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进度:入则孝•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一句子讲解•(一)「亲有过谏使更」:•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父母亲改正。•(二)「怡吾色柔吾声」:•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起面孔,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怡悦,话语要柔顺平和。•(三)「谏不入悦复谏」:•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就要等到父母亲高兴时再劝谏。•(四)「号泣随挞无怨」:•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遭父母亲责打,也毫无怨言。二故事时间•1.李世民军营夜哭:唐太宗李世民,年轻的时候,随着父亲李渊到处平定,当时父亲有一个决策,就是连夜拔营要攻打另外一个地方。李世民就跟父亲说:这样做的话,我们可能没有办法成功,因为可能后面有埋伏,前面不但不能得到胜利,可能后面又被围剿,反而不利我军。他的父亲不采纳。眼见整个军队就要拔营了,这个时候,李世民就在帐篷外面嚎啕大哭,哭得非常伤心。为什么伤心?他知道父亲这个举动是错误的,从整个局势来看,宗已经看出相当的危险。他的父亲李渊,突然听到外面有很大的哭声,就走出去看。父亲看到儿子这么伤心,听了儿子最后一次规劝,及时停止了这项军事行动。后来终于平定各地贼寇,奠定了唐朝的基业。•2.魏征劝谏:•唐太宗在位期间广纳谏言,政绩显赫,史称「贞观之治」。其中最有名的谏臣就是魏征,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牠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鹞鹰藏在怀中,魏征故意上奏很久,致使鹞鹰闷死在怀中,由此可见魏征行不言之谏的用心。唐太宗在魏征去世后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贞观政要‧求谏篇》•引申:•劝谏长辈、亲人或朋友一定要有智慧,包括我们的存心(真心为他好)、时机(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态度(和颜悦色)及耐性(抱着一定要成功的决心),最重要的是劝谏别人前一定要以身作则并取得别人的信任,劝谏别人才有效用。•提问:•1.你身边是否有亲人或朋友平常的言行不好,你想要劝谏他,是什么事?你要如何劝谏他呢?三、常礼举要(演练活动)•(一)、复习今天上课内容:•先问学生这节课上了什么?请学生将内容重复一遍。•(二)、讲解:•1、师:「我们犯错,父母偶而也会犯错,因为我们大家都不是圣人,不像孔子,所以父母有错我们也要帮助他们、劝告他们。」•2、将劝谏分为四部分(1)、时间-悦复谏(2)、地点(3)、态度-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4)、内容(例:父亲喝醉了---在父亲吐满地时劝谏效果好吗?态度要如何?孩子脸色要好、声音要温柔、动之以情、要有耐心)•(三)、课堂演练:师:「有时我们在劝别人时很难控制自己的语气,所以可以对着镜子来练习,或是用写的方式表达。」•1、用写纸条或卡片的方式,有何好处?•(1)、用写的不容易讲错话。•(2)、等父母心情好的时候再递送。•(3)、保住父母的面子,让他们有时间想一想,不容易惹父母生气。•2、写卡片练习(先念一次)先写在黑板上,以老师自己为例(劝父亲戒烟)带学生先写一遍,再让他们各自练习(发下范例纸条)。•亲爱的_________•谢谢您这么多年每天照顾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您是我最重要的人,但您最近_____,很担心,怕您______,为了__________,希望您可以_______________。•3、请学生到台前示范如何将卡交给父母亲(九十度鞠躬且双手奉上),说:「爸爸,请您收下。」送完后,隔一段时间要提醒父母,问他们看了没,若无效则可多送几次。•4、来不及完成的当回家作业,下次心得分享。
本文标题:亲有过-谏使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68140 .html