之,建築有功能性。每一棟房子都有它的功能(function,台灣建築界習慣稱為「機能」),雖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後,可能會基於不同的原因,必須改變原有的功能,但是,所有的建築師面對他/她的設計時,都必須清楚瞭解使用的特性與環境的特質,努力作到一個讓使用者十分方便、舒適、清晰的空間安排。建築功能要面對的是空間合理的組織以及人在空間中能流暢走動的路線(circulation,建築界稱為「動線」),因此,不論任何功能的建築物,由戶外到室內空間以及由公共到私密空間等環環相扣的空間配置,讓長期在裡面的使用者、甚至只來一次的參觀者,都能清清楚楚、方便運作,就是達成好的功能性。另外,功能還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對人類而言,建築物最原始而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提供一個可以遮風避雨防曬而又安全的場所,同時為了舒適,還要能因地制宜、巧妙的引入涼風、善用雨水、適當採光。建築之所以為建築,功能性是根本的要素,甚至可視為是「建築的生命」,某個層面上,它讓這個實用的藝術比純藝術困難,因為建築必須在解決許多功能問題中從事創作。因此,當有些設計師竟忽略功能而只追求設計圖面上的美感時,我們最常講的是「這只是一幅畫,而非建築」。20世紀前期的大師萊特(FrankLloydWright)在紐約的古根漢美術館,是許多觀光客到紐約必須到此一遊的名作,有趣的是,多數參觀者仔細觀賞的不是美術館展出的現代藝術,而竟是這棟建築物。許多人會特別注意,它是週遭「方盒子」大樓林立中的一個「冰淇淋甜筒」,十分特別(圖2),甚至有人說,這個形式是萊特在一個停車場競圖失敗後,一氣之下,拿來作為美術館的戲謔之作。我們姑且不論這個造型是什麼樣的想法,它根1、建築是什麼?5本上突破了過去所有美術館參觀動線容易混淆的功能問題。一座美術館在功能上除了滿足藝術品的典藏與管理之外,最重要也最難解決的,就是提供參觀者一個十分清楚的參觀路線,所有的展覽室一個接一個、室內藝術品一件接一件,都能井然有序、絕不錯過也絕不重複,尤其是館藏豐富的大型美術館更應作到。但是只要到過世界各地不論老的或新的大型美術館或博物館的人都有類似經驗,很難不迷路也很難不漏掉作品,因為空間組織與動線的複雜,很
本文标题:建筑是什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67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